摘 要:信息化社會,新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變革了圖書館的服務內容以及服務模式,圖書館業務朝著智能化、信息化、科技化的方向發展,新媒體圖書館的建設成為圖書管理學研究的熱點。因此,圖書館需要堅持技術驅動的基本原則,將新媒體工具進一步融入到圖書館業務工作的各個領域,提升圖書館的整體業務水平。文章立足于時代背景,以新媒體技術為切入點,探討新媒體技術在圖書館業務工作中的應用,指出新媒體運用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相關理論學說提出自己的建議,希望能夠進一步推動圖書館業務工作創新發展。
關鍵詞:圖書館;業務工作;新媒體;重要性;對策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5.141
1 新媒體運用在圖書館業務工作中的重要性
1)實現圖書館業務工作創新,適應信息化社會的發展趨勢。近年來,新媒體技術發展迅猛,新媒體技術對社會各行各業的影響不斷加深。具體到圖書管理領域,圖書館只有將新媒體技術應用到業務工作的各個環節,真正做到服務創新和與時俱進,才能提升本館競爭力,適應信息化社會的發展趨勢。圍繞微信、微博、網站、APP等新媒體平臺進行業務創新,可以進一步將新媒體技術融入圖書管理中,減少圖書管理人員的工作負擔,加快數字圖書館建設進程[1]。例如,圖書館可以依托于新媒體平臺搭建信息化、智能化的學習平臺和閱讀平臺,實現線上服務于線下服務的同步創新,營造數字化的閱讀環境和學習環境,最大限度地利用本館各項資源。因此,新媒體技術在圖書館業務工作中的應用,能夠實現圖書館業務工作創新,適應信息化社會的發展趨勢。
2)滿足讀者多元需求,提升圖書館整體工作質量。“以人為本”是圖書館各項業務工作的核心,圖書館業務工作要落實到讀者需求。圍繞微信、微博、網站、APP等新媒體平臺創新相應的模式,可以有效避免自身的信息服務功能、知識服務功能被弱化,為公眾提供更為多元化、便捷化的服務,實現從“傳統圖書館”向“智慧圖書館”的轉型。新媒體平臺可以突破空間、時間壁壘,為公眾提供實時服務、快捷服務,進而提升圖書館整體工作質量。除此之外,綜合利用多種新媒體工具,能夠迎合當前公眾的數字閱讀習慣,幫助圖書館減少服務成本,助推圖書館長遠穩健發展。
2 圖書館業務工作中應用新媒體技術存在的問題
1)新媒體服務平臺的功能單一,不利于提升讀者滿意度。當下,各個地區圖書館主要是通過微信、微博、網站、APP等新媒體創建服務平臺,形成了不同的服務模式。但具體到業務工作中,也暴露出服務平臺功能單一的問題。一是新媒體終端沒有開發讀者證服務、圖書預約服務、座位預約服務,線上業務工作與線下業務工作被人為割裂,不利于圖書館轉型。二是新媒體終端的數字閱讀服務效能不足,新媒體終端可供提供的閱讀書籍不足[2]。之所以出現這種問題,一方面是知識產權購買滯后,無法直接借助線上網站進行閱讀。另一方面是圖書館本身不重視新媒體服務平臺的建設,數字圖書采購效率和質量仍然有待提升。
2)新媒體服務活動內容單一,線上閱讀推廣滯后。閱讀推廣工作歷來是圖書館業務工作的重點,閱讀推廣工作實效直接關系圖書館的社會評價和社會影響力。當下,部分圖書館應用新媒體技術的能力不足,尚未依托該項技術開展線上閱讀推廣服務。一是忽視通過新媒體平臺宣傳本館近期的閱讀推廣活動,公眾對閱讀推廣的內容了解不深,參與閱讀推廣活動的意愿不強烈。同時,閱讀推廣活動舉辦之后,沒有及時對閱讀推廣活動成效進行宣傳,弱化了閱讀推廣工作的影響力。二是忽視通過新媒體平臺定期推送相關的書籍,沒有舉辦相關的線上的書評活動、講座活動,閱讀推廣的形式有待創新。
3)資源整合度不高,業務工作缺乏活力。圖書館自身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有限,單靠自身力量開展線上服務,既無法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也難以長遠發展[3]。當下,我國部分圖書館仍然處于“單打獨斗”的階段,圖書館與圖書館之間的合作度不高,數字圖書資源共享滯后,讀者無法享受到全方位、高質量的閱讀服務和知識服務。除此之外,部分圖書館與線下出版社、線上數字圖書資源的合作度低,忽視優質閱讀服務的購買,難以滿足讀者多元化的需求。
3 圖書館業務工作中應用新媒體技術的對策
