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有的數學課堂中,在知識的講述過程中合理融入趣味性數學游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數學課堂更加豐富化和有趣化,還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基于這種情況,文章結合我國當前數學課堂的設計形式,進一步探究游戲教學對于初中教學的意義,并簡要分析游戲化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數學游戲;教學策略
一、 引言
對數學知識的正確理解和深度掌握離不開數學游戲這個知識性載體。在以往多年的數學課堂中,數學和游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此兩者之間有著很強的邏輯性及內在聯系性,早在數學概念正式形成且被人認知之前,很多種的游戲中就已經突顯出了簡單或深刻的數學知識;由于課堂形式的不斷更新,游戲經歷著多樣化發展,數學知識的研究也隨之全面化、深刻化。而在強調培養學生學科素養和核心素養的時代,將數學游戲巧妙融入數學課堂之中,讓學生在趣味化的學習氛圍中學習數學,既能夠滿足傳授數學知識的課堂目標,也能夠進一步優化課堂設計,豐富教學形式。
二、 數學游戲的定義
簡言之,數學游戲就是一種面向集體的智力娛樂活動,其本質是一種運用數學知識的游戲。因而,數學游戲以豐富的數學知識為內容,以有趣的活動為表現形式,同時又兼具娛樂性。一些數學理論家認為,邏輯、娛樂和游戲是數學的三個重要部分,三者彼此聯系,推動著數學研究的不斷發展變化。由此可見,游戲對數學的發展和進步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三、 數學游戲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分析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態度和習慣
相對于傳統授課方式而言,教師往往注重講解,沒有太多的時間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而在數學課堂的教學中融入游戲環節能夠提供更多交流和互動的機會,有利于學生通過自主或者合作方式學習探索,從而增加師生和生生互動,提高其交流和互動能力。這種教學模式進一步強化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激勵學生提前進行嘗試性知識探究,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態度和習慣。
(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在數學課堂中引入數學游戲,能夠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知識,讓學生在玩樂中理解艱澀難懂的數學定理,讓學生在游戲的氛圍中體會數學公式的來源和形成過程。長此以往,學生的數學思維不斷得到訓練,思考轉化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學生在這種自我滿足且愉悅的氛圍中,不斷形成自我獨立思考的習慣和主動學習的意識。長此以往,在游戲時間過程中,學生學習數學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就會不自覺地得到鍛煉和培養。
(三)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數學是一門具有很強邏輯性和實驗性的學科。在游戲教學中,將生動的游戲現象和數學知識當作課堂教學載體,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這種以實際動手操作為主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更加了解數學與游戲之間的關系,通過簡單的數學游戲掌握數學教材中的重難點部分,確保數學課堂知識性教學更為合理,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實際教學為例,注重引導學生用數學知識對接實際生活中遇到的現象,讓學生始終保持著了解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在課程設計中,灌輸學生其生活周圍都是數學知識這種概念,讓他們養成關于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與實時性,引導學生先從生活中的數學開始思考,不斷深入數學理論知識和數學游戲兩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慢慢理解一系列的數學概念。
(五)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轉化能力
數學知識不單單只停留在書本上,它建立在實際動手操作、觀察多種現象、運用腦力運算得出結論等過程的基礎之上。在數學課堂中融入數學游戲,能夠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把書本知識與實際操作對接,讓學生更加生動地理解數學知識,從而訓練了學生的轉化能力,幫助學生在生活中了解數學、觀察數學,在研究中探析理論、掌握理論。
四、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引入數學游戲的措施分析
(一)在課前預習教學中引入數學游戲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課前預習十分重要。良好的預習能夠促進學生初步掌握教學知識點,提高后期學習效果。游戲的引入為學生的課前預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教師通過課前游戲的實行,要求學生按照游戲過程進行課前預習,能夠促進他們更加規范、高效地進行預習,提高預習效果。通過在課前預習環節游戲的設計中增加圖片、問題等內容巧妙融入與所學知識相關的內容,使得課前導入生動自然、簡練有趣,在導入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自我學習意識,幫助學生多方面理解和領悟數學知識,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快速參與到課前預習和課時學習之中,為接下來的數學教學環節做好鋪墊和知識預習,助力數學課堂的高效化教學建設。
(二)在自學質疑中引入數學游戲
當前,在數學教材的編寫過程中,已經融入了各種各樣的數學材料。但對于初中生來說,數學教材上的知識大多是總結性的文字概括,這就需要數學教師在講授教材知識時,適當對教材材料進行延伸,并結合教材準備導學檢測題。但是,如果將游戲教學引入數學課堂的話,能夠幫助教師利用導向思維,從問題誘導到理論知識建設,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教材中的公式定理和數學理論的發展過程,讓他們自己通過游戲分析知識重難點,進行課堂總結,在理清本節課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之余,啟發學生感悟式問題化學習。這樣教學方式能夠解決課堂枯燥的問題,通過創新教學方式、增進課堂活力、推進生動傳輸,讓學生在自學質疑中掌握學習目標、融匯基礎知識。
