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巧娣(吉林化工學院)
大學生藝術團是活躍在工科院校、對大學生進行美育熏陶、活躍校園文化生活、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好形式,在大學生藝術團中,舞蹈隊的存在與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既特別被大學生所喜歡,也很吸引有舞蹈興趣與舞蹈專長的大學生躍躍欲試地投入其中。大學生藝術團舞蹈隊來自于大學生、服務于大學生,為大學生興趣愛好的滿足、人際交往的拓展、氣質性格的陶冶、情商智商的培養發揮著積極作用,已經成為工科類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依托型載體,校際間與高教系統內展示大學生藝術風采、美育效果的品牌。但大學生藝術團舞蹈隊的自身建設不容忽視,舞蹈隊隊員中存在的一些個性問題與共性問題不容忽視,只有針對問題采取優化對策,才能將這支隊伍培養得精干,更富有朝氣,更富有吸引大學生、感染大學生、培育大學生美育的特殊價值和特殊能量,因此,以下就工科類院校大學生藝術團舞蹈隊素質培養對策,提出突出熱愛舞蹈、熱愛團隊、熱愛奉獻的“三熱愛”看法。
在工科類院校能夠進入藝術團舞蹈隊的大學生,無疑都是有舞蹈基礎或有舞蹈潛質的學生,似乎熱愛舞蹈對于他們來說并非是一個應該關注的問題,更不需要采取怎樣的特別對策。其實不然,恰恰是這些大學生具備相應的舞蹈基礎舞蹈潛質而特別需要加強熱愛舞蹈的素質培養,只不過是對于他們熱愛舞蹈素質的培養有著特別的用意,這就是要培養他們不滿足自身素質現狀,積極提高舞蹈技能技巧實力;不怕吃苦,踴躍完成各種舞蹈任務的毅力;不感情用事,始終保持熱愛舞蹈的良好心態與精神面貌。這樣的熱愛舞蹈的素質對于目前工科類院校藝術團舞蹈隊大學生說來,確實是有欠缺的,如一些人的情緒性,在舞蹈排練和演出中的情緒忽高忽低;一些人的自負性,總覺得個人優于他人;一些人的安逸性,舍不得在舞蹈排練中多花費力氣;一些人的特異性,缺乏正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因而突出對大學生藝術團舞蹈隊熱愛舞蹈、積極提高舞蹈素質的培養十分重要,應通過這方面素質的突出培養,讓舞蹈隊大學生具備經過熱愛舞蹈陶冶后的,舞蹈情趣更濃厚、舞蹈學習更認真、舞蹈表現更求精、舞蹈素養更見諸于舉止言談更得體更高雅中,能夠讓大學生藝術團舞蹈隊的藝術感染力文化感染力、整體魅力與個人魅力都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值得被本校大學生所點贊。
大學生藝術團舞蹈隊是一個團隊,成員來自于不同班級不同年級,唯有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能發揮出應有作用,團隊整體作用才能發揮得好。進一步說,舞蹈團隊作用發揮得好壞、團隊能否鞏固發展,是與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的。而且,大學生正處于“準就業”的墩品儲能階段,具備良好的團隊精神不僅僅關系到舞蹈隊,更關系到進入就業階段后與人合作的人際關系、與團隊合作中個人魅力的表現與團隊認可度。但恰恰是大學生舞蹈隊很容易鬧不團結,其突出表現如爭角色、爭名利、爭表現機會等。也有些成員會以自己的舞蹈基礎好于他人而自命不凡,或沾沾自喜,總是樂于評點他人的弱點,抬升自己的優勢。當內部不團結問題醞釀表現到一定程度時,彼此間分幫伙,與指導老師鬧意見,甚至退隊問題就出現了。因而,大學生藝術團舞蹈隊的鞏固發展,尤其需要加強熱愛團隊、積極加強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在這方面一要進行好團隊精神培養的榮辱觀教育,要讓團隊成員懂得,一個團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自覺珍視團隊榮譽,能夠時時處處以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二要進行團隊精神培養的制度教育,以建立健全利用各項制度規范團隊生活,讓個人產生足夠的敬畏團隊制度的心理和觀念,當個人意見或個人利益被敏感之時,能用制度約束自己。
人生情趣與人生價值最高尚的境界是奉獻,正如愛因斯坦的名言:只有為別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也如雷鋒的名言:自己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過得更美好。而且如鐘南山的結論:奉獻無止境。高校對大學生的培養教育是建立在履行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基礎上的;同理,大學生藝術團舞蹈隊熱愛奉獻,積極加強奉獻精神的培養,既是關乎團隊成員三觀的培養,也是關乎團隊能否充分發揮對大學生美育陶冶作用的培養。大學生藝術團舞蹈隊絕不是高校和大學生的“花瓶”和娛樂工具,而是增加大學生個體體驗和全體體驗人生情趣與人生價值的社團和平臺,團隊成員所進行的舞蹈能力的培養、所習練和表演的每一支舞蹈,所參與的每一次校際演出與社會公益演出,都需要團隊成員具有奉獻精神,以自己的辛勤勞動和積極努力,為同學、為學校、為社會盡自己的責任、自己的愛心、自己的奉獻的成果,都必須以飽滿的熱情、認真的態度、精益的表現、精誠的合作、不計較個人得失去完成。實則,對舞蹈團隊大學生熱愛奉獻精神的培養不但有益于個人對他人對社會方面,反而觀之,亦體現出“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辯證奉獻精神、辯證奉獻作用與辯證奉獻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