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軍榮
摘 要:在當前的社會文化系統中,網絡文化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發展速度非常快,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對青少年的生活方式與思想觀念等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這意味著在網絡背景下,面向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得不應對他們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受到不良沖擊的挑戰。基于此,主要針對這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嚴峻挑戰展開分析,并提出應對的建議。
關鍵詞:網絡文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對策
當前網絡文化的迅猛發展與滲透,讓青少年的思想觀念出現了許多新變化,使得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一些新情況與新問題。我們可從青少年的道德觀與價值觀入手,探討如何在網絡環境下加強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網絡環境下青少年道德觀與價值觀面臨的挑戰
在網絡環境下,青少年可以瀏覽到豐富又復雜的信息,包括正面的信息和負面的信息。隨著青少年網絡用戶數量越來越多,受到負面網絡信息影響的青少年人數也越來越多,更多地表現為青少年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受到沖擊,朝著不良的方向發展。
其一,不少青少年在網絡中瀏覽到的對其道德觀和價值觀產生影響的信息內容已經超出了在學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時所學的知識內容,這無疑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尤其是青少年的法治觀念、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教育功能受到限制。
其二,青少年在網絡上接觸到的信息內容具有一定的新穎性,還給他們提供了一定的想象空間與創造空間,很容易讓學生的思想觀念朝著網絡輿論導向發展。
其三,傳統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夠豐富,而且采用灌輸式的教育模式,青少年不容易被說服[1]。再加上青少年在網絡上接觸到的信息內容具有多樣化的特點,能夠更加滿足其發展需求,使其通過網絡渠道獲取信息的主動性更強,導致青少年道德觀與價值觀的健康發展面臨著一定的挑戰。
二、網絡環境下青少年道德觀與價值觀面臨的挑戰的應對策略
1.構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校網論壇
教師想要有效應對網絡環境下青少年道德觀與價值觀教育面臨的挑戰,則要積極轉變自身的教育觀念,推進網絡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樹立起網絡時代下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權威,對觸網的青少年進行正面教育,糾正他們不良的思想觀念及行為,幫助其有效抵制不良信息的不斷侵蝕,使其逐漸形成正確的倫理道德行為習慣,樹立起正確的道德觀與價值觀。
因此,教師可充分利用校園網構建思想政治教育的論壇。教師可定期更新論壇上的討論主題,比如“如何樹立起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追求物質享受,還是注重汲取精神文化?”“如何看待道德素質的滑坡?”“如何看待道德行為的功利化?”等等。教師要積極引導青少年主動參與論壇的討論,并找出青少年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念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通過網絡渠道與其進行良性互動,使其認識到自身的不足,進而進行良好的自我管理[2]。
2.創建微信公眾號展開網絡德育
在當前的青少年群體中,幾乎人人都會通過微信渠道獲取信息,與他人進行互動交流。因此,教師可充分利用這一便利性的網絡條件,創建相應的微信公眾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多種理論性內容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推送給他們瀏覽與閱讀,讓原本抽象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內容可以與青少年的心理相契合,提高其對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接受度。
比如,教師可通過微信平臺,組織“我的人生意義”“我的道德大義”等主題的作品征集活動,促使青少年積極參與到征文活動中來,使其積極思考自己的道德素質、道德行為和人生意義。教師可從學生的作品中觀察其道德觀和價值觀的發展狀況,同時也可通過微信公眾號對學生的思想觀念發展現狀進行跟蹤考察,提高青少年在網絡德育活動中的積極參與度,直到其樹立起正確的道德觀與價值觀。
3.引導青少年閱讀網絡文學作品
當前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傾向于閱讀電子化的書籍,教師可結合青少年的這一特點,積極引導其閱讀具有正能量的網絡文學作品,比如《道德經》《青春之歌》《恰同學少年》等網絡文學作品,讓學生了解到肩負著祖國未來發展的青少年應該具備怎樣的道德觀和價值觀,要承擔起怎樣的責任,為了完成中國夢要付出什么努力[3]。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可鼓勵學生寫讀后感,并選出優秀的文章刊登在校園報上,激起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幫助他們潛移默化地形成正確的道德觀與價值觀。
總之,青少年正處于身心飛快發展的階段,尚未形成完善的道德觀與價值觀,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或者沖擊而發生變化。教師必須要認識到網絡環境下青少年道德觀與價值觀面臨的挑戰,并采取有效對策,迎接這一挑戰,以提高網絡化環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庹婕.青少年網絡道德現狀及對策探究[J].長江叢刊,2018(25):14-15.
[2]李文婷,徐雷.網媒信息對中學生網絡道德行為的挑戰與引導[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7(3):67-68.
[3]單和盛,何巍巍,趙婕.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在動力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46(3):54-56.
注:本課題為平涼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批準號:[2019]
PLG040)“網絡時代中青少年道德觀與價值觀的挑戰與對策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