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梅
【摘 要】 問題式教學法這種教學模式的中心環節就是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這樣能發揮學生們的學習自主性,自我思考,以加深對閱讀文本的理解,從而熟練地掌握相關知識。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問題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關鍵性設計,以期在有效的問題式教學中,不斷改進傳統英語教學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關鍵詞】 高中英語? 問題式教學? 分析研究
引言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高中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問題式教學法”可以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問題的習慣和探究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課堂參與度。
1. 問題式教學法的特點及優勢
該教學法與傳統的基于“理論知識——實務操作”這一路線的教學法有著較為明顯的不同,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PBL特別強調將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知識點對應的實際問題或實踐任務緊密聯系,使學生一開始便意識到所學知識面向的實際問題是什么,并將學習的目標指向問題的提出或解決。
(2)PBL這一教學法主張“問題”的設計是貼近現實的,即“問題”要盡量具有真實性,強調應始終將學生的學習過程置于有現實意義的問題情境之中。
(3)該教學法突出了學生自主學習與協同學習的地位,既重視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鍛煉,又強調學生之間在問題解決方面的合作精神。
從PBL教學法以上的特點不難看出,該教學法有著突出的優勢:
(1)以問題的設計和提出作為引導學生學習的先導環節,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將問題的解決貫穿于學習過程,利于學生及時應用所學知識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的無縫連接,有效避免記憶衰減的弊端。鑒于PBL教學法的以上特點和優勢,一些教學人員已經陸續對該方法在一些課程教學過程中的應用開展了相應探討。“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PBL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設計關鍵
2.1聚焦概念性知識
PBL聚焦于概念性知識。概念性知識要求知道概念的同時,還要能夠理解其特點,能夠舉一反三,以概念為工具分析新的情境。概念性知識是對事實性知識的歸納總結和提煉升華,具有完整的系統性和邏輯性。就教學而言,如教學的任務只是向學生灌輸知識點,學生就無法掌握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和學科的體系結構,學生的思維和視角會受到限制,難以產生知識遷移和創造。
2.2構建核心知識網
PBL設計要從核心概念出發,輻射到關鍵概念,聯系到各相關知識點,三者之間要建立有邏輯聯系、成體系的知識系統。PBL設計的關鍵是找準核心知識,核心知識的確定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自下而上法,從知識點、教材和學生的困惑的概念往上尋找更為合適的上位概念。二是自上而下法。從課程標準、大綱,抽象的學科、跨學科內容往下尋找特定的知識內容和主題。
2.3科學地設計問題
問題是PBL模式的基礎,是該模式下英語教學的核心,問題可引發學生對概念的思考和探索。問題一般可分為本質性問題和驅動性問題兩類。本質性問題比較抽象和復雜,很難用簡單的語言來回答。驅動性問題能開啟學生的心智,引發學生的聯想和思考。驅動性問題可分為封閉型和開放型。例如下面兩個問題:三江源地區的獨特野生動物是什么?為什么近年來三江源地區的獨特野生動物的數量逐漸增加?問題1屬于封閉型,問題2屬于開放型。封閉型是一個事實性問題,有固定答案。開放型問題需要學生自己尋找并分析信息,提出觀點,做出論證。問題1單純地由必要的知識點組成,只要進行簡單的查找和搜集就可以回答。要充分回答問題2,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識,如三江源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生態環境條件,國家和地區的生態保護政策及措施,附近牧民的生態保護意識等。
2.4保證多元的學習評價
PBL的學習評價不同于傳統的課堂評價模式,是豐富多元的。評價內容不僅局限于概念性的、高階思維評價,還涉及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評價。設計者要將過程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結合,使學生全過程全方位地投入到學習中。
結語
總之,依據新課標的相關要求,問題式教學的運用不僅能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提高了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由此可見,問題式教學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很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劉智,吳偉,姜倩.問題式學習對高中生批判性思維的影響研究——基于國內外31項研究的元分析[J].高教探索,2020(03):43-49.
[2] 戴凌全,黃耀英,王廷.問題式教學法在來華留學生《水利工程管理》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9 (62):140-14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