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忠鋒
摘 ?要:我國高中化學教學一直都比較關注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記憶情況。教師為了在短期內快速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存在“重知識”的教學行為,很少會從隱性教育層面去關注、優化學生的科學態度。然而,這就無法切實落實素養本位思想。因為傳承科學精神、改善科學態度是化學學科素養的基本教育要求,所以高中化學教師要通過多種手段不斷優化學生的科學態度。本文將從以實驗探究宣傳實事求是、以化學發展史傳承科學精神、以反思學習豐富學生精神感悟三個角度,來分析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化學教師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化學;科學態度;優化策略
科學態度是指學生在面對科學研究任務時所抱有的態度。良好的科學態度是指認真嚴謹、負責周全、實事求是等多方面的積極心理傾向。化學是自然科學的基本分支,在化學學科素養中也明確提出要優化學生科學態度,使其自覺傳承科學精神的目標要求,以便切實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做準備。因此,高中化學教師要及時落實科學態度教育,讓學生能夠對化學學習保持好奇心,也能以嚴謹負責的態度引導學生參與化學學習活動,使其能夠形成尊重并認可新知識的覺悟等,逐步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
一、以實驗探究宣傳實事求是
實驗是化學學科的基本特征,既是非常重要的化學教學內容,也是研究化學知識的重要研究方法,以豐富的實驗操作為中心,可引導學生自主建構化學概念。在此過程中,高中化學教師則要及時滲透科學態度教育指導,告訴學生要嚴謹認真,高度負責,更要告訴學生要用實驗事實說話,避免捏造事實、虛構原理。
以“氧化還原反應”一課教學為例,我就組織本班學生在課堂上自主開展了實驗探究活動,使其正確認識氧化劑、還原劑的作用,在特定溶液中加入化學試劑,加快物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速率,據此搜集純度更高的氧氣。但是,有的學生因為實驗裝置的氣密性不好,出現了漏氣問題,沒有在集氣瓶中裝滿氧氣;有的學生則因為混淆了氧化還原反應概念,沒有掌握物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原理,所以在操作實驗設備時出現了錯誤,無法順利搜集氧氣。面對這些實驗問題,學生的第一反應不是承認錯誤、面對現實,而是沉默不語,旨在濫竽充數。于是,我就明確告訴學生,相比較實驗結果是否成功,學生是否能夠為自己的實驗操作行為負責、是否可以就事論事與知錯改錯更為關鍵。希望學生能夠面對現實,用事實說話,不要硬性掛靠現成結論,更不可虛構實驗結論。
二、以化學發展史傳承科學精神
目前,隨著廣義的課程資源概念逐漸普及,高中化學教學也不再只以化學教材與配套的教輔資料為中心。雖然依然沒有改變化學教材的基礎教學地位,但是卻也提出要全面整理化學文化史的關鍵材料,讓學生據此傳承科學精神,改變學生的科學態度。如此,則可直接拓展學生的化學認知視野,使其真正實現有效學習。因此,高中化學教師要及時整理化學文化史,由此熏陶學生、啟迪學生,使其能夠形成良好的科學態度。
為了讓學生全面傳承科學精神,端正學生的科學態度,我就整理了多位化學家的人物傳記,以及能夠全面展現化學科學發展歷程的相關圖書,據此組織化學閱讀活動,希望學生可以全面了解化學發展史。在化學閱讀中,我會有意識地提煉科學態度,圍繞化學家的共性品質突出他們所具備的科學態度,如不怕失敗、不畏艱難、不懼質疑等。希望學生也能主動向這些化學家學習,自覺端正科學態度,傳承優良的科學品質。
三、以反思學習豐富學生精神感悟
在科學探究中,如果學生能夠形成批判性的科學態度,那么則更易于形成創新思維。因為只有敢于挑戰權威、提出質疑,才能促使學生參與化學研究活動,使其進一步內化化學知識。為此,高中化學教師則要及時組織反思性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審視、積極歸納,使其能夠在反思性學習活動中形成端正、客觀、嚴謹的科學態度,以便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精神財富,使其一生受益。
在“化學能與電能”一課教學中,為了讓學生順利總結出將化學能轉化成電能的意義、方法、現有成果等化學知識,我就在課堂上組織了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使其積極討論合作,共同分析本課關鍵知識。在此過程中,我告訴學生要懂得質疑與批判,不必盲目認同其他同學的觀點,而是要勇敢說出自己的想法,即便錯誤也不要緊,重點要在于敢說敢做,自信表達。除此之外,在課堂總結時,我也指導學生自主反思了化學學習過程,使其審視自己是否主動提出了個人質疑、是否實現了有效探索、是否內化了重要概念等。
總而言之,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改善學生的科學態度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發展學生化學學科素養的必經之路,可讓學生在未來一生成長中一直受益。因此,高中化學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為落實學科素養教學目標做好充足準備。
參考文獻:
[1]劉佳玉.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態度的途徑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8.
[2]楊希.高中化學教材中化學史體現科學精神的比較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