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紅 陳秋萍 羅善珍 何玉姣 霍巖

【摘要】 目的 對骨科患者圍手術期實施加速康復外科理念護理后, 對其應用效果進行探討。方法 78例骨科患者, 按照護理干預措施的不同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 每組39例。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 研究組實施加速康復外科理念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床上活動時間, 下床活動時間, 住院時間, 并發癥發生情況, 術后1、2、6個月的護理效果評分。結果 研究組患者床上活動時間(6.71±1.39)d、下床活動時間(4.32±1.48)d、住院時間(10.59±1.32)d均顯著短于參照組的(11.62±3.78)、(6.07±2.43)、(17.16±4.84)d,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10.26%低于參照組的35.9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術后1、2、6個月的護理效果評分分別為(40.81±8.59)、(51.24±6.76)、(83.08±7.42)分, 均高于參照組的(36.27±7.93)、(46.12±5.68)、(70.13±6.67)分,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骨科患者圍手術期實施加速康復外科理念護理, 效果顯著, 能有效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 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促進患者康復, 值得在臨床上應用。
【關鍵詞】 骨科;圍手術期;加速康復外科理念;護理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31.085
骨科患者圍術期的時候, 因不可隨意的走動, 再加上麻醉、疼痛等諸多因素, 對患者產生應激反應, 從而出現各種不良反應, 導致患者的依從性比較差, 影響治療效果和預后。所以, 在此期間需要給予患者具有針對性、個性化的護理措施干預[1]。加速康復外科理念護理, 則是基于循證醫學證據上, 對圍術期患者實施的一系列優化護理措施, 其主要應用價值是為了減輕患者的痛苦, 從而促進患者身體加快康復, 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 且目前這一理念已在臨床外科中廣泛應用[2, 3]。
本文主要將2017年6月~2020年1月本院骨科收治的7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 實施加速康復外科理念護理后, 對其應用效果進行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6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78例骨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采用手術進行治療, 按照護理干預措施的不同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 每組39例。參照組男23例, 女16例;年齡33~74歲, 平均年齡(49.54±6.77)歲。研究組男25例,?女14例;年齡31~72歲, 平均年齡(50.26±7.2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①術前, 協助患者完善相關檢查, 患者需禁食8 h、禁水4 h;②術中, 嚴密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 給予患者吸氧, 若有異常情況出血, 需立即采取有效措施;③術后, 對患者繼續進行觀察, 檢查患者的切口, 掌握其恢復情況等[4]。
研究組實施加速康復外科理念護理干預:①術前護理:a.對患者進行宣教, 使其能夠了解與疾病相關的知識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b.增強患者行手術前的身體狀況, 適當的進行體育鍛煉, 禁煙禁酒;c.術前營養支持, 術前2 h給予患者500 ml的葡萄糖溶液, 術前6 h患者可進食適量的流質食物[5, 6]。②術中護理:a.提前調控好手術室的位溫度與濕度, 溫度保持在20~22℃左右, 濕度保持在55%~65%左右, 使患者在最舒適的環境下進行手術;b.有的患者可能會因害怕、恐懼等負性情緒, 導致全身出現顫抖等現象, 不利麻醉操作, 此時需給予其針對性的心理疏導, 緩解其負性情緒, 給予患者關心、關愛,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配合度;c.護理人員應嚴格按照無菌要求進行操作, 同時嚴密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 配合醫生術中操作[7]。③術后護理:a.患者術后若未出現明顯的不適感, 2 h后可飲用水, 無不適感且有進食欲望的患者, 稍后可進少量的流食物;b.嚴密觀察患者的切口引流、鎮痛療效、體溫以及進食等情況;c.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 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康復措施, 并對其進行指導、輔助;d.對于患者提出的疑問, 耐心解答, 并向其講解疾病出現的原因以及應對措施[8]。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床上活動時間, 下床活動時間, 住院時間, 并發癥發生情況, 術后1、2、6個月的護理效果評分。并發癥包括發生感染、壓瘡、深靜脈血栓、泌尿系統感染等情況。護理效果評分標準:詳細了解患者手術后1、2、6個月關節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評估, 主要從疼痛程度、活動力度、關節功能、肌力和穩定性等方面進行評分, 總分100分, 分值越高說明患者恢復的越好。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床上活動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研究組患者床上活動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參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參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護理效果評分比較 研究組患者術后1、2、6個月的護理效果評分均高于參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因進行手術治療的骨科患者, 在圍術期需要忍受比較大的刺激:①術前禁食、禁水;②術中麻醉;③術后疼痛等, 所以患者術后發生并發癥的幾率比較高, 嚴重者會直接影響到手術治療效果和預后[9]。因此, 需要對其采取正確、有效、合理的護理措施, 以此來提高臨床效果, 促進患者的康復進程。
加速康復外科理念護理是近幾年出現的一種新型醫學護理觀念,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優化, 以此來達到患者加速康復的目的。該護理模式主要針對手術圍術期患者, 對該類患者采取一系列的優化護理干預。術前對患者的飲食進行控制, 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同時, 給予患者健康宣教和心理護理, 術中再根據患者的具體癥狀調整護理方式, 術后在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制定康復訓練方案, 以及指導患者如何應對因手術引發的并發癥、應激反應的措施[10]。從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 研究組患者床上活動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參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參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術后1、2、6個月的護理效果評分均高于參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加速康復外科理念護理從以下方面入手, ①給予患者常規護理;②加大對患者健康宣教, 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應激反應, 從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從性[11]。
綜上所述, 對骨科患者圍手術期實施加速康復外科理念護理, 效果顯著, 能有效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 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促進患者康復, 值得在臨床上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佳佳, 張俊娟, 劉靜, 等. 骨科糖尿病患者參與圍手術期血糖管理的實踐與效果評價.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9, 25(14):1756-1759.
[2] 蘆鳳娟, 張皓, 陳寶花, 等. 一例加速康復外科理念下罕見石骨癥并右側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圍手術期護理.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8, 34(34):2690.
[3] 孫志堅, 孫旭, 孫偉桐, 等. 加速康復外科理念下踝關節骨折與橈骨遠端骨折診療方案優化的專家調查. 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9, 21(10):864-868.
[4] 廖艷丹, 歐華, 潘芳艷.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脊柱微創手術圍手術期護理的應用.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9, 4(20):52-53.
[5] 陳芳. 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圍手術期護理的效果分析. 中外醫療, 2019,38(29):125-128.
[6] 丁如梅, 范靜. 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胰腺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9, 38(11):1620-1623.
[7] 楊朝君, 孫智文, 張愛民, 等.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結合加速康復外科理念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臨床效果. 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 2019, 14(5):330-338.
[8] 盧志琴, 周鄭麗, 徐蕾, 等. 加速康復外科在關節鏡下微創治療脛骨平臺骨折患者效果評價.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8, 34(33):2602-2606.
[9] 安永慧, 張一, 王大隨, 等.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退變性腰椎側凸患者長節段固定融合術圍術期的應用效果. 河北醫科大學學報, 2019, 40(4):478-481.
[10] 錢大妹, 周正衛, 朱志鵬. 快速康復聯合預見性護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 中國基層醫藥, 2019, 26(12):1524-1527.
[11] 劉楊. 精細化護理干預模式在四肢骨折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 河南醫學研究, 2019, 28(15):2868-2870.
[收稿日期:20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