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理念在不斷的進行更新,教育人員也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而對于高中生物教學來說,教師在進行知識傳授的同時也要對學生進行價值觀的指引,讓學生在高中階段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生物教學內容具有特殊性和專業性,因此高中生物教學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主要途徑之一,同時教師要結合生物學科的特點,在教學時融入對于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念,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文章就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生物核心素養的內涵以及通過生物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展開論述。
關鍵詞: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策略;問題;內涵
生物教學的評價并不只是學生成績的高低,因為包含了對于學生核心素養高低的評價,所以就是要致力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核心素養。注重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當然也可以給學生培養一種自主學習的習慣,讓其健康快樂的學習。新課程改革提出教師要注重對于學生生物核心素養的培養,這時教師要積極探索科學、合理的途徑來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幫助學生全方面的發展。
一、 充分挖掘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一)課堂形式單一,沒有體現出生物學科特點
生物與科學有著緊密的聯系,這也是高中階段生物與其他學科的重要區別,是教師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利器,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大多數教師并沒有發現生物的特點,在課堂上一味地進行課本知識的講述。并且教師沒有認識到生物的科學性與實踐性,采取的課堂教學方式形式單一,導致了生物課堂枯燥無味情況的出現。另一方面生物是眾多知識點的匯集,如果教師沒有將生物的探究發揮到極致,就會將生物課堂變成課文背誦課程,這樣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就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同時也給學生培養了一種死記硬背的思維模式,在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同時,也不利于教師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泛濫的形式主義
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沒有以學生為本,忽略了學生在生物學習上的需求,單純的將自己的需要和與學生所想相差較大的實踐內容融入課堂上,并且認為能夠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說教師過于重視教學的目的,為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而進行教學,導致教學內容十分的僵硬,教學活動內容也不純粹,這樣勢必會適得其反。例如教師在進行授課活動時,為了響應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號召而利用多媒體播放課件的形式進行教學,教師不再進行板書,同時也不注意結合課本,而是天馬行空的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不能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還會讓學生的生物成績下降,這樣真是得不償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的形式化,為了培養而教學,為了響應而響應,就會阻礙學生的發展。
二、 重新認識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的內涵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核心素養這個新的概念,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主要是以培養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為中心,在品質上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以及踏實認真的探索精神,在能力上培養學生的創新以及知識運用能力,同時還要學生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以及較高的審美水平。核心素養的提出為生物教學的創新和發展提供了機會,所以教師一定要明確生物核心素養的內涵,讓學生真正地實現身心的全面發展。
生物核心素養主要包括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教師需要通過生物學習,讓學生認識到生物的多樣性和統一性,讓其形成科學的發展觀,主動探究生命活動的規律。而理性思維主要是讓學生尊重事實和證據,讓學生能夠根據生物事實進行歸納,掌握演繹推理、建模以及批判性思維。科學探究主要是讓學生學習到科學的探究過程,同時具備一定的交流探討的能力,讓其愛上團隊合作。社會責任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學習生物學問題培養自身造福人類的價值觀和態度,相信科學,主動傳播健康的生活理念。
三、 將高中生物教學融入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技巧
(一)引導學生自主觀察實驗,促進學生積極探究
生物實驗作為理論與技術的創建與證實過程,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最佳措施,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讓學生自主觀察實驗流程,當然教師要給學生創造相應的生物實驗情景,讓學生更加自主、真實的了解生物的相關定義和規律,這樣就能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習慣給學生進行實驗的演示,讓學生進行觀看,當然這種方式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力,但并不利于學生的自主探究,所以教師盡量鼓勵學生自主進行實驗,這樣學生就可以邊實驗邊觀察,當然在此過程中學生也會出現這樣或者是那樣的問題,學生在發現錯誤并改正錯誤的過程中就可以實現對實驗的深入觀察,同時也挖掘了學生的探究潛力,當然在此之前學生要明確實驗流程,教師最好提前給學生講述實驗需要注意的地方,就可以提升學生探究的效率,避免過分的浪費時間。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的教學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自主進行觀察實驗,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因為本章的內容是有一些抽象化的,如果學生單純的通過書本知識點進行學習,是無法掌握本章的重難點,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就要注重搭建生物實驗與本章學習的聯系,讓學生在形象具體的環境中進行自身核心素養的培養。本章涉及滲透作用的概念,大部分學生會認為半透膜兩側液面達到平衡,兩側的液體量必然是相同的,但是真相并非如此,而許多學生無法直接相信真實的理論,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實驗探究,通過觀察實驗過程來得到正確的理論。學生在進行自主實驗室會將蔗糖溶液倒入長頸漏斗中,并且用玻璃紙封住漏斗口,然后將長頸漏斗置入清水中,通過改變深度來確保漏洞內外液面的相平,這時學生就會神奇的發現清水與蔗糖的體積并不相等,進而得出正確的結論。但是在此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因為一些小的失誤點而導致實驗的失敗,教師一定要在學生實驗過程中進行提示以此來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實驗,最終實現核心素養的提升。
