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生物教學是高中知識體系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以及整體成績的提高發揮著積極的作用。而在高中生物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互動與參與也顯得尤為重要,可以及時地發現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促進生物基礎知識的掌握。學生反思能力是提高學生互動性的重要體現,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高中生物教學的課堂效果。除此之外,學生反思能力的提升也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清晰的進行自我認知,為今后的學習成長奠定基礎。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學生反思能力;培養
隨著社會的進步,對人才的需求已經不單單是以成績為依據,而是更多的參考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能力。學生反思能力促進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重新進行梳理和歸納,充分加入自己的思考,提高學習效率及質量,實現學生的個人成長。應該充分利用高中生物教學的平臺著重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競爭能力的顯著提升。
一、 反思能力的含義及特點
第一,反思能力的含義。反思能力是一個人在一件事情完成之后對整件事情的回顧中結合事情的結果好壞,針對過程中自身表現的良好與不足的地方進行思考、調整、改變的過程。對自身擁有更好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認識的一種能力,在新的事物開始之前就做好迎接、解決的準備,一次次地重復訓練,反思能力就是從多次的自我反思中不斷地增強。反思能力同樣可以運用在每一件事情上,同時包括了學習。反思能力上的人,在學習方面的認知更加充分,知道如何學習,如何正確有方法的學習,促使自我的進步。第二,反思能力的特點。首先是自覺能動性,一個人的反思能力從不是被外界的力量逼迫而形成的,生物學習中,學生的反思能力大多體現在自覺能動性中,通過更加深入的獨立思考,讓自己融入知識的海洋,將自身作為主體,構建起一個系統的生物學習方法。
其次是反省性,生物學習在面對錯誤與正確時,學生對自己的成功感到欣喜,但對自己的錯誤同樣進行了自我批評與自我否定,自我的反省使學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最后是情境時效性,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情境中對自身進行反思,需要場景的融入,根據具體學習的生物知識與學習的方法進行反思。對生物知識有更充分的掌握。
二、 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反思能力現狀
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學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比較大,在學生反思能力培養上還存在諸多問題。第一,教師缺乏對學生學習能力及反思能力的關注,學生不愿意去進行課堂提問。一些教師只是根據自己的教學方案及教學進度來單方面的對學生進行生物知識的灌輸,學生的生物學習過程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也就不能激發學生進行學習反思的欲望,產生學習上的惰性,不利于高中生物知識的掌握。第二,學生未占取高中生物課堂的主體地位,缺乏反思深度。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是近些年來教學改革一直提倡的,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效率,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還不夠明顯。許多教師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的時候,沒有針對學生特點進行知識講授,缺乏學生的課堂參與,使學生的生物知識掌握只是表面層次的記憶和感知,沒能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進行深刻思考,也就無法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展開系統性的反思,使高中生物知識的掌握缺乏深度,不利于學生高中生物成績的提高。第三,缺乏對教學過程的思考,沒能給學生足夠的反思時間。高中生物知識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關注教學結果及重點知識的掌握,缺乏對教學過程的思考,也沒有設計問題互動等環節,不利于學生的興趣培養及反思能力鍛煉。
三、 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反思能力培養的具體策略
(一)幫助學生形成反思習慣
第一,鼓勵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反思。課堂時間雖然只有短短的45分鐘,但是對于學生反思習慣的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所以教師在授課的時候,應該抓住能夠引導學生進行反思的點通過情境創設和課堂互動引導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對學到的知識進行反思,以實現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鞏固,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第二,指導學生建立反思檔案培養反思能力。由于高中學生所要學習的學科比較多,所以,課堂上的45分鐘教學時間其實很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反思習慣。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通過建立反思檔案的方式來記錄自己在反思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尋找到的答案,以便能夠更好地鞏固生物學科的知識點,實現預定的教學效果。最常見的反思檔案的主要內容是練習冊和試卷中的錯題記錄以及課堂筆記。尤其是錯題記錄和課堂筆記對于學生進行教學內容的反思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可以讓學生對自己掌握不太熟練的知識點,通過反復的練習和識記進行鞏固。在建立反思檔案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反思習慣。第三,引導學生通過交流和觀察進行反思。由于學生個體的理解能力以及生物知識基礎的影響,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學生經常會有不同的看法和解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同學之間的交流,通過對不同觀點的整合和分析,進行知識點的反思。同時,高中生物對于學生觀察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無論是課堂上的實驗,還是課后學生自己進行觀察活動,并且在此基礎上和同學進行交流與探討都是培養學生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徑。
