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華
【摘 要】 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開展勞動教育,對于學生的身心發展極為重要,同時也是對新課改理念的有效落實,不但能夠增強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勞動技能,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至關重要。鑒于此情況下,本文主要對在綜合實踐課程中開展勞動教育的意義進行了闡述,重點對小學綜合實踐課程中開展勞動教育的優化策略展開深入研究。
【關鍵詞】 小學? 綜合實踐? 勞動教育? 重要意義? 優化策略
引言:在過去的教育教學中,教師與家長過于關注學生的成績,往往忽視了小學生勞動能力的掌握。根據相關數據點調查顯示,當前獨生子女家庭甚多,很多獨生子女在家備受父母及祖父母的溺愛,造成了孩子自理能力較差,這對于孩子的成長有著極其嚴重的影響,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實踐性課程是落實勞動教育的重要載體,學校方面要足夠的重視,并且要注重開展勞動實踐課程,使得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
一、綜合實踐活動下開展勞動教育的重要意義
隨著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深入,促進了綜合實踐課程活動的開展,這也是在踐行新課程理念提出的要求。尤其在當前教育形式下,素質教育得到了各界的關注和重視,而學生勞動能力得到了重視。但是,在小學綜合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注重理論的講解,往往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勞動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尤其現階段,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化,社會對于人才的有著較高的要求,需要他們具備相應的綜合能力。鑒于此,在小學階段加強綜合實踐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極其重要,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體能與智力雙重發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落實勞動教育的課程之一,學校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注重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增加勞動技能課程的開展,為學生提供更多鍛煉的機會,使得學生學到基本的生活能力,并且要注重鍛煉學生的意志,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二、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下開展勞動教育的優化策略
(一)注重勞動教育理念的轉化
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要想實現其最終的實踐效果,則需要根據具體實際情況,不斷創新教育教學理念,注重轉變勞動教育理念,認識到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重要性。在實際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動態,以及學生在具體實踐中的表現。同時,結合學生當前的認知水平,積極開展勞動教育。在開展教育活動時,教師要對學生的情感反應進行實時觀察,并注重與學生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密切與學生間的互動,及時了解學生的真實感受,使勞動過程成為學生體會教育意義的載體,進而增強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二)合理進行教學設計
在開展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時,教師要合理進行教學設計,并且要根據實際的教學目標,使學生能夠深刻理解其中的含義。例如,“愛護環境,從我做起”為主題的活動,教師要清晰教學目標,設計符合的實踐活動。尤其在現階段,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態環境正在日益惡化,人類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問題,此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相關方面的視頻,通過教學視頻的直觀觀看,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并且督促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了鍛煉學生的勞動能力,教師可組織學生清掃校園,保護校園的環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三)形成勞動體育常態化
小學階段作為學生成長的關鍵階段,學校要注重在特殊階段強化對學生思想啟蒙教育,積極完善系統性的勞動實踐課程,通過強化對學生勞動教育,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使學生熱愛勞動。在具體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將勞動實踐活動與勞動教育理論相結合,以此來形成常態化教學,確保學生能夠適應當前的教育模式。例如,教師在開展“秋天的色彩”活動時,為了學生能夠更好地體驗勞動,教師可帶領學生到田間,讓學生與大自然真正意義上融為一體,使得學生能夠感受到農民耕作的艱辛,體驗勞動的喜悅,讓學生認識勞動人員辛勤勞作的艱辛,從此讓學生養成節約糧食的習慣。
結束語:綜上所述,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開展勞動教育,往往有著諸多方面的教育價值,不但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鑒于此情況下,教師要給予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足夠的重視,要注重開展相關方面的教學活動,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使得學生真正意義上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同時,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有助于學生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勞動的樂趣,同時也能夠增強學生的勞動技能,以此來促進小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葉蕾.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的意義與途徑[J].現代教育科學.2011(04):78.
[2] 杜春英.小學教育中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思路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3(31):55.
[3] 讓馮翠麗.綜合實踐活動回歸生活[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3(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