(二)營造問題情景,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
理性思維是學生受益終生的一種能力,同時也是培養學生生物學科素養的關鍵所在,而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就需要教師營造相應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問題中養成理性思考問題的觀念。教師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要充分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教學,給學生提出形象、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才能培養其理性思維能力。生物知識中無不體現著生物學家的嚴謹思維,同時每一個生物知識都是生物學家理性思維的產物,所以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要注重對知識得出過程的提問,讓學生在回答問題中逐漸培養自己的理性思維,同時教師在進行問題的設置時也要側重對于知識探究過程的提問,這樣才能讓學生明確知識的產生并不是憑空的,而是通過不斷的探索以及實驗數據和理論的支持得出的,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更加理性的面對事物,也就實現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遺傳因子的發現》的教學時,孟德爾在進行豌豆雜交實驗時可謂歷盡了千辛萬苦,因為只有在豌豆進行生殖的過程中才能發現遺傳因子。同時豌豆的雜交實驗也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孟德爾需要在眾多的豌豆中發現實驗結論。在課程之初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疑問,同學們你們知道一句俗語叫做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嗎?這是為什么?這時教師就可以提出孟德爾發現遺傳因子的觀點,讓學生對孟德爾的發現過程產生好奇。然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孟德爾進行雜交實驗豌豆不同性狀,然后可以給學生創設問題,你們知道豌豆一共有多少性狀嗎?然后教師可以告訴學生豌豆的性狀有很多,讓學生通過教師的問題感受到生物知識得出的不易,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也容易讓學生在生物學習的道路上更加堅持,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的生物成績實現提升,最終就會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實現提升。
(三)將學科邏輯與核心素養的培養相融合
培養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首先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掌握生物的基本邏輯,讓學生對于生物課程的認知有所提升。同時教師要明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要以生物學科知識為基礎,只有將生物的課本知識和邏輯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進行結合才能夠讓學生實現更好的發展,教師在培養學生生物思維時不能一味的依靠死記硬背或者是知識重現來實現,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實現課本知識與情景的轉化,將生物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讓學生自主進行知識的思考與發現,這樣就可以鍛煉學生的生物邏輯。當然教師還可以通過練習題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學科邏輯,讓學生根據所學的內容進行自主的練習,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也要給予一定的基礎練習,這樣避免學生因為自身的懶惰而不能很好的把握所學的知識。學科邏輯是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的最佳方式,因為在生物學知識的探究過程中無不體現出對生命多樣性的尊重、生物學家的理性思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以及生物學所肩負的責任。
比如在進行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的教學時,教師首先要認識到本章所涉及的生物邏輯,主要體現了生態系統循環往復、相互依存的理念,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我們所生活的生態系統是如何運行的,同時又是什么力量一直支撐著生態系統的運行,這時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掌握學科思維,讓學生明白生態系統運行的規律。這樣一來可以培養學生舊物利用的理念,激發學生利用創新思維進行廢物利用的實踐,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思考如何將生物的能量利用到最大化,當然在學習本章知識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學習到相應的思想,學生會準確的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明白自身要為生態系統的平衡穩定貢獻力量,讓其明白萬物皆有用,生態系統中的任何事物都有存在的價值,反觀學生自身,就可以給學生樹立自信的態度,讓學生知道自己存活在這個世界上是必定要發揮出自身價值的,這樣就會讓學生的核心素養上升到更高的水平。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生的核心素養對于其未來的發展來說什么重要,各個學科都有各個學科的特點,同時也有不同的思維,當然就會有不同的核心素養,為了讓學生實現全方面的發展,教師就要幫助學生培養自身的生物核心素養。首先教師要發現自身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然后明確生物核心素養的內涵,最后掌握培養學生生物核心素養的技巧,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盛勤,馮少嫻.基于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20,6(12):71-72.
[2]田知文.高中生物教學中思維情境創設策略[J].青海教育,2020(6):49.
[3]黃增財,鄭曉花.以生物課程為基?筑學生德育之魂[J].西藏教育,2020(6):28-30.
[4]蔣佳伶.生物科學史教學對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實踐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20.
作者簡介:趙開福,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百色民族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