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詩慧(安徽大學)
2008年1月18日,法國興業銀行收到了一封來自另一家大銀行的電子郵件,要求確認此前約定的一筆交易,但法國興業銀行和這家銀行根本沒有交易往來。因此,興業銀行進行了一次內部查清,結果發現,這是一筆虛假交易。偽造郵件的是興業銀行交易員凱維埃爾。更深入地調查顯示,法國興業銀行因凱維埃爾的行為損失了49億歐元,約合71億美元。凱維埃爾從事的是什么業務,導致如此巨額損失?歐洲股指期貨交易,一種衍生金融工具產品。早在2005年6月,他利用自己高超的電腦技術,繞過興業銀行的五道安全限制,開始了違規的歐洲股指期貨交易,“我在安聯保險上建倉,賭股市會下跌。不久倫敦地鐵發生爆炸,股市真的大跌。我就像中了頭彩,盈利50萬歐元。”2007年,凱維埃爾再賭市場下跌,因此大量做空,他又賭贏了,到2007年12月31日,他的賬面盈余達到了14億歐元,而當年興行銀行的總盈利不過是55億歐元。從2008年開始,凱維埃爾認為歐洲股指上漲,于是開始買漲。然后,歐洲乃至全球股市都在暴跌,凱維埃爾的巨額盈利轉眼變成了巨大損失。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牽涉的金額巨大,一旦出現虧損就將引起較大的震動。巴林銀行因衍生工具投機導致9.27億英鎊的虧損,最終導致擁有233年歷史、總投資59億英鎊的老牌銀行破產。法國興業銀行事件中,損失達到71億美元,成為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金融案件,震驚了世界。
因違規進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受損、倒閉的投資機構,其資產似乎在一夜間就化為烏有,暴發的突然性往往出乎人們的預料。巴林銀行在1994年底稅前利潤仍為1.5億美元,而僅僅不到3個月后,它就因衍生工具上的巨額損失而破產。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破產的6個月前,其CEO還公開宣稱公司運行良好,風險極低,在申請破產的前1個月前,還被新加坡證券委員會授予“最具透明度的企業”。
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的產生既有金融自由化、金融市場全球化等宏觀因素,也有管理層疏于監督、金融企業內部控制不充分等微觀因素,形成原因比較復雜,即使是非常嚴格的監管制度,也不能完全避免風險。像法興銀行這個創建于拿破侖時代的銀行,內部風險控制不可謂不嚴,但凱維埃爾還是獲得了非法使用巨額資金的權限,違規操作近一年才被發現。這警示我們,再嚴密的規章制度,再安全的電腦軟件,都可能存在漏洞。對銀行系統的風險控制,絕不可掉以輕心,特別是市場繁榮之際,應警惕因盈利而放松正常監管。
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很大程度上表現為交易人員的道德風險,但歸根結底,風險主要來源于金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缺乏和失靈。在國家從宏觀層面完善企業會計準則和增強金融企業實力的同時,企業內部也應完善財務控制制度,消除企業內部的個別風險。
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操作風險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制定盡可能詳盡的業務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使內控制度建設與業務發展同步,并提高制度執行力。內部控制制度是控制風險的第一道屏障,要求每一個衍生金融交易人員均應滿足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必須有來自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的充分監督,應成立由實際操作部門高級管理層和董事會組成的自律機構,保證相關的法規、原則和內部管理制度得到貫徹執行;要有嚴密的內控機制,按照相互制約的原則,對業務操作人員、交易管理人員和風險控制人員進行明確分工,要為交易員或貨幣、商品種類設立金額限制、停損點及各種風險暴露限額等,針對特定交易項目與交易對手設合理的“集中限額”以分散風險;交易操作不得以私人名義進行,每筆交易的確認與交割須有風險管理人員參與控制,并有完整準確的記錄;要有嚴格的內部稽核制度,對風險管理程序和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以及各有關部門工作的有效性進行經常性的檢查和評價,安排能勝任的人員對衍生金融交易業務進行專門的定期稽核,確保各項風險控制措施落到實處等等。
金融交易人員的行為風險可以通過內部控制制度防范,但再嚴格的內控對于企業高層管理人員也可能無能為力,管理層凌駕于內控之上的現象是造成金融企業風險的深層原因。我國國有商業銀行所有者虛位的現象嚴重,對管理層的監督和約束機制還相對較弱。對于金融企業主要領導者的監督應借助于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首先是建立多元的投資結構,形成科學合理的決策機構;其次是強化董事會、監事會的職責,使董事會在風險管理方面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第三是強化內部審計人員的職責,建立內部審計人員直接向股東會負責的制度。
相關鏈接
法國興業銀行是法國最大的商業銀行集團之一。總行在巴黎。它成立于1864年5月,全稱為“法國促進工商業發展總公司”。最初為私營銀行,1946年被國有化,1979年國家控制該行資本的93.5%,后轉為全額控制。1983年改現名。1986年在國內外共設分支機構2873個,在國外的分支機構主要設在英國、比利時、瑞士、奧地利、西班牙、突尼斯、摩洛哥、剛果、日本、伊朗、美國、加拿大等30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