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慧芳
【摘要】英語是初中的主要課程,對于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要求較高。因此,很多學生在學習中會遇到較大的困難。在當前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師應該轉變傳統教學理念與方法,促進初中英語教學模式的創新,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教師與學生的良好互動,可以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促進高效化課堂的構建。教師應該結合自身的教學情況,將互動教學融入到實踐工作當中,提升教學工作水平。通過分析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意義,探索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互動教學 初中英語 教學實踐 運用
在全球化趨勢下,國際間的交流活動更加頻繁,對于英語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長,英語能力也成了綜合型人才的必備技能。初中生正處于成長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打下良好的英語基礎,是促進其一生發展的關鍵。由于英語文化和漢語文化在本質上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很多學生難以實現思維的轉化,限制了學習能力與水平的提高。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互動教學成了當前一種較為先進的教學模式,并被廣泛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當中。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與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互動交流較少,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不高。而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轉變傳統課堂的呆板性與低效性,使學生在互動當中快速掌握英語知識,逐步提升英語綜合素養。
一、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意義
互動教學能夠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防止在課堂當中出現走神現象。無論是教師的提問還是小組的互動,都能夠真正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營造高效課堂。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看到自身的不足與優點,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以滿足學生的全面發展需求。互動教學也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在互動當中游刃有余。學生之間的互動主要體現在合作學習當中,是增強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主要途徑。在激烈的思想碰撞當中,學生的學習靈感能夠得到啟發,同時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優化學習方法與習慣。
二、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策略
(一)劃分教學層次
初中生在認知發展、性格特點、家庭環境以及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如果在英語教學中采用同一套教學方法,那么將會導致部分學生出現極大的不適應性。為此,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對其進行合理的層次劃分,真正達到因材施教的目標,推動互動教學的有效實施。由于初中生的心理較為敏感,因此在層次劃分中應該避免對其自信心造成的打擊。對于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在與其互動時應該降低問題的難度,使其能夠在回答簡單問題的過程中樹立英語學習的信心,掌握基本的詞匯與短語用法。對于基礎相對較高的學生,在與其互動時應該設置思考性問題,使其能通過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增強其英語綜合能力。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應該通過拓展性問題與其互動,使其能夠在學習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實現英語能力的拓展與延伸。
(二)創設教學情境
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創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為教學互動的實施奠定保障。在教學情境當中,學生能夠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性,在興趣的驅動下自主探索英語世界的魅力,提升課堂學習效率。在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采用一定的輔助性手段。尤其是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合理運用,能夠為情境構建提供極大的幫助。教師應該將復雜的知識內容以文字結合圖片、音頻、視頻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學生通過形象思維進行記憶與理解,降低英語學習的難度。在豐富的情境當中,學生能夠真正提升認知體驗,同時在有趣的英語文化當中接受熏陶,消除跨文化交際存在的隔閡。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都可以在情境中實現高效互動,推動教學目標的快速實現。
(三)開展合作學習
教師應該意識到合作學習對學生學習效率的促進作用,通過合理劃分學習小組實現互動教學。很多英語學習任務僅僅依靠學生個人的力量難以完成,而是需要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溝通,才能實現問題的快速解決。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應該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水平和興趣愛好等進行分析,保障組內學生的差異性與組間的均衡性。根據當前初中英語教學內容,為小組分配不同的學習任務,使其能夠通過團隊合作的形式解決問題。同時,需要明確小組內成員的不同職責,確保在小組合作學習當中每一個人都能夠獲得提高與進步。在學生展開合作與討論時,教師應該扮演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對學生的話題方向進行正確指導,增強課堂教學與學習效率。
(四)優化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促進互動教學有效實施的關鍵基礎與前提,能夠幫助學生卸下心理防備,積極投入到英語學習氛圍當中。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師生關系緊張的問題十分突出,教師往往扮演一個高高在上的權威者形象,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極大的壓力。教師應該致力于和諧、民主、平等師生關系的構建。在課堂提問環節,應該通過眼神、肢體動作和語言等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同時,應該多包容學生的錯誤,避免在教學中采用譏諷和打罵懲罰等措施。在教學中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溝通,解決其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鼓勵學生的大膽表達,激發其創造性。
(五)開展實踐活動
英語學習不能僅僅停留于理論階段,而是應該通過豐富的實踐活動,為學生的交流互動提供平臺,提升其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實踐活動當中,學生能夠加深對理論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從而轉化為自身的能力素養。同時,在熱烈的氛圍當中,學生能夠增強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在潛移默化當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方法。英語辯論賽、演講比賽和角色扮演,等等,都是在英語教學中常用的活動形式,是促進學生交流互動的有效途徑。學生為了能夠在實踐活動中充分展示自我,在課下會自主搜集英語學習資料,以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
(六)完善評價模式
科學的評價模式,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參考,同時發現互動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實現教學模式的調整與優化。在傳統評價模式下,教師存在唯成績論的思想,導致未能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應該增強評價的多元化,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不同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性,因此在評價環節應該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結合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評價,凸顯過程評價在評價模式中的重要性,防止結果性評價造成的武斷性。
三、結語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對互動教學的模式進行逐步探索。在實踐教學當中,可以通過劃分教學層次、創設教學情境、開展合作學習、優化師生關系、開展實踐活動和完善評價模式等途徑,實現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劉珊.談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J].才智,2018,(36) :12.
[2]蔡晶.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09):66.
[3]江仲慧.試析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讀與寫,2017,(05) :118.
[4]馬彥.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4) :216+218.
[5]劉玉萍.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24) :79.
[6]朱險峰.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21)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