(二)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反思空間
第一,將反思能力培訓融入課堂提問之中。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教師的提問進行教學反思,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應當充分地融入對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在問題的設計上應當符合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理解能力,既不能太難,也不能太容易。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將問題由易到難,逐步深化,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反思。而且問題的設計也要做到新穎有技巧,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而且不會讓學生覺得枯燥。比如,教師要講“蒸騰作用”,首先要讓學生對課本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后提出問題:既然課本中說植物所吸收的水只有1%用于生理活動,那么其他的99%的水分難道就那樣被浪費掉了嗎?于是學生開始思考剩下99%的水分去了哪里?于是教師又可以提問,既然99%的水分不能用于植物的生理活動,那么它們的作用又是什么?循序漸進地提問不僅降低了知識點的理解難度,而且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望和學習興趣。第二,引導學生形成明確的思維脈絡,幫助學生進行反思。高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一般都是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和課本來進行的,但是教師的課程設計上必須按照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在授課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起明確的思維脈絡,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反思,尤其是要善于利用學生現有知識點和未學習知識點之間的差異形成反思點。比如說教師講解“形成細胞的分子”,思維目標就是讓學生掌握細胞中包含有哪些物質,然后通過對這個問題的分解和歸納,將籠統復雜的問題進行簡化和分解。然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與探索,逐步將單個的知識點總結為完整的知識點,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這個過程不僅僅是用于高中生物教學,對于其他相關學科的思維脈絡的形成以及反思能力的培養,也有著很好的指導作用。
(三)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進行引導
第一,幫助學生在現有知識基礎上進行反思。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尤其是理科學生,在授課的過程中必然會提到很多的舊知識,教師就要幫助學生形成在對現有知識進行反思的基礎上結合課本進行新知識的學習。這個過程中,看似教師起著很重要的指導作用,實際上是通過教師恰當的引導和點撥,讓學生通過探索和反思在腦海中形成完整的知識鏈。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該通過對于新舊知識點的聯結以及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巧妙地帶動學生進行知識點的歸納和探索。第二,利用教學實驗深化學生理解。對于很多學生來說,高中生物的知識點都比較抽象,很多時候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復習,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識點。所以教師在課堂授課的過程中,你應該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教學實驗,深化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和反思。首先,教師在準備進行實驗的時候應該對實驗的目的、過程和實驗的起源進行詳細的介紹,讓學生對實驗有一個整體的理解。其次,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詳細的介紹每一個步驟和步驟所導致的實驗結果。此外,在對學生進行實驗指導的時候,教師也應該在確保實驗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驗器材,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與實驗中的反思來尋找問題的答案,加深對于知識點的理解。第三,鼓勵學生通過課后小結來進行反思。課后小結,雖然在課堂授課過程中所占的時間不多,但是對于整個生物課程的教學過程卻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利用下課前的幾分鐘,對于授課知識點進行回顧和總結,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授課內容進行總結和歸納,對于授課過程中,學生有疑惑的問題也是一個很好的反思過程。學生可以通過短短的幾分鐘大致地總結一下本節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同時對于自己有疑惑的知識點也可以記錄在反思檔案中,以便課后通過詢問老師和同學之間的交流進行解惑。通過課后小結,不僅在學生腦海中形成了明確的知識框架,而且也讓學生明白了自己學習過程中遇見的問題和學習的方式。
四、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現實和重要的意義,是滿足現代教育需求,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同時,學生反思能力的提升也能夠極大地促進高中生物知識的掌握,是學生學習成長的必備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反思能力的重要性,積極地培養學生的反思習慣,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反思,并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來進行積極正面的引導,為學生的全面進步和發展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唐志哲.淺談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J].教育革新,2020(6):31.
[2]烏蘭圖雅.關于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才智,2020(12):94.
[3]施志高.淺析新課改視域下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276-277.
作者簡介:王娟娟,甘肅省嘉峪關市,甘肅省嘉峪關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