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榮
【摘 要】 隨著現代化教育的不斷深入發展,高中教學對于歷史課堂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而其中核心素養對于學習高中歷史而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高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課堂的高效性和實效性,同時還不能忽視培養高中生的歷史核心素養。本篇文章是筆者根據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總結出的一些實用的教學策略,旨在通過這些方法來培養高中生歷史的核心素養,讓學生學習歷史更加輕松有效。
【關鍵詞】 高中歷史? 核心素養? 教學策略
高中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以下5個方面,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這幾個方面都是與歷史課堂的實踐息息相關的,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通過史料理解歷史解釋歷史,認識到當代價值觀的發展軌跡,以此來有效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而教師自身也應該運用科學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端正教學態度,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課程。
一、善于利用歷史文化資源,培養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善于利用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同時準確地使用歷史語言和嚴謹語言表述方式給學生們介紹歷史知識。對于高中歷史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實事求是。教師只有培養高中生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引導學生利用歷史文化資源進行史料實證,才能夠讓他們在練習和考試時擁有一雙火眼金睛,去偽存真,高效率的完成題目。
例如,在學習“分封制和宗法制”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從歷史文化資源入手,將史料與理論相結合。比如這一道題目“從甲骨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豐年和降雨的卜辭,但他們不是直接向心中最高的神——帝,發送請求,而是托祖先傳達,據此可以推斷商代:A.國家大事完全通過占卜決定B.崇拜祖先的宗法觀念已經形成C.王權具有神秘色彩D.祖先的地位高于神”這道題目給了我們一個史實,讓我們通過這個史實來得出結論,根據所學知識,學生們很快就能反應過來,宗法制并不始于西周,但是西周已經確立了嫡長子繼承制,A選項中的“完全”與題干中的“商王求豐年和降雨”矛盾。C、D兩個選項在材料中完全沒有體現,所以答案選B,商人已經意識到祖先有靈會關照子孫,才會托祖先傳達對帝王的請求。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史料來證實學到的知識,教會學生在做題時一定要注重“用事實說話”,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
二、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培養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
在高中歷史課堂中,教師一定要注意提高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充分激發學生對于高中歷史知識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愿意自己去了解歷史、思考歷史、辯證地看待歷史,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學習“辛亥革命”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借助音頻、視頻、多媒體等資源,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和空間,讓學生真正掌握課堂的主動權,通過自己的思考和辯證進行歷史解釋。通過豐富多彩的視頻演繹,圖文并茂的文章報刊,學生能夠更好地領悟歷史文化知識,這些資源讓學生更好地解釋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全方位多角度地給學生再現了當時的歷史背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觀念深入人心,并且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這種讓學生掌握主動性的教學方式,更好地培育了學生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提高了學生歷史學習的效率。
三、將歷史與現實有機結合,培育學生家國情懷的核心素養
歷史是一個多面體,并不是一個被完全固定的平面化物品,如果單純遵循教材的敘述,并不能夠有效地突出歷史事件的起因影響,所以作為高中歷史教師,應該將課本上的歷史知識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幫助學生記憶和理解,還能夠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核心素養,讓學生明白今天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
例如,在學習“新中國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設”這部分內容時,要求學生能夠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如果僅僅通過課本上幾段簡單的描述,學生很難真正地體會到“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人民成為了國家的主人”這種熱切而又激動的感覺,這時教師就可以將歷史與現實相結合,讓同學們思考,如果沒有成立新中國,沒有為了新中國成立奉獻生命的偉大先烈,那么今天我們很有可能還在戰爭年代,仍然沒有走上獨立統一的道路,仍然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現在無論是進步的科技還是先進的教育,如果沒有穩定和平的國家作為基礎的話,都是空談,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啟了中華民族發展的新紀元,是歷史上偉大的盛事。這樣教學,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到家國情懷,同時也會督促他們更加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綜上所述,高中歷史的教學成果關系到高中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作為高中歷史教師,應當高度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充分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要把歷史的核心素養融入到平時的課堂實踐中,把它作為教學的基本出發點,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并且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高月新.培養高中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和方法[J].新教育,2016(10).
[2] 尹軍宋.基于歷史核心素養的學生主體地位回歸路徑[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