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的改革與發展,小學生朗讀、朗誦能力愈來愈受到重視。良好的朗讀、朗誦能力日益成為學生的必備能力。以“說好普通話,傳承中華經典”為著力點,以朗誦和講解為主要方式,著力提高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南京市金陵中學龍湖分校開設了“詩意金陵”誦講課程。
課程背景。金陵中學龍湖分校創立于2014年9月,學校小學部現有教學班56個、學生2500余名、教職工140余名。小學部秉承百年金中“誠真勤仁”的校訓,著力打造以“善”為核心價值觀的課程體系。學校“更專業、更勤勉、更細致、更友善”的教師文化,涵養了龍湖教育人。
學校語文學科是區教研共同體的領銜學科,56位教師素質優良,其中有區級學科帶頭人6人、區小語學會會員及中心學科組成員近10人,有9人次先后獲得省市級優質課及基本功大賽一、二等獎,所指導的學生曾獲得南京市漢字展演、學憲法演講、詩詞達人比賽一等獎及團體特等獎項。
2017年,學校成立了“詩園朗誦工作室”。工作室由獲得江蘇省“誦寫講”大賽特等獎的朱詩園老師領銜。朱老師帶領語文教師團隊苦練誦讀基本功,承擔市區大型演出的主持和比賽評委,獲得了全國“迦陵杯·詩教中國”詩詞講解大賽全國總決賽三等獎、江蘇省首屆中小學教師中華經典“誦寫講”能力大賽特等獎、“南京教育好故事”演講比賽特等獎等,在市、區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工作室的這批教師就是優質的教學資源。
課程理念。開設“詩意金陵”誦講課程,旨在為學生提供審美體驗,傳承民族優秀文化,引導學生增進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促進學生人際交往及情感溝通能力提升。
朗誦是體會語言之美的重要途徑。漢語的音樂性、漢語的特有聲調,所有這一切都使得漢語成為一種在聲音上優美絕倫的語言。朗誦既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也可以幫助他們感受民族語言的聲音之美,從而培養他們對母語的親近感。“詩意金陵”誦講課程以生動多樣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對朗誦、詠唱的興趣,提高學生文學修養,豐富學生精神生活。
以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為宗旨。“詩意金陵”誦講課程在語文朗讀教學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朗誦表演訓練,提升其語言表達能力。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名篇佳作美不勝收,是人類對自然界和社會人生的一種特殊感悟和認知,是真、善、美的藝術結晶。通過誦讀經典詩文,可以讓學生了解經典詩文中的智慧與精髓,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華人文精神。
課程目標。“詩意金陵”誦講課程,是一門結合我校優勢師資,整合課堂教學與線上教學,以經典文學作品、部編1-6年級語文課文以及義務教育階段75篇古詩詞為教學內容的課程。課程以“推廣普通話,推行規范字”為出發點,以朗誦和講解為主要方式,著力提高全校師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該課程根植中華經典文化,立足于學生核心素養提升,體現“立德樹人”教育宗旨,培養師生朗誦與講述、講解能力。
該課程以朗讀部編1-6年級語文課文、詠唱義務教育小學階段75首古詩詞、朗誦中華經典文學作品等實踐形式,引導學生學習經典,傳承文化,豐厚古詩詞文學素養;以“詩園朗誦工作室”的線上系列課程為補充,通過朗誦、演講、講述經典詩詞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誦講素養;以必要的專用教室、豐富的視聽文化資源為支撐,打造經典文化浸潤下的校園文化特色。
古人喜歡誦讀,講究吟詠,讀得入情入境、如癡如醉。通過飽含深情的吟誦,能使人更加深入地感受文字,感受作者。我們希望通過“詩意金陵”誦講課程,讓學生在感受母語音韻美的同時,涵養精神世界,豐厚古詩詞文學素養,從而實現以美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