1)豐富新媒體服務平臺的功能,提升讀者滿意度。圖書館在應用新媒體技術時必須要充分考量讀者需求,站在讀者使用新媒體平臺的角度思考問題,讓讀者享受優質服務。一是可以依托微信公眾號、APP開發線上服務平臺,并開發讀者證服務、圖書預約服務、座位預約服務等基礎性的服務功能,銜接好線上服務與線下服務的關系。同時,圖書館要進一步創新,在線上終端開發知識服務、科研服務、參考決策咨詢服務功能,為企業、政府、公眾提供政策咨詢、圖書專題匯編、圖書集合推動等服務,打造“智庫式”圖書館,延伸圖書館的價值鏈和服務鏈。二是可以擴大線上閱讀書籍,不斷提升服務范圍和質量。一方面,要做好數字圖書資源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完善數字圖書采購協議,避免陷入法律糾紛。另一方面,要轉變觀念,重視新媒體服務平臺建設,購置相應的數字圖書資源。
2)堅持新媒體服務活動內容多元化,加快線上閱讀推廣創新。圖書館要善于通過新媒體平臺開展多種閱讀推廣活動,增強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一是要注重對閱讀推廣活動的內容、時間、地點、形式進行宣傳,鼓勵公眾參與閱讀推廣活動。同時,閱讀推廣活動完畢后要對成果進行宣傳,讓公眾了解圖書館的業務工作的。對于公眾的建議,也要及時給予反饋,不斷完善閱讀推廣工作,增強讀者對圖書館業務工作的信任度和認可度[4]。二是要創新閱讀推廣活動的形式和內容,避免同質化、單一化問題的發生。為此,圖書館可以按照少年、青年、婦女、老年等不同群體,開展不同主題的書評活動、講座活動。圖書館也可以結合當地區域的文化特色,分別從人文、科技、地域歷史等角度開展征文、文藝表演、微電影拍攝、詩歌朗誦等閱讀推廣活動,讓線上閱讀推廣活動更接地氣。
3)推進資源整合,為圖書館業務工作注入活力。新時期,圖書館可以依托新媒體平臺搭建多元化的服務模式,組建圖書館聯盟,實現資源共享。一方面,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之間要深化合作,探索線上讀者證“一證多用”“一號多用”,確保讀者能夠在聯盟成員之間檢索、閱讀數字書籍。各個聯盟成員之間要進一步做好優勢互補工作,探索將不同類型的教參資源、多媒體資源、論文資源以及其他資源予以共享,真正減少各自的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圖書館不僅要深化與線下出版社在數字圖書出版領域的合作,而且要深化與知網、萬方、維普、超星等線上數字資源供應平臺的合作,滿足讀者多元化的需求。
4 結束語
當前,隨著知識社會的進步和社會公眾知識需求的變化,我國逐漸形成了以知識服務、知識創新、知識共享為軸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圖書館在文化服務體系中所發揮的作用愈發突出。在這種背景下,圖書館要進一步推動業務工作創新,將新媒體技術應用于圖書館業務工作的各個環節,滿足公眾社會教育、閱讀的需求,為社會各界提供更全面、豐富的信息服務和知識服務。具體而言,一是要豐富新媒體服務平臺的功能單一,提升讀者滿意度;二是要堅持新媒體服務活動內容多元化,加快線上閱讀推廣創新;三是要推進資源整合,為圖書館業務工作注入活力。
參考文獻
[1]徐浩明.新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信息化發展現狀分析[J].傳媒論壇,2020,3(18):122.
[2]劉彩娥,李永芳.新媒體環境下公眾信息素養教育思考[J/OL].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8.
[3]吳夢菲,陳銘.圖書館學會微信公眾號工作現狀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0,40(07):115-117.
[4]楊敏.新媒體環境下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質量的提高[J].科技傳播,2019,11(23):190-191.
作者簡介
劉航(1986-),女,黑龍江齊齊哈爾人,碩士,畢業于黑龍江大學,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圖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