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宗香
【摘要】在新課標背景下,如何切實的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現階段教師亟待研究的課題之一。小學階段的數學可以為學生接下來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增強學生對數學課程的興趣,從而進一步推動學生的綜合發展。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數學是小學教學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可以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課堂教學的內容,形成積極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學生數學素養和形成和培養。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適當轉變自身觀念,完善課堂教學的模式,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課堂中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一、巧設課堂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成長發展的初始時期,年齡尚小,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應當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從學生的成長特點出發,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有效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
例如,教學“圓的認識”這部分知識時,在正式教學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利用各種輔助工具繪制圓形,當學生繪制完成后,邀請學生一同選出最標準的作品,并且給予獲勝者相應的獎勵。學生對于游戲具有強烈的興趣,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充分的激發,自主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這樣一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自然就會更加高效。
二、注重因材施教,培養合作意識
小學數學教師應注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在實際的教學課堂上給學生創作合作學習的平臺,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如此,不但可以促使學生展開自主思考,增強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還可以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例如,在教學“圓的縮放”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首先,各個學習小組制作幾個大小不一的圓形,將原本大小的圓形放在一旁,隨后拿出原本大小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并且仔細觀察。緊接著,教師提出引導性的問題,如:縮放前后的圓形有什么不一樣呢?你手中的圓形和其他組員手中的圓形有什么不一樣呢?讓學生在小組間展開積極的探討,并且談談自己的見解。這樣一來,不但能夠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課堂教學的內容,還可以切實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良好的環境。
三、豐富課堂教學,深化知識理解
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并將其帶入情境之中。例如,在教學“百分數的應用”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創設與本節課內容相應的情境:有一天,小白和媽媽去購物,兩件一樣的外套,柜臺打折出售。其中一個打八折,另外一個打八五折,請問小白買哪件更實惠呢?在計算之后,學生得出打八折的外套更加實惠。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不僅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使學生切實地感受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師要想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應當巧設課堂導入,激發學生興趣;注重因材施教,培養合作意識;豐富課堂教學,深化知識理解,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孫向東.新課標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初探[J].學周刊,2019(24).
[2]張世杰.新課標背景下關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分析[J].考試周刊,2018(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