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芳
【摘要】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是初中信心技術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新時期背景下,初中信心技術教學應當轉變教學理念,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放在重要位置。為了保證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就初中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展開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 創新能力 創新意識
初中是學生思維能力發展、創新意識形成的重要階段,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不僅順應了當前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也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下面就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做具體分析。
一、創設有效課堂,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經調查研究發現,當代青少年普遍對電腦、電子設備懷有濃厚興趣,但這一興趣卻存有局限性,即他們只喜歡用電腦、手機看視頻、打游戲,但卻不喜歡上信息技術課。大部分學生覺得教師講授的內容枯燥無味,且與自己的生活不存在多大聯系,因而對信息技術課程不重視。在此種情況下,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根本無從談起。為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應當結合當前初中學生生理、心理發展變化規律以及性格特點,不斷改善教學的語言藝術,創新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并能充分利用有效資源為學生創造出精彩紛呈、趣味橫生的信息技術課程,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策略逐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創新能力提升。
具體而言,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當從以下幾方面改善、優化課堂:首先,創新課堂導入。教師要善于運用一個有趣的課堂導入讓學生對信息技術課堂產生濃厚興趣,讓學生對接下來的學習充滿期待。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運用問題、游戲、故事等初中學生普遍喜歡的事物設計課前導入環節,有效激發學生好奇心,激發學生探究欲望。其次,精心設計教學任務。難度適中的教學任務既能激發學生挑戰欲望,又能鍛煉學生實際技能,同時也能讓學生活的愉快的學習體驗,從而對信息技術課程產生濃厚興趣。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具體教學內容科學設計教學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去學習,并在思考、探究過程中實現對觀察力、想象力的有效鍛煉,促進學生創造思維、創新意識的形成與提升。第三,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要將課堂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給學生創造一定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與實踐,在學生自主思考與探究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將得到鍛煉與發展,無窮的新奇想法也會不斷涌現。因此,在知識講解方面,教師一定要做到少且精,為學生點明問題的關鍵后便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以鍛煉學生獨立探討問題的思維能力。
二、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方法與策略的應用。在新時期背景下,傳統教學方法已經難以適應當前教學需求,也不利于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形成。為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應緊密結合信息技術課程特點,結合具體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積極探索、實施新型教學方法,在改善課堂氛圍、豐富課堂內容的同時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實現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鍛煉。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任務驅動法靈活運用于信息技術課堂,通過具體的問題、任務,給學生大體的學習思路與學習方向,繼而提升學生學習的針對性與有效性。同時,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的學習也會更有動力,學生會為了完成學習任務而不斷探索新領域、發現新問題、提出新方法、最終獲得新的收獲。在指導學生學習Word中圖文混排時,教師可先向學生展示一副圖文并茂、板式精美的文檔,以此調動學生親手制作的積極性;并在展示過程中,教師帶領學生熟悉文字環繞格式、文檔背景、文檔格式等專業化知識,在豐富學生專業化技能的基礎上適時為學生提出新任務,讓學生根據所展示的文檔自己動手制作。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思維異常活躍,他們會積極調動所學知識、運用自身智慧進行各種嘗試,最終完成文檔制作任務。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需講究語言的藝術。如對于一些相對抽象,學生不易理解的專業化知識,教師可聯系生活中的事物或學生熟悉的表述方式為學生講解,以此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同時也教給學生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學習思維,讓學生在遇到難題時能立足不同角度,轉換多種思維進行思考、嘗試解決。可以說,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對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應滲透到每一教學環節、每一教學任務甚至每一次講解上,這樣才能防止學生思維模式的固化,盡快促進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形成。
三、營造良好氛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有研究表明,良好的學習氛圍更有利于學生想象力、創造力以及邏輯思維的發展。因此,在推進信息技術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要能有效利用各類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創新的因子充滿在教室的每一個角落,進而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發展。
具體而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觀察、善于總結,從學生的學習生活中發現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或事物,并基于這類問題設計教學情境或教學范例,同時將教學內容巧妙融入其中,在豐富學生專業化知識儲備的同時鍛煉學生邏輯思維、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同時,教師也可利用他人創新成果激發學生斗志,帶動學生創新力量發展。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為學生普及、展示一些創新性發明等,利用這些偉大的創新性發明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將創新的種子埋入學生心田。此外,要想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教師必須身體力行,為學生做好示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向學生展現自己的創造力、想象力、觀察力,從讓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在不自覺中形成。
四、拓展課外教學途徑,鞏固創新教學
要想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教師需結合有效教學資源積極拓展課外教學途徑,豐富學生實踐平臺,為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提供更好的環境。當前,初中雖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而且中學信息技術教學較之以往取得了一定的發展與進步,課程體系不斷完善,教學方法也不斷創新,教學質量有所提高。但一周內的信息技術課程仍相對較少,大部分教師將主要時間與精力放在對教材知識的講解上,較少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基于這一問題,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尋求多種教學途徑,在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的同時拓展課外平臺,指導學生充分利用課外時間,豐富自身計算機創新能力,同時積極鼓勵、指導學生通過自主創新的方式鍛煉信息技術技能,讓學生在多種多樣的信息技術實踐平臺上展示自己創意空間,并于創新體驗中產生創新成果。
五、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要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作為一大重要教學目標開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樹立創新理念,結合信息技術教學特點與需求精心設計信息技術課堂,不斷優化信息技術教學方法,并整合有效資源為學生創設多樣化實踐平臺,以此加深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理解與認知,并讓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在學習、探究過程中得到增強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樊小剛.淺析初中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J].學周刊,2019,(26) :114.
[2]李彩華.試論初中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J].中國新通信,2019,(07) :176.
[3]趙二軍.淺析初中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J].學周刊,2019,(01) :80.
[4]黃雅玉.面向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學模式應用研究[D].渤海大學,2018.
[5]賈云濤.淺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8,(12)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