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瑩
【摘要】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應試教育下,學生寫作只是為了獲得更高的分數,缺少寫作的興趣和動力,作文的交流功能無法被體現。首先闡述了微作文的定義,然后基于網絡環境提出初中語文“微作文”的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學習寫作的興趣,最終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關鍵詞】網絡環境 初中語文 微作文
傳統教學模式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方法較為單一,通常是教師命題,然后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和點評,可以說,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屬于被動學習者,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沒有得到體現。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容易禁錮學生的思維,學生學習寫作的興趣會逐漸下降。因此,基于網絡環境對作文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十分關鍵。
一、“微作文”的定義
在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計算機網絡被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領域,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也有所應用,各個學校都基于網絡,建立了網絡教育平臺,為學生學習營造了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正是在此背景下,一種微作文教學方法應運而生,該方法具有聚焦容易和善于深入的優點,因而被廣泛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之中,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體表現為微作文教學方法便于師生和生生間的互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寫作方法,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會得以有效提升。筆者在應用和研究過程中發現這種基于網絡環境而產生的教學方法,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改革和突破,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的更加密切,且便于操作,對學以致用的特點進行了強調,與填鴨式教學方法相比,微作文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將現實角度作為著手點,使用簡短精煉的語言,描述事情或事物,并在其中添加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實現對自身情感的充分表達。
二、基于網絡環境下初中語文“微作文”教學方法的分析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微作文教學,要求教師在明確作文的教學目標之后,需要在網絡中尋找一些與之相匹配的音頻資源和文字信息等素材,為學生營造出一種視覺和聽覺的盛宴,促使學生能夠在頭腦中建立與之相關的形象。這樣一來,學生在實際寫作時,就可以快速調動自身的記憶,繼而在大腦中將教學情境完美的還原出來,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靈感,與此同時,學生情感也會受到觸動,而情感會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如魚得水,正所謂情動而辭發,此時的寫作對于學生來說并不是一件難事,反而是一種情感表達的方式,學生會沉浸于其中。
比如,教師可以將籃球比賽作為主題,讓學生寫一篇與之相關的微作文。教師還要在布置任務時提出以下幾點要求:(1)遵循寫作順序,由點及面;(2)對語言、動作和神態進行刻畫;(3)在作文中體現一些修辭手法。在任務布置結束后,教師應該將自己所收集的寫作素材上傳至網絡教學平臺,讓學生自行下載使用。比如:科比、詹姆斯等人的經典比賽錄像,以及他們的成長故事等等。讓學生將自身代入到比賽的環境,感受比賽的氛圍,以此來調動他們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點燃其寫作的熱情。
(二)整合信息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寫作素材
初中生需要面對高考的壓力,學習任務繁重,生活較為單調,與社會聯系不密切,絕大多數初中生都十分缺少生活體驗,這就導致他們在寫作時,沒有故事可寫,缺少寫作的思路,其所寫作的內容,不僅無法使自身情感得到抒發,還缺少靈魂,甚至部分學生寫作的目的是應付老師和家長,他們對于寫作意義的理解不夠透徹。基于此,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體驗生活的機會,讓他們感受到人生的絢麗多彩,促使他們走出課堂進入社會,從生活中挖掘故事,尋找寫作的靈感和素材。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師雖然也采取了一定的方法,如組織學生參加社會活動,以增加學生的生活體驗和知識儲備,豐富學生寫作素材,但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些活動的落實情況不容樂觀,即使落實了一部分活動,活動所取得的效果也差強人意。但是在網絡環境下,這種情況得到了改變,時間和空間不再是限制課堂教學的因素,教師可以基于網絡為學生創設趨近于現實的情境,可以讓學生對社會進行全面的了解,從而使學生的視野得到開闊,學生對于生活也會產生更深層次的感悟,與此同時,學生所積累的寫作素材也隨之增加。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通過微作文的方式,將自身的所感所想表達出來,并成為自己的寶貴知識財富,學生只需進行整理和分類,即可實現對這部分知識的內化。長期以往,學生的寫作素材就會日漸增加,對于事情或事物也會形成自己的理解,繼而創作出更加優質的文章。
(三)引導學生自由表達情感和觀點,豐富寫作的形式
在傳統語文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會要求學生將作為寫到紙上,但這種形式單一的寫作方法,長期以往會讓學生喪失寫作的興趣。網絡環境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寫作空間,有利于寫作形式的豐富。當前,大多數初中學生都喜歡利用智能手機進行上網,并登陸微博、微信和QQ空間發送生活記錄,在網絡空間中表達自己的情感,甚至一些學生還將自己的故事進行連載。學生在網絡上所創作的文章與在課堂上的寫作相比,更加具有生動性,都是對自身情感的真實反映。他們會使用個性化的語言,給閱讀者帶來不一樣的感受。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學生可以在網絡環境中放飛自我,真正實現了心靈上的自由,擴展了寫作空間。
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應該敢于打破常規,不要將寫作當成訓練,而是為學生提供自由寫作的空間。讓學生按照自身的想法和思維進行寫作,從而在微作文中流露出最真實的情感,只有這樣,寫作教學才能發揮出真正的作用。
(四)在線傳遞,使優質寫作資源得到共享
初中生渴望得到教師和家長的尊重和認可,這是青春期的重要表現。而網絡技術的普及和應用,為學生展示自我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學生可以在網絡上寫出令人驚嘆的文章,并在經過修改后發布到QQ空間或微博上,每一個網絡用戶都可能成為他們的讀者。為此,教師應該對學生的這種做法予以鼓勵,促使其大膽嘗試網絡寫作,滿足學生的內心渴求,從而使學生更加重視語文寫作知識的學習,并利用所學知識完成微作文的創作。由此可以看出,網絡的在線傳遞功能,有利于共享學生所創作的優質寫作資源,能夠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最終實現對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調動。比如,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學生負責一個微信公眾平臺的運營,并定期上傳一些的文章,這樣一來,就可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實踐表明,在微作文課堂教學之中引入網絡教學手段,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打破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會就此形成,學生的角色也會由知識的被動接收者轉變為主動學習者,作文教學質量和效果也會得以有效提升。
三、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首先對微作文定義進行了闡述,并指出微作文教學存在的不足,然后基于網絡環境,提出了促進微作文教學質量提升的教學建議,主要包括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自由表達情感和觀點,豐富寫作的形式、整合信息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寫作素材以及在線傳遞,使優質寫作資源得到共享,以促進初中語文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淑靜.網絡環境下初中語文“微作文”教學方法探析[J].學周刊,2019,(26):134.
[2]楊德全.網絡環境下初中語文“微作文”教學方法探析[J].學周刊,2019,(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