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中學 陸正海
相比于初中數學,高中數學的抽象性以及邏輯性更強,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不能片面關注高中生的數學成績,更應當著重對高中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加以培養,促使學生對數學問題展開深入思考,并且著重提升對于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進而促使高中生實現多維度以及全方位的發展。
數學核心素養指的是把未來應用當導向,培養高中生的品格以及能力。近年來,對高中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這主要是在應用素養以及綜合性較強的社會、工作當中逐漸產生的,并且快速推廣開來。針對核心素養,歐盟將其界定為:藝術素養、創業精神、社會素養、學習能力、信息素養以及科技素養的組合。站在培養高中生的綜合素質這一角度來看,除了讓高中生學習教材知識之外,更應當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能力。高中階段的數學核心素養主要包含數據分析、直觀想象、數學運算、數學建模、邏輯推理以及數學抽象等。在數學教學當中對這些素養進行滲透,能夠讓高中生對所學知識加以深入理解,并且促使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教學的根本目的并非讓高中生單純掌握學科知識,而是培養學習的思維以及方法。知識是不斷更新換代的,在不同階段需要掌握不同的知識,然而,高中生形成獨立思考以及自主學習這些能力可以讓其受用一生,這是學習以及探究的根本動力。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把知識和學習方法進行結合,著重對高中生的學習技巧以及解題方法進行指導,讓高中生學會舉一反三,如此一來,高中生不僅能夠對所學知識加以掌握,同時還能形成相應的數學思想,掌握相應的數學方法,進而提升解題信心。
語言是思維的外在體現。高中生能否借助準確的語言對數學原理問題以及概念加以表述,直接影響高中生的數學知識運用能力。所以,實際教學期間,數學教師培養高中生數學方面的核心思維時,需要著重培養高中生的數學語言,從而促使其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比如,數學教師引導高中生按照已知函數f(x)的定義域及函數f[g(x)]的定義來判斷函數f[g(x)]的定義域時,為了便于高中生理解,數學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歸納以及總結,并且借助簡單的數學語言來說明題意。第一,定義域指的是函數表達式當中自變量的取值范圍;第二,在同一個對應法則之下,無論是字母還是代數式,括號當中的內容具有等價性。對邏輯性連詞加以講解之時,一些高中生難以理解“都是”對應的否定詞。此時,數學教師可引導高中生對比數學語言和語言表達之間的區別,因此“都是”對應的否定詞為“不都是”,而并非“都不是”。上述表述能夠幫助高中生把握問題本質,并且有助于激發學習積極性。教學期間,數學教師還應引導高中生借助具體化以及形象化的語言對問題進行表述,這樣除了能夠讓高中生準確運用數學語言之外,同時還能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進而促使其數學核心素養得到提高。
高中生的意識形成乃是在探究期間完成的。課堂上,數學教師為了讓高中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意識,需開展探究性的教學活動。比如,進行指數函數教學期間,因為涉及很多內容,高中生常常混淆指數函數的性質以及概念。所以,教學期間,數學教師不要直接把指數函數的具體定義教給學生,可以組織高中生進行探究性的活動。如教師組織學生對折一張A4 紙,并且告訴學生一張A4 紙的厚度是4mm,之后再次要求學生進行對折,一直到無法對折為止。通過這一過程,學生會發現,當對折幾次之后便無法進行,而且也無法對紙張的厚度進行準確計算。此時,數學教師引入指數函數這一內容,讓學生通過這一具體案例來認識指數函數。通過上述探究,高中生可以深入了解指數函數,并且了解指數函數當中因變量和自變量間的關系,這樣不僅能夠提高高中生的數學意識以及數學能力,同時還能對其邏輯推理這一核心素養加以有效培養。
綜上可知,在高中時期的數學教學當中,如何培養高中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需要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當中不斷研究以及總結。教學期間,數學教師需樹立起現代化教學理念,著重對高中生的數學語言、實踐能力以及數學思維加以培養,并且注重學法引導,鼓勵高中生進行自主學習,只有這樣,才可對核心素養加以有效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