(三)在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中融入數學游戲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靈活導入游戲能夠保留和強化學生在學習知識時的學習主體角色。這種教學模式符合新課程教學理念并適當對以往的教學模式進行了部分革新。在引入數學游戲這種教學方式之后,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不斷增強,教師的引導功用進一步強化,做到了充分以新型教學理念為依托。為了保證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教師需要做好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檢測。在游戲教學中,對學生預習和小組合作中存在的問題都可以通過隨堂小練的方式解決,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在自主學習階段,通過合理應用數學游戲,能夠在學生已有數學知識的基礎之上,實現自我數學理論知識和數學邏輯體系的不斷完善。
(四)鼓勵學生展示學習成果并適當點撥
學習數學的目的不僅是清晰大致的數學理論發展脈絡和學習基本屬性運算,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數學的學習,達到對現實生活中各種情況的數學化掌握。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將游戲與教學巧妙地聯系到一起、將教材文本與現實生活相結合,來使學生對數學理論文本及所學的數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教師可以留出時間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模式進行交流,再推舉部分學生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見解。各個小組都要將自己小組在游戲過程中發現的成果或者共性問題進行匯報展示,實在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進行精講點撥,并點明學習重點,厘清學習難點。在游戲設計和課堂教學內容中,數學教師不僅要用游戲巧妙契合教材內容,還要聯系現實,幫助學生拓展與之相聯系的知識。
(五)用游戲構建合作化學習小組
小組合作化學習方式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愿,因此將數學游戲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結合到一起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小組合作式學習能夠降低學生個人學習難度,小組成員內互相督促式學習也能夠滿足多人共同完成游戲的要求。合作學習是新課程背景所重點強調的一種學習方式,即通過學生合作學習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降低他們學習有關數學知識的難度,同時也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這對于構建高效數學課堂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引導各個學習小組的學生一起參與游戲并讓他們討論游戲之后的感悟與總結思考,讓那些平時比較內向、不敢表達自己的學生也可以暢所欲言,真正實現了全員參與和學習的課堂教學目標,有助于提升該部分知識的學習效果。
(六)利用游戲進行數學知識的訓練拓展
一般情況下,作為對數學知識接觸不深的中學生而言,教師如果單純傳授枯燥的理論知識的話,學生很大概率上會認為數學知識非常單調和無趣,甚至萌生不想去學習數學知識的念頭,而且由于學生并不是特別了解與教師教授內容相關的知識點,學生會對教師講授的知識點產生一定的年代距離感,從而會產生對數學知識的一種疏離的感覺。而游戲教學要求教師通過各種類型的小游戲的方式自主學習數學知識。課后鞏固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有限的課堂時間往往只能夠給予學生短時記憶。想要學生有效掌握所學知識,還需要做好課后鞏固。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數學游戲法,讓學生以游戲的形式完成自己的一項課后作業,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和鞏固沒有掌握的知識或者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強化學生的數學知識。訓練拓展性學習是對學生自主預習之后的學習成果的核驗,它的運用能夠提升學生對預習知識的理解程度和相關數學知識的聯系能力,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預習知識的自我運用力度和靈活運用程度。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進一步優化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活動,數學教師可以借助趣味化的游戲活動幫助學生在游戲的氛圍中學習數學,掌握基本的數學理論和數學知識。這種教學方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拓寬其知識層面,讓學生用轉化思維思考游戲中的數學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培養其數學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張福迎.數學游戲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意義及實施策略[J].中國高新區,2018(12):118.
[2]施文娟.數學游戲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意義及實施策略[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3):180.
[3]吳忠貴.試論數學游戲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意義及實施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20):50.
[4]蘭海洋.淺談數學游戲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意義及實施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23).
作者簡介:尹華婷,山東省濱州市,山東省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中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