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斌
【摘 ? ?要】家風家教是培養人們道德、思想、人格,以及提升人們素質的重要途徑,能夠轉變社會風氣,使社會形成良好的風氣,因此人們立足社會中家風家教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目前關于家長如何做好良好家風家教傳承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本文通過研究家長如何做好良好家風家教傳承,希望可以為我國家風家教的未來建設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家長;家風;家教;良好;傳承
中圖分類號:G785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33-0184-02
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家庭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家庭不僅是人們發展的基礎,也是人們落葉歸根之所,不管我們身處任何時代與環境,都需要極其重視家風家教的培養。家是社會中最小的國,國是千千萬萬的家,家國兩相依,每一個家庭的文明建設都與國家的發展具有緊密聯系,如果家長重視家風家教,傳承中華傳統美德,能夠實現國家的崛起與民族的興旺。因此,為確保實現我國社會穩定發展,需要極其重視家風家教的傳承,家長需要積極在家庭中傳承良好的家風家教,確保通過培養人們正確的思想意識,在社會中弘揚良好的風氣,進而使社會風氣得到轉變與優化。
一、家風家教的內涵與現狀
(一)家風家教的內涵
家風家教主要是指人們在家庭長期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家庭習慣與生活作風等,也是人們道德品質的集中展現,而家風家教在形成過程中會具備一定的傳承性。一個具有較多人口基數的家庭,經歷過時間的洗禮,會逐漸形成一種良好的行為規范和思想品質。同時家風家教具有普遍性,存在每一個家庭中,并通過各種形態、各種方式,展示家庭與家庭成員的傳統風尚與生活面貌。因此,家風家教主要傳承場地就是家庭,家庭可以將家風家教整體展現出來,使家庭成員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與思想品質,進而滿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
(二)家長傳承家風家教存在的問題
在家庭中家風家教是一種信仰,但是在多元文化調整的背景下,家風家教的建設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家風家教嚴重缺失.主要是因為大部分家長都對家風家教沒有正確的認識,一般情況下家長都忙于工作,基本上沒有與孩子溝通交流的時間,導致家長對孩子的思緒與心理等方面不夠了解。同時家長如果沒有建設良好的家風家教,會導致孩子發生一系列問題,例如打架斗毆、早戀、自閉等,不僅會對孩子的成長與發展造成影響,也會嚴重影響社會風氣的建設,進而給社會的穩定發展帶來不良影響。
二、家長做好良好家風家教傳承的策略
(一)營造有愛氛圍,在溫情中優化家風家教
家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因為一個“家”字包含大量的情感,家不僅是一個住所,還是人們的情感寄托與心靈歸屬,而且家里需要具有愛,對待家人必須用心,才能夠確保營造健康溫暖的家庭。目前社會中卻涌現出大量家庭問題,例如留守兒童、父母離異、家庭暴力等,雖然事件不同,但是上述問題具有一個共性原因,就是家庭中嚴重缺少愛的連接,如果父母存在問題,那么孩子也會產生問題。并且父母沒有正確的教育觀,只會過于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完全會使孩子的德育缺失,父母如果性格缺欠較大,會對孩子的關心與耐心較少,從而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所以家長在家庭中建立“愛的教育”,以及傳承良好的家風家教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即使家風家教只是普通的語言,卻仍然可以對人們的內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每個人心中都形成正確的道德意識,進而有效避免發生上述家庭問題。
(二)重塑家庭文化,建立健康優質的生活方式
目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網絡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導致越來越多新的文化元素進入大眾的視野,也導致優秀的傳統文化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例如智能手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全新的體驗,因為智能手機的使用十分便捷,具有強大的娛樂功能讓人們越來越喜愛它,但是在社會上卻產生了“低頭一族”。如果在家庭中存在“低頭一族”,會對家庭和諧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大部分父母都將自己的空閑時間交給手機,以及為了避免孩子哭鬧,將手機作為孩子的玩具,不僅會消磨家人之間的感情,也會減少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長此以往,會導致父母與孩子之間產生隔閡,導致家庭的家風淡化,嚴重缺少良好的家教,所以家長需要重塑家庭文化,幫助孩子培養更加健康、優質的生活方式。
(三)重視禮儀教育,提高人際交往基本素養
中國作為禮儀之邦,特別是在古代宮廷與大戶人家極其重視禮數、禮儀等,但是在如今社會中,隨著文明的發展,人們逐漸淡忘了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禮儀、禮節等。如果在現代生活中缺少禮儀教育,會導致每一個家庭中都存在混亂的情況,例如家人聚餐孩子先上桌吃飯,到別人家作客亂翻東西、公共場合臟話連篇等。由于中國家長被應試教育思想影響過于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完全忽視孩子品德教育,導致孩子的人格發展不夠健全,嚴重缺少良好的道德品質與禮儀素質。因此,家長在家庭中需要極其重視孩子人格的培養,不僅需要督促孩子認真學習,也需要高度重視孩子的身心發展,還需要加強對孩子禮儀的培養。同時家長需要全面系統地向孩子講解中國傳統的禮儀教育,有針對性地向孩子傳授中國的禮儀禮節,確保孩子可以形成良好的禮儀素質。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需要長時間向孩子傳授禮儀知識,例如教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與他人和睦相處、尊重他人等,因為禮儀禮節的培養實際上就是人格與信仰的教育,所以家長只有反復引導,才能夠確保孩子形成良好的禮儀禮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需要發揮自身的榜樣作用,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于孩子的成長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家長必須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舉止,確保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家長需要將知禮、守禮與重禮作為家庭文化,才能夠確保在家庭中傳承良好的家風家教,不斷優化社會風氣,進而實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
(四)緊跟時代步伐,培養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
家風家教的內涵主要就是當前社會發展逐漸淡忘的優良傳統文化,與目前推行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致相同,而且家風家教中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能夠更加具體地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為重視良好家風家教的傳承,能夠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到實現,促使社會發展,所以家長需要緊跟時代步伐,積極主動地傳承良好家風家教,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確保家庭成員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孩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弘揚與傳承,進而實現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任何一個國家的文明進步都屬于家庭家風家教的建設,因為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而且在家庭中家風家教不僅是支撐一個家庭乃至家族時代前行的精神,也是培養個人禮儀規范、道德品質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關穎.好家長引領好家風傳承[J].家庭教育(中小學版),2018(07).
[2]何福田.今日家長在培育優良家風中的職責[J].中華家教,2018(Z1).
[3]侯佳琪,方鴻志.新時期良好家風的傳承與培育研究[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9(01).
[4]李錦霞,禤劍文.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J].好家長,2018(41).
(責編 ?吳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