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山
【摘 要】 小學是義務教育的基礎階段,這一時期的語文教學對于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文學意識培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小學語文增效減負的策略雖然已被提出,但是現實是很多小學生的學習負擔越來越重,本文將分析小學語文課堂增效減負策略在實踐應用中的現狀,并為策略的實踐應用提出具體建議,以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 小學語文? 增效減負? 實踐應用? 教學觀念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各學科教育工作者都積極探索培育學生的新教學方式,逐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力求全方面、多層次和高效率的開展教學活動,培養出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高素質學生,推動教育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小學語文課堂增效減負也符合當代社會小學語文教學發展的要求。但是要想真正讓小學語文課堂增效減負的口號變為現實、發揮成效,需要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其實踐應用的策略。
一、小學語文課堂增效減負的意義
增效減負顧名思義即為增強學習的有效性,減輕小學生的學習負擔。小學語文課堂增效減負策略的實施,提高了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們的學習負擔減輕,教師也創新了語文課堂教學模式,這也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通過增效減負,能更好地培養出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學生來,實現小學語文課堂增效減負的最終目的。
二、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策略的實施現狀
(一)課堂教學形式過于單調
當前我國的小學語文課堂大部分仍實施的是傳統的教學形式,老師單向灌輸,以教師和書本為課堂教學的中心,過于單調與乏味。小學語文學習階段正是學生們培養語文素養和語文興趣的關鍵時期,這種比較枯燥傳統的教學形式不容易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極易打擊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從長遠來看也不利于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和小學語文教學的進步。一些教師單向灌輸給學生知識后,不完全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就給學生布置課后學習任務,而學生沒有完全掌握課堂知識內容,完成任務時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會大大增加,這樣一來,學生的負擔更加沉重,學習效率和質量也不高。
(二)過分追求成績而忽略知識的實踐應用
有一些小學語文教師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之下,只關心學生的成績好壞,重視教學任務的完成度,而不重視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實踐應用。學生死記硬背,卻不能真正理解與掌握所學知識真正內涵。課堂形式單調枯燥,長久下來,學生在生理與心理上的負擔越來越重,進而導致學習氛圍普遍下降,課堂增效減負的教學難以實施。
(三)教學目標不夠合理
在小學時期,學生的心理發育并不成熟,受這種原因的影響,小學生對于新的知識吸收比較困難,而且每個學生的家庭環境、性格特點各不相同,具有很大差異,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大不相同。語文教學目標應當因人而異適當改變,如果所有的語文教學環節不論是否相同,都設置同一種教學目標,將沒有辦法讓每一個學生真正提高語文學習水平,特別是學習表現稍差的學生,更有可能落后于班級語文教學的整體進度。
三、小學語文課堂實施增效減負的具體實踐應用策略
(一)科學、合理和準確地設置教學目標
新課標的要求是教師設置一切教學目標的前提和基礎,教學目標的設置首先要明確的就是其目標設置是否具有實踐可行性。教師要重視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設置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不能忽視學生的實際情況而設置不合理的教學目標。科學合理準確地設置教學目標,從而確保教學的效率,提高教學的質量。
(二)優化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積極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反思每節課上發現的教學問題,根據學生的成績分析和教學方法的總結,不斷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方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將學習目標訓練化解成多個層次的任務,然后再對不同情況的學生進行分配。發現對課堂教學內容理解力不夠好的學生,教師應該耐心引導、總結,還可以專門給這類學生設置相對容易掌握理解的學習任務。
例如:在學習小學語文《桂花雨》這一節課時,有些教師認為自己的教學方法沒有問題,學生也都積極參與學習,但是得到的課堂效果并不理想。語文學科對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具有很高的要求,教師應當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努力打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因此教師可以設置適合這節課的趣味教學活動,如進行分段朗讀、搶答比賽等,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真正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
(三)尊重個體差異,貫徹以人為本
小學語文教學還可以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道德修養和健康的審美意識。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感受到道德與美,是每個教師都應當做到的。課堂上教師應該認真耐心傾聽孩子們的發言,理解學生們這一時期過于發散的思維,鼓勵每一個學生勇敢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對學生不準確的回答不是批評指責而是肯定其積極回答的自信。
例如:進行《草船借箭》的課文教學時,因其是具有古文性質的學習,每個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理解能力不同,有些學生理解得很快,有些學生將課聽懂都比較困難。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目標的設置和教材的具體內容,利用學生分組討論學習的模式,讓每個小組根據自己的差異來完成不同的分任務,從而恢復表現較差的學生的信心,讓個學生對于像《草船借箭》這一類型的文章都能熟知深記。
四、結語
小學語文課堂增效減負絕對不是簡單地將學習任務減少和將學習目標放低,而是要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實踐能力為主線任務,讓課堂教育發揮更大的作用。小學語文課堂增效減負的實踐策略,讓學生不再以學習語文為負擔和壓力,它讓學生放下負擔,更加積極而富有自信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從而真正實現學生學習的增效減負。
參考文獻
[1] 劉仲香.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的策略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3(30):114.
[2] 馬元平.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增效減負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1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