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春銀 孔友芹
【摘要】新一輪課程改革內容及理念早已出臺,其中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孩子為本,以孩子為發展主題。幼兒園班級墻面環境創設是課程進行與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園日常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十分重要。近幾年來社會上多出現“讓環境成為孩子的老師”“讓環境成為孩子發展的基礎”等一些聲音,這就使得幼兒班級墻面環境創設顯得尤為重要。在此主要對滁州市幾所幼兒園墻面環境創設現狀、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一些解決方法,從而對幼兒班級墻面環境創設的發展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滁州市幼兒園 墻面環境創設 現狀 問題 建議
一、基本理論概述
(一)墻面環境創設基本概念
談及幼兒園墻面環境創設,幼兒園教師是最了解與最熟悉的。教師們花大量的精力與時間,精心布置教室內部環境,有的是為了應對檢查,有的是為了迎接參觀。幼兒園班級是幼兒除了家庭之外最常接觸的空間環境,而良好的班級環境將會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會對幼兒產生深遠持久以及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可以說環境創設是教育資源中的重要部分,班級墻面環境創設應該盡可能的讓幼兒參與其中,如此以來,可以發揮幼兒在環境創設中的主體作用,讓幼兒在實踐過程中收獲動手的樂趣。
(二)墻面環境創設的作用
幼兒班級墻面環境創設會帶來許多作用與成效。首先,可以充分發揮墻面環境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作用,使孩子能夠清晰辨別是非對錯,具有潛在的教育意義。其次,豐富多彩的墻面布置可以開闊孩子的視野,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激起幼兒的探知欲,從而豐富他們的知識面。在進行班級墻面設計時,幼兒動手參與其中,幼兒能夠熟練制作裝飾品,大大提升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最后,它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想象力與創新能力。孩子總是會有些天馬行空的想法,在布置過程中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創造實物,從而達到想象與創造力提升的效果。
二、滁州市幼兒園墻面環境創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滁州市受訪幼兒園班級墻面環境創設的調研得出:滁州市幼兒園墻面環境創設多呈現兩種現狀。一是對幼兒園區角的環境創設利用率較低,大多是注重對班級大環境的創設,忽視了對班級區角的設計,對區角空間利用的較少。二是幼兒班級墻面創設缺乏吸引力,墻面布置單調,在裝飾品的制作與裁剪中色彩運用單調且不和諧,無法形成整體的美觀效果。滁州市幼兒園環境創設存在的不良現狀,需要各個主體共同努力,致力于改善幼兒園環創的諸多不足。
(一)偏重墻面環境創設的單向作用
大多幼兒園的墻面環境創設往往偏重于讓幼兒園外觀上看起來整潔與美觀,而不注重環境創設的過程與環境創設的核心主體是幼兒這個方面,忽視了墻面環境在教育與引導幼兒方面的作用。比如,幼兒園裝飾品偏向于成熟化,符合成人審美,而不適合幼兒;簡單地把環境裝飾當作提高幼兒園美觀度與聲譽度的一種手段,沒有深層次的探求墻面環境的影響與意義;只是將環境的單向作用發揮到最大,而沒有多方面的發揮班級墻面環境創設的作用。
(二)墻面環境創設具有片面性
滁州市受訪幼兒園中大多數班級墻面環境創設具有不全面性,較為注重大環境的教室格局布置,而不太在意對一些小空間的裝飾和布置。根據調查,受訪幼兒園中將近35%的環創為藝術領域,語言領域只占其中的13%,忽視了語言環境對幼兒所起到的教育作用,使得環境創設的空間與場地無法被充分利用。比如,幼兒園較為注重布置會議室、廳室等,忽視對小區角進行修飾。因此,環境創設具有片面性,并且環境創設布置缺乏整體概念,布置的內容比較零散,無法形成統一的效果,致使幼兒班級環境創設對孩子的積極影響效果偏低。
