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強
【摘要】班級的成功不是某種偶然因素,一定是在班主任管理中慢慢地與學生形成的某種默契。班主任只要多往教室、宿舍走一走,一定會發現問題,班級的成功就在于此。只要用心做好每件小事,屬于老師和學生的那份榮譽一定會到來。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 “走” “有”
班主任工作是教師生涯中的一種日常行為工作,總在“看、聽、聊、思”中不斷融合自己與學生的感情,讓學生時刻感受班到班主任獨特的愛,在一種相互學習和交流中不斷成長,從而形成班級特征文化。
一、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中樞系統,具有前瞻性的科學管理計劃是班級優秀的前提
通過分析班級構成要素,制定切實可行的班規,營建良好班風、學風。班級管理提倡自由民主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班級就是我的家,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自己制定大家接受和認可的班規。而班主任需要引導學生將班規細節化,包括紀律、學習、勞動、獎懲情況等,每項由專門的同學負責具體操作落實,并在持之以恒的落實過程中增強學生的自控力,班規存在的價值不在于約束,而在于保障每個人都有發展自己個性的自由,使班級管理精細化、科學化、民主化。通過10年班主任工作的經驗,在班級管理中我主要通過培養班長和團支書,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管理才能,形成分工明確、科學管理的層層責任制。班委組成主要通過班長和團支書根據管理需要聘任,并有班委制定具體管理辦法,班級民主討論通過。這樣,班委有更強的工作積極性,也發揮他們的管理能力,班級同學也積極配合管理。為此,班級形成了特殊的班風和學風。
培養班委比自己管理班級更重要。班長和團支書的培養,將班務管理中的事情,具體分工給每一個班委,每項工作都有責任人。如果為了體現公平,可以班內人員定期輪流完成相應的一些班務工作。班主任對班務管理的“退”,就是為了讓學生“進”,而學生的成長就是德育教育的目的。剛開始,可以告訴學生這個月的目標是什么,如何做才能實現目標;等到學生已經能完全貫徹執行班主任的意圖后進入下一步,宣布這個月的目標,讓學生自己思考該如何做;這一步等學生們都熟練后,直接讓學生們自己思考這個階段的目標是什么,并決定該怎么做。這時,班主任只需多走、多看,聽取班委近期工作匯報并做微調即可。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們都成為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助手,感受到班級的成長是靠每一位同學努力的結果,樹立學生們的集體榮譽感。如高三分班后重組班級,第一個月,班主任必須明確目標。目標是理想大學、形成良好的學風、增強班級凝聚力。具體應加強班委的組建和管理,明確責任,通過開展主題班會樹立理想目標、增強班級凝聚力。
在學校組織開展的活動中,我只需要通知活動時間和地點,班長都能快速給出班級活動方案,確定具體人員參加活動,并能獲得相應名次。在畢業后,班長寫了一封信給我,他說“老師,我和你相處了3年,學習了3年,最大的收獲是考上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同時學會了如何快速有效地完成班級體活動。”看后,感到很欣慰,我認為這就是班主任工作的成功。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增強德育工作的創新性和人文性
德育工作計劃應細化到每周、每月、每學期、每學年,并根據班級情況適時調整德育工作重點,通過開展相應主題的班級活動分階段分目標實施。要讓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光板著臉說教已行不通,時間久了還會引起學生反感。而是要發揮學生集體的力量。如為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和信心2019年3月28日開展主題為“經典角色背后的激昂人生潛力和堅持”主題班會,提出本學期班訓“堅持、用心、拼搏、超越”。2019年5月6日,開展以“防松散”為主題,通過節目“余生、懶癌晚期、距離”等再次提醒各位同學“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學生通過主題班會活動既豐富了校園生活,又把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由班主任一人的事,轉變為了大家的事,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獲取生活的真知,所以學生的需求是多樣的,德育教育的形式也應豐富多彩。
三、開展班級文化活動
我班有一名志向考入中國傳媒大學的女生最后夢想成真。在班級中,她屬于比較內向型的女生,當她和我說自己的理想大學時我感到驚訝,這怎么可能。一個平時不說話,學習交流都存在障礙的同學,這永遠不可能。但是,作為老師一定要堅持不放棄、不拋棄的管理理念,積極鼓勵學生。在后續的班級活動中,我特意安排她做活動方案、參加表演,逐步樹立自信,奇跡竟悄然走近。班級活動,德育工作一定是可以促進班級文化建設和班級發展的,發現學生美,給每一位學生展示的平臺和機會,這就是班級管理的又一成功。
四、走近學生,關愛學生
評價學生要多元化,同時又要守住底線。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研究學生最好的途徑是通過活動觀察,了解全班主要的優缺點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長普遍的文化層次,找到亟待糾正的弱點;同時,要研究學生的個性特征、生活環境,掌握哪些是積極分子,哪些是特別需要注意的學生,等等。“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學生”,從不僅僅以成績來評價學生,評價體系要多元化,對學生的約束和限制不要太多,但要讓學生明確哪些事不能做,做了就要接受處罰。底線一旦確定,班主任則要堅決捍衛。如班委已經確定并公示的班級管理規定,在管理過程中出現對某某同學確實存在管理偏差,但班主任必須和班委站在一起,共同維護班規,隨后班主任與個別同學交談,通過心理疏導和其他方式讓學生接受,這就是一種管理藝術。
總之,班級的成功不是某種偶然因素,一定是在班主任管理中慢慢的與學生形成的某種默契。班主任只要多往教室、宿舍走一走,一定會發現問題,班級的成功就在此。只要用心做好每件小事,我認為屬于老師和學生的那份榮譽一定會到來。在此,感謝學校領導、班級教師、家長的大力支持,我班學生在2019年的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一本上線率100%,“985、211”高校錄取27人,錄取率55%。最后,我始終堅信,班主任工作只要多到教室走一走、看一看,什么都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