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騰 陶蕊
【摘要】武術段位制是評估習武者武術水平的評價制度。在小學推廣武術段位制,是為了借助教育平臺弘揚和發展中華武術文化,也是為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起到強身健體的鍛煉作用。現階段的武術段位制在我國中小學開展現狀如何?有哪些問題需要完善?我們還需要制定那些完善措施?結合實踐工作經驗,在下文中具體闡述。
【關鍵詞】武術段位制 小學推廣 現狀 策略
一、引言
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在多元文化紛紛涌起的時代背景下,推廣和普及我國的傳統武術文化就顯得尤為迫切。武術段位制評價制度自實施以來,經歷了不斷的改革,在繼承發揚我國傳統武術文化的基礎上,積極吸收和借鑒一些國外的管理經驗,對完善發展武術段位制度有積極的意義。武術段位制的發展,對我國武術文化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二、武術段位制在小學推廣的現狀
2014年底,《武術段位推廣十年規劃》頒布實施,武術段位制在中小學武術教育中推廣。計劃實施后武術教育在全國各小學的開展狀況雖然呈上升趨勢,學生對武術的認識有整體的提高,但中華武術作為一項國粹文化的具體內涵和武術精神并沒有得到推廣。首先,學校從事武術教育的指導老師專業能力不強,總體上都是由體育教師經過短期培訓后直接上崗的。學生們滿懷希望,抱著對武術的喜愛走進武術課堂,但實際教學內容是換了形式的體育課,因此,小學生對武術課程的興趣不高。其次,武術教學,段位制教材沒有得到普及,教師沿用自己學習的內容作為授課內容,或學校自主選擇教材。段位制專業教材沒有得到普及推廣的原因,主要是學校對武術段位制教育沒有重視。再次,教學方式缺乏新意,教師默守陳規的套路式教學無法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最后,學校武術教學與專業機構的合作不足,缺乏專業的技術力量做指導,所以武術段位制教學要在小學推廣,需要持續改革完善。
三、制約小學武術段位制發展主要問題
1.多元化發展的體育文化競爭激烈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肯定,只有對自己文化的發展抱有信心,才能煥發創新創造的活力。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世界變成“地球村”,各種文化交融、競爭比任何時候都頻繁。這個時候我們要以理性、科學的態度繼承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留意觀察會發現各地跆拳道館辦的風生水起,跆拳道文化在我國的傳播速度非常快,小學生們爭相把跆拳道作為強身健體的運動項目。透過現象看本質,是因為跆拳道作為一種外來的體育文化,已經具備成熟的發展運作模式,韓國政府每年投入上億美元對跆拳道文化進行創新、改革和推廣,所以跆拳道不僅作為奧運會項目得到世界的認可,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也非常順利。反觀我國的武術文化,雖然很早的時候通過李小龍、成龍這樣的功夫明星讓世人認識了中國功夫,但因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武術文化缺乏科學的繼承和推廣,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揚沒有得到重視,所以造成現在群眾基礎薄弱,發展舉步維艱的局面。因此,競爭激烈的發展背景下,發揚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就必須利用好教育這片陣地,把武術文化推進校園,使小學生認識到武術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小學生建立民族文化的自信,把中國武術精神和武術文化重新樹立起來,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學習中國武術。
2.學校普及武術段位制度條件不成熟
首先武術段位制是由政府牽頭的管理體制。武術行業涉及專業組織和各類民間組織,對專業的要求不是按統一的標準,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在行業內部實行規范化的段位制度,合理運用行政手段科學規劃運作。各級武術組織要嚴格執行政府規劃,保證各項制度的實施落實,使武術段位制度發展統一規范化。另一方面,現階段,各地武術行政管理部門沒有設立武術教師培訓機構、所以各級學校武術教師的教育培訓制度也不完善。再者,武術教師配備數量不滿足需求,因此,武術管理部門應該加強對師資力量的培訓。
3.武術教育沒有得到社會和家長的認可
中國雖然有幾千年的習武文化,但當今社會教育重文輕武的現象很普遍,家長們認為,學校的體育課程基本能滿足學生的運動需求,習武已經過時了。其次,因為宣傳力度不夠,人們不重視傳統文化繼承發揚。所以武術文化中的武德以及國學文化的影響力越來越小,傳統文化的教育功能被忽視。
四、完善武術段位制在小學推廣的策略
1.擴大武術教育的宣傳,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武術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對人類的教化意義需要廣泛宣傳。因為傳統文化的落寞,作為中國人對它的了解其實并不深。首先武術不是簡單地肢體運動,任何一門拳法或兵器的用法都凝結了幾輩人的智慧,經歷了時間的考驗,也被證明了具備科學理念;其次,武德文化能讓人更好的認識仁義禮智信,了解國學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再者,中國武術不僅講究修身更注重養性,追求對自然的理解和體悟,磨煉人的涵養和德性。只有廣泛宣傳武術文化在育人體系中的重要作用,這樣才能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最后,做好武術教育的宣傳,也是為了吸引學生對武術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不理解練習武術的優勢,不明白武術段位等級考核的意義,就無法提高學生晉段的積極性。
2.完善武術教師的教育培養體系,提升教師專業素質
首先,保證有效的落實在職武術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不斷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其次,各體育院校要擴大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的招生數量,鼓勵有興趣的學生投入到武術教育行業。再者,各校可以考慮與社會武術專業教育機構合作,外聘一些專業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的武術教練到校指導教學。最后,教師可以采用一些富有新意的教育方法和訓練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一些有趣的模仿練習如蛇形拳、虎形拳的拳法練習。再如,學生們對一些影視作品中的武術動作和拳法比較感興趣,所以教師可以有意識的用情景教學的方式把教學內容融合到影視作品的故事情節中,這樣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領悟到武術的魅力,對其產生探索的興趣,才能克服武術學習過程中的枯燥與疲累。總的來說,提升武術教師的專業素質,提高武術課堂的教學質量,也是為了保證武術段位制的教學理念在學校能有效落實。
3.通過組織武術比賽等教學實踐活動,完善武術段位制教學模式的改革
通過武術段位比賽,就能檢驗出各學校教學實際情況。通過參與比賽,不僅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武技水平,也能讓學生體驗武術的競技意義。再者,比賽也是為了訓練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選拔有天賦能力突出的隊員,重點培養。武術比賽也是對段位制教育模式的檢驗,通過比賽可以發現段位管理、分級制度中的一些漏洞,以便于及時修正完善。
五、結論
總之,武術段位制度走進校園,是弘揚我國武術文化的必要途徑。但因為宣傳力度不夠,管理運行模式不夠成熟以及教育部門不夠重視等原因,所以現階段武術段位制度在小學教育中落實不太理想。有關部門要加強相關制度的完善和落實,將武術段位教學制度納入校本課程,再結合實際情況不斷進行教學改革,期待武術教學在我國中小學教育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洪浩.武術段位制引入中小學教學必要性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3).
[2]艾澤秀,姚孔運.中學武術段位制推廣模式與策略研究[J].四川體育科技,2012,(2).[3]韓大帥.武術段位制在江蘇省中小學推廣的可行性及對策研究[D].揚州大學,20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