(三)墻面環境創設過程中幼兒參與度較低
幼兒園班級墻面環境創設考慮到整體布局和整體美觀的效果,常常由幼兒教師一人完成,很少讓幼兒參與制作。對于幼兒與墻面環境互動的具體情況,筆者采用了事件取樣觀察法,以班級為單位,分別在受訪幼兒園里隨機抽取一個大、中、小班,共8個班級進行為期五天的觀察,筆者觀察到的幼兒與墻面環境創設發生互動的次數僅為5次,3次為觀賞行為、3次為觸摸行為、操作行為為0次,而且還有2次為無關行為。由我們統計的觀察結果可以看出,受訪幼兒園幼兒與墻面環創發生的互動較少,致使園內很多墻面創設失去了其應有的意義,未能很好的發揮墻面環創的意義。
三、滁州市幼兒園墻面環境創設的發展建議
(一)關注幼兒身心,讓環境貼合孩子
環境創設最重要的是要以孩子為中心,關注孩子的興趣點與需求。在班級墻面的環境創建過程中,要把制作的主動權交至孩子手中,讓孩子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到環境設計中。積極聽取孩子對創設墻面環境的想法,提高孩子的積極性與興趣度。比如,面對剛入學的小班幼兒,為了消除他們對上學的恐懼感與焦慮感,可以讓幼兒從家中攜帶親人的照片,在班級中制作一面“親友墻”,并讓幼兒親手將照片放至班級的“親友墻”上,溫馨的環境可以穩定孩子的過激情緒,感受到幼兒園生活的樂趣。因此,應該關注幼兒身心,讓環境成為孩子喜愛的樂園,滿足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二)關注動態生成,實現幼兒與環境的互動交流
環境也如幼兒一樣,會隨外界變化而不斷改變。這就需要幼兒與環境達到充分的交流互動,讓幼兒成為環境創設的主動者與參與者。在墻面布置的過程中,可由幼兒自己決定運用何種主題,教師不宜過多干涉其中。比如,當創設“美麗的春天”這一墻面環境時,教師可以帶領孩子走進春天時的大自然,讓幼兒自己感受春天的美麗,并將這些美景收入眼中,后期將孩子們繪畫制作出的自己眼中的春天美景都貼紙墻面上,讓孩子直觀感受自己的設計作品,使得幼兒在不斷變化著的墻面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制作興趣,提高幼兒的積極性與手工制作能力。
(三)關注幼兒發展,讓幼兒成為墻面環境的主人
當幼兒自己參與到墻面環境創設中時,他們會在墻面設計中表達自己的情感與內心世界,會寄托自己的愿望或者宣泄自己不好的情緒等。當幼兒看到自己設計的墻面十分美觀時,內心會十分高興。比如,為了讓幼兒明白環保的意義,可以開展“我愛大自然”的環保主題的墻面設計活動,組織他們在一片安全的領域中撿垃圾或枯枝落葉,活動結束時,讓幼兒分享自己在活動中得到的環保信息。這種親身經歷的活動會讓幼兒潛意識中形成保護環境的觀念。關注幼兒發展,讓幼兒成為墻面環境的主人,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四、總結
幼兒園班級墻面環境創設,不只是外在的裝扮與修飾,也不是幼兒教師個人的任務與責任,而應以孩子的興趣與發展為核心,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以教育目標和教學方式為中心進行創造,積極調動孩子的參與積極性,使得創設墻面的環境是孩子喜愛并向往的。與此同時,將環境的作用發揮到極致,讓班級環境體現幼兒生活,讓幼兒適應班級環境,呈現出幼兒園墻面環境創設服務并且適用于幼兒的良好現象。
參考文獻:
[1]黃衡.幼兒園活動室墻面環境創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研究[J].才智,2018,(32) :78+80.
[2]賈楠.幼兒對班級墻面環境不同要素偏好的特點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8.
[3]劉婧語.幼兒園中班區域物質環境創設現狀研究[D].河北大學,2017.
本文系滁州學院教育科學學院第八屆“行知杯”暑期實踐教學活動赴滁州市幼兒園墻面環境創設現狀研究調研活動;滁州學院2018年度校級質量工程項目“中外學前教育史課程綜合改革項目”(2018kcgg048);滁州學院2018年度校級質量工程項目“幼兒音樂教育與活動指導”“三課一體”“實踐育人模式探索”(2018jyc06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