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蘭
【摘 要】 近年來,教學上倡導合作探究型學習模式,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平等、和諧的交流,意在讓教師成為學生學習上的伙伴,而不是簡單地傳道授業,從而促進學生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那么,如何才能搞好數學課堂的互動交流呢?
【關鍵詞】 小學數學? 互動交流? 教學探究
現代的數學課堂不僅是教導學生識數算題,而是需要師生共同經歷、共同成長,讓師生在教師在和睦相處的同時積累知識。那么如何開展呢?這就需要教師以課堂的互動交流為載體,高質量將其融入到日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堂作為人生人格實現的舞臺,是一種充滿智慧的精神體驗,更是一種富有生命的交往。教師為此應該精心預設、積極應對,如此才能在數學思維中獲得成長。
一、加強情感交融,促進課堂互動
現代數學越來越提倡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輕松、愉悅、寬容的氛圍中接受知識的傳授。作為教師一定要多聽取學生的心聲,盡量用積極的態度引發學生主動地進行反思和思考,讓學生參與到輕松和諧的課堂中,以一種積極樂觀的學習態度學習新知識和技能。
例如,在學習“簡單的分類”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課堂環節采取這樣的形式。以談話的方式進行教學,如教師說:“現在黑板的屏幕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東西,需要同學們將其進行分類,以便于更好的認識他們。”前面的同學可能說有四中分類方式,分別是根據大小、根據顏色、根據形狀、根據價錢。教師再問:“那么根據這位同學說的,那么大家分類一下上面的東西。”這時候同學們將自己的分類說了出來,但是分類的時候會起爭執,每個人都有自己對于各種分類方式的看法。接下來教師可以提出對各類分類方式的統一標準,便于學生們更好的分類。學生們七嘴八舌的將自己的分類方式說出來后,教師接著說道:“大家已經分類了,那么我也說一下我的分類方式。”學生在聽取了教師的分類方法后和自己的分類方式進行對比,找出自己分類方式中的錯誤,及時地進行改正。同時還有學生提出另外的分類方式,教師要采取談話的方式讓所有學生都能夠說出自己的觀點,不論對錯讓學生覺得課堂是愉快、輕松的,這樣學生對于教師的指導也能心悅誠服的聽進去,使得師生之間的關系親切自然。正視在課前將分類方式交給學生,才能提升學生們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分類的必要性和范圍,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設置科學提問,促進課堂互動
師生之間的友好互動也需要教師提出具有一定探究性的問題作為課堂導入,學生借助教師設置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思考和解答,有助于學生展開深入縱向思考,促進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問題的設置也要具有科學性和可學性,過于簡單和過于復雜都不能很好地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認識鐘表”相關知識時,在課堂上教師拿出一個大的石英表讓學生進行觀察,學生很明顯的可以觀察到里面包含三個不同長度的針。教師提問:“這里面的每根針所代表的含義大家知道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認識準確的說出最長的是秒針,中間的是分針,最短的是時針。教師提問:“那么同學們認識了時針、分針、秒針,能不能說出他們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同學們接著說道:“秒針轉動一圈是一分鐘,分針轉動一圈是一小時,時針轉動一圈是十二個人小時。”接下來教師在黑板上寫出“6:00、9:00、12:00、17:00、20:00,大家將黑板上的幾個時間在本子上畫出來,再叫幾名學生在黑板上進行作答。”有了前面的問題鋪墊,學生們紛紛在本子上畫了起來,有的學生畫得快,有的畫得慢,有的學生邊看邊畫。總之所有的學生都積極的行動起來,教師也慢慢地輸出鐘表的意義和如何正確的去認識觀察。學生們在這種輕松地提問中學習數學知識,采取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方式讓學生們慢慢地了解到更深層次的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也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對數學的信心。
三、運用小組合作,促進課堂互動
課堂互動除了師生互動之外還存在學生之間的互動,而學生互動的方式也有很多種,比如課堂小組討論、學生競賽等方式。教師在其中需要做的就是鼓勵學生喜歡上課堂互動的形式,在課堂上主動地參與到互動中。互動的方式也有很多種,一種是組內合理分工、各司其職,明確合作探究的方式方法;另外一種是教師進行明確的指導,然后引導學生參與合作。不論是哪種合作方式,教師都應該合理的創設討論題目和討論形式。
例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類似的問題,比如一斤蘋果2.4元,現在要買二十斤蘋果,需要學會們利用自己的方式去買蘋果,那么你們會怎樣進行付款呢?設置了這樣的數學問題,學生們會對數學課堂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接著教師在通過PPT對人民幣進行詳細的說明,有了問題在前面做鋪墊,學生在聽課時會異常認真。在認識后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讓學生在組內進行互相討論,爭取談論出一種最為簡便的付款方法。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指出方法最簡便且最有效的小組每個人將得到一個本子,有了小組作為基礎和物質獎勵,學生的參與熱情將會得到極大的提升。課堂上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一方面激發了學生們的求勝欲望,也給與了學生足夠的發揮空間,這樣的學習方式也是最有價值、有成效的。
結語
課堂上的互動形式多種多樣,但教師一定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進行課堂的互動交流,如此才能奠定良好的交流基礎。互動時也要采取科學的、創新的、吸引學生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覺到教師的良苦用心和親近學生的教學態度,這樣將態度、方法結合起來才能實現有價值的、高效率的互動課堂。
參考文獻
[1] 蔣敏杰. 小學數學課堂交流的問題診斷與改進策略[J]. 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1):75-78.
[2] 余燕. 互動, 交融, 共進——淺談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互動策略的運用[J]. 新課程(小學),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