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
摘 要:奈曼,遠古是紅山文化核心地區之一,立足區位、資源、環境和人文的具體實際,培育了獨特的文化休閑產業,對奈曼旗文化休閑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優勢的把握,有助于更好的推進奈曼旗文化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奈曼旗 文化休閑產業 現狀 顯著優勢
休閑是隨著時代變化、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 儼然已經成為我們追求更高質量美好生活無法回避、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與休閑相關的產業更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推進逐漸應運而生,而且日趨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文化休閑產業的發展也是適應時代需要,弘揚先進文化,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是紅山文化核心地區之一,立足區位、資源、環境和人文的具體實際,發展了獨特的文化休閑產業。
一、奈曼旗文化休閑產業發展現狀
根據文化休閑產業的定義以及國家統計對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統計,結合奈曼旗文化產業實際,我們可以著重從以下三個方面了解奈曼旗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一)民俗藝術文化服務產業不斷發展
一是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加強。建成包括國家“一級圖書館”——奈曼圖書館,國家“一級文化館”——奈曼文化館,國家“三級博物館”——王府博物館,全區“一類烏蘭牧騎”——烏蘭牧騎在內的一批文化基礎工程;二是文化遺產保護工程豐富。擁有燕長城遺址、土城子古城遺址、和碩廟白塔等國家級和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還有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寶石柱民間美術、扎力森蒙古族民歌《烏力格爾》等;三是民族風情民俗節目不斷成型。以奈曼旗原創歌曲、民歌、蒙古族長調、烏力格爾、馬頭琴演奏等文化元素為基礎,創作的大型民族歌舞劇《諾恩吉雅》《綠之魂》《那一片綠》是典型作品,還有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展演的獨特婚俗禮儀《蒙古族婚禮》等都獲得了社會各界的極大好評。同時,“諾恩吉雅”已經成為奈曼的文化象征,“諾恩吉雅文化節”則是鍛煉文化人才,孕育文化精品的文化舞臺。四是文化活動團體力量逐步增強。建立了評劇團、京劇團、皮影戲團、合唱團在內的近30個民間文化團體,堅持藝術源于群眾的原則,充分發動人民群眾的參與積極性,在文化活動中陶冶性情,鍛煉身體。
(二)文化休閑娛樂服務產業逐步增強
主要表現在已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產業業態,如以諾恩吉雅文化節、寶古圖沙漠文化旅游節等為代表的文化節慶活動引來區內外各地的游客。現有銀沙九島生態旅游區等3個國家AAA級旅游景區,青龍山洼景區AA級,多家星級飯店、旅行社。每年全旗累計接待游客200多萬人次,旅游業總收入可達10億元。《諾恩吉雅》商標的注冊促使文化產業鏈條的形成,各商家紛紛開發的文化衍生產品成為文化消費新的增長點。
(三)部分工藝美術品生產產業潛力巨大
奈曼旗重點涉及麥飯石的加工,麥飯石燒結陶藝產品為專利產品,奈曼旗華寶麥飯石公司和當地政府聯合引進3000萬元投資,興建了麥飯石陶瓷產品加工廠,年生產加工能力為100萬件套,年產值千萬元以上。其中“麥飯石紫砂混煉泥陶器及其制備方法”榮獲國家發明專利,是由神壽礦業有限公司主持的技術。這毫無疑問增強了奈曼旗工藝美術品技術與效益融合的效果。
二、奈曼旗文化休閑產業發展的優勢
近年來,“奈曼文化現象”成為周邊文化界的“熱詞”,這更多的是基于奈曼旗在一手抓工業帶動縣域型經濟發展的同時,不忘文化產業的發展,經濟產業發展與文化產業形成良性互動。其顯著優勢體現在:
(一)交通便捷,彰顯區位優勢
奈曼旗位于東北與華北交匯中心,蒙遼和京通縱橫兩個陸路大通道在這里交叉匯通,連通中蒙的巴新鐵路和盤奈高速并行經過這里直抵錦州港,是內蒙古地區距離港口最近的地方。600公里范圍囊括了北京、天津、沈陽、長春等核心城市。
(二)特色產業,彰顯資源優勢
奈曼旗圍繞特有的沙漠、麥飯石、版畫、怪柳等文化資源,著力打造了“中國東北沙漠之都”、“中華麥飯石之都”、版畫創作產業開發項目、怪柳文化創意產業園開發建設項目等。除此之外,依托蒙古族民俗風情打造了“諾恩吉雅”文化品牌。
(三)生態建設,彰顯環境優勢
目前奈曼旗森林覆蓋率達到30.47%。自然風光奇特,動植物及農產品種類豐富、品質優秀,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相對豐富于周邊地區,環境污染不大。對文化休閑、文藝創作、文化創意等產業發展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四)歷史文化,彰顯人文優勢
奈曼旗境內歷史文物遺跡達300多處,包括紅山文化、戰國秦漢文化、契丹及遼文化、清代蒙古族文化。其中,包括了燕長城遺址在內的4家國家級、3家自治區級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同時,還有寶石柱、扎力森、黑小、代藝等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參考文獻
[1]楊惠.文化藝術產業新媒體營銷發展分析[J].經營者,2017,31(08)25.
[2]丁樹群.淺談當前云南省民族文化產業的發展[J].皖西學院學報,2007,23(01):52—55.
[3]陳彤.鄉村休閑創意產業策略探討——以岵山鎮為例[J].發展研究,2016(12):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