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世溶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生而言,寫作是語文中最不容易得分的部分,它集中體現了小學生的思維邏輯、想象力以及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務必要從學生的興趣培養開始,只有學生知道寫作是什么,寫作源于什么,寫作有什么意義之后,他們才會逐漸地對寫作產生興趣。
【關鍵詞】語文教學 寫作興趣 知識儲備 直接興趣
興趣,是人們對某種事物的好奇而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的傾向性。當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時,就會產生對學習有積極性。在小學作文課教學中,針對學生的“作文難”現象,更應該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而語文教學的基本體現在讀,寫兩方面。對教師而言,最難教的就是作文;對學生而言,最難寫的也是作文。尤其是剛剛從低段進入到中段,從一兩句話直接過渡到寫一篇完整的文章,學生不知從何下手,感到無話可說,無事可寫,對寫作文產生了“恐懼心里,拒作文有一種千里之外之感。如何才能使學生解除這種心理,讓“我恐懼”變為“我喜歡”呢?多年的教學經驗所得: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才是最為關鍵的。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大的動力”。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從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上下功夫,要讓學生想寫,會寫,樂寫。
一、增加知識儲備,是培養寫作興趣的基礎
知識是興趣產生的基礎條件,因而要培養某種興趣,就應有某種知識的積累。
1.推薦文學作品,培養寫作興趣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讀能力,適當給學生推薦可讀文學作品,這樣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同時,讀文章還能學會一些詞的用法,還可以增加閱讀速度,對寫作也有幫助。
2.讓學生摘錄文章的好詞佳句,培養寫作興趣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說的是人的記性再好,也不如時常拿筆記錄你認為有用的東西。所以,我們要學會經常從文章中摘錄有用的好詞佳句。在讀通的基礎上,看看文中有哪些詞匯用得好,好在什么地方,把這些詞匯摘錄到自己的記事本里,然后指導如何學生把自己抄寫的好詞佳句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更生動,更有感染力。
3.利用午讀與自習課時間,培養學生寫作興趣
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個書香充盈的城市才會是一個美麗的城市,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則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把閱讀作為“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基礎,通過推進師生閱讀,與偉大的智慧對話,讓我們的精神豐富起來,讓我們的社會不斷走向崇高,是我們的夢想。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可以讓學生說一說你認為寫得好的原因,并用自己理解的語氣讀給其他同學聽,你讀的這段文字按什么順序寫的。你能不能也仿寫這段。相信你寫出來的肯定也非常吸引人,時間一久,學生不僅會寫了,也對作文沒有抵觸情緒了。所以,我認為作文教學中一定先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可以說,知識越豐富的人,興趣也越廣泛;而知識貧乏的人,興趣也會是貧乏的。
二、開展趣味活動,培養學生寫作的直接興趣
直接興趣就是人對事物或活動本身的外部特征發生的興趣。是學生對新鮮的事物或內容在感官上產生的一種新異的刺激,這種刺激反應表現為強烈但比較短暫。我們每上一堂新授課時,學生往往表現為極大的興趣,而且也較容易激發,但自上了復習課起,學生的興趣就大不如前,有的甚至隨著教學的深入,難度的增加,導致失去興趣。直接興趣是對活動本身感興趣,因而要培養這種直接興趣,應使活動本身豐富而有趣。
1.有趣的游戲活動,激發寫作興趣
有趣的游戲活動,能引起學生參與群體活動,體驗社會角色的興趣,如《老鷹抓小雞》《貼鼻子》《搶凳子游戲》。
2.靈活的教學方法,激發寫作興趣
靈活的教學方法,能激起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如《曹沖稱象》可以讓學生自己帶有關的實驗用具,當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踐。一方面,調動學生探索科學原理的興趣;另一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學生的寫作積累的寫作素材讓學生做到有話可寫。
3.新穎的教學手段,激發寫作興趣
現代媒體豐富多彩的教學環境,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和教師的交流。給學生更大的思維空間,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轉變成身臨其境的親身體驗,變死記硬背為理解型思維教學。變傳統的講授式的“要我學”為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式的“我要學”。這樣就使教學過程由教師灌輸知識的過程轉變為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過程,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也是學生積累寫作的
4.生動的課外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充滿童趣的課外活動,不僅能培養學生學習實踐操作、動手動腦、還能激發學生的發明創造的興趣。如開展體育比賽、文體活動,能激發學生對勞動、學習、體育、文體活動等的熱情與興趣。
三、鼓勵與激勵是培養學生寫作的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僅是鼓勵學生創作的一種內在動力,也是鼓勵學生提升寫作能力的重要源動力。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在批改點評學生的作文是,應該平等公正的認真對待,采取鼓勵為主,批評為輔的戰略來引導學生寫好作文。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進一步提高對作文寫作的興趣。
四、讓作文素材走進生活,讓學生自由表達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生活就是一篇活的作文,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給學生布置相應的作文題目,如教師節那天,可以讓學生寫一寫你做喜歡的老師;國慶節時,可以讓學生寫一寫國慶節你過得怎樣,做了些什么;自己的生日是怎么過的;家人的生日有誰給過的?母親節時,寫一寫自己的媽媽;中秋節你是怎樣過得,想到了那些與中秋節相關的詩句。這樣,即能給學生一定的題材,又是學生有話可寫,不記流水賬,又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寫話能力。
五、利用文本積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發現在課后練習題中出現了“仿寫句子,摘抄好詞、佳句”等類似的要求。其目的就是讓學生在摘抄材料的過程中進行積累,而后轉化為自己的素材。例如,在教學《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課,抓住語句優美段落:如本文中“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我穿著一雙棕紅色的小雨靴。你瞧,這多像兩只棕紅色的小鳥”,使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動。學生在反復誦讀這一句的基礎上抓住“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等語句進行品析,體會作者如此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便賦予這水泥道上的生命力,使無限情態盡現眼前。通過閱讀欣賞,品詞析句,更能使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得到升華。擴大閱讀量是學生積累的重要途徑。寫作要與閱讀密切配合,相輔相成。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并在閱讀中分析詞句,體會作者的情感,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新課標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因此,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應鼓勵學生自主地選擇閱讀材料,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以此來加強自己的知識儲備。
總之,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應當打破傳統的教學思維,注重對于學生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的培養,緊密聯系生活,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加強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結合,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只有在教學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才能進一步引導學生熱愛寫作,從而體驗到寫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