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媛 陳蓓(安順職業技術學院)
職業倦怠是職業壓力的一種,指在職業環境中,對長期的情緒緊張源和人際關系緊張源的應激反應而表現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綜合癥。旅游行業的從業者是職業倦怠感的高發人群。過度的職業壓力會導致疲勞、焦慮、壓抑和工作能力下降,危害身心健康。
旅游行業不同于一般的有形商品的銷售,它通過提供綜合性的旅游服務而實現。旅游行業從業人員的工作內容需要直面旅游者,為其提供各種服務,工作的過程復雜又煩瑣。不論是從事導游工作,還是在酒店或者旅行社工作,不管是基層服務人員或是管理層的工作人員,在長期的持續工作壓力下,都表現出了類似的壓力反應,首先負面的心理反應有:總是隨時產生緊張、焦慮、急躁感,面對工作就壓抑,厭煩討厭工作的同時,不主動不熱情服務,工作中容易注意力分散,自信心嚴重不足;其次負面的生理反應有:經常性的腸胃失調,產生潰瘍,或者血壓升高,經常性的頭痛,容易疲勞,身體沒緣由的肌肉緊張,發生疼痛,睡眠質量低下;最后負面的行為反應表現在:工作拖拉,做事情效率低下,甚至在工作或者生活中產生攻擊性行為,與家人朋友、周邊同事、工作服務對象等關系惡化。我們在新聞媒體上看到的導游集體罷工、酒店員工打架事件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出了旅游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壓力和職業倦怠情況。
目前,對旅游行業工作人員的職業壓力和職業倦怠的形成原因進行分析,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旅游行業從業人員生物性壓力源造成的職業倦怠,旅游行業相比其他行業,工作時間較長且時間不穩定,比如導游帶團必須連續工作不分上下班,酒店員工時常會有晚班情況,作息完全不規律。這樣長期下來,工作導致生活節奏發生混亂。第二是精神性的壓力源造成職業倦怠,旅游行業主要從事的是服務性工作,與客人頻繁交往,同時需要控制自我情緒,隱藏自己的怒、哀、悲等狀態,即使遇到不公正待遇也不能直接發泄,長期的情緒壓抑增加了從業人員的心理壓力,從而導致對工作厭惡和倦怠感產生。
沒有一份工作是不承擔壓力的。每一種壓力產生之后,它的后果包括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工作壓力也一樣,其實,低于中等水平的壓力感往往有助于員工提高工作績效,適當的壓力是我們前進的力量,讓我們有目標、有方向,所以,只要不是長期持續的高壓工作,那么,我們不妨嘗試去做一個“挑戰者”,不要去逃避自己的工作,面對服務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敢于承認自己的不足,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把壓力源扼殺在搖籃中。
旅游行業的工作人員一定要學會自我壓力的調適以減輕職業壓力。科學實踐證明,通過體育鍛煉,可以使人信心倍增、精力充沛,讓人的機體徹底放松,從而消除緊張和焦慮的心情。所以,旅游行業從業人員可以通過體育鍛煉,改善身體疲勞狀態,安撫情緒。另外,學會轉移和釋放壓力也是情緒宣泄的一種極好的方式。感覺有壓力的時候,不妨試著放空一下自己,趁著休息時候好好睡一覺,認真吃好一日三餐,身體狀態不好,就會影響情緒,壓力和焦慮也會隨之而來。最后,去找親朋好友敞開心扉聊天,必要時還可以去找上級領導談心,當你將工作中的壓力抒發出來的時候,能得到對方的回應與鼓勵,甚至能給你提出很好的建議,這樣壓力也可以得以緩解。
當工作一成不變,對自己的工作認同感降低時,我們需要加強對職業角色定位的學習,同時做好自己職業發展的規劃。旅游行業崗位眾多,但是目前從事的工作崗位適不適合自己,自己在現有工作崗位上有沒有成就感,都需要認真思考。改善工作的方法或者開始新的工作嘗試,都可以對目前現有的不良工作狀態進行調整。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思考清楚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確定自己所追求的職業標準和目的。這樣在思維模式上發生改變后,有目標有計劃的工作,自然降低了工作的壓力和職業倦怠的想法。
綜上所述,旅游行業的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職業壓力,并以此引發職業倦怠,因此,我們要學會正確認識職業壓力,學會自我調節職業壓力,不斷地學習,提高自我的工作能力和適應環境的能力,讓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受情緒壓力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