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核心素養成為教育教學階段備受關注的焦點話題。初中歷史教學階段,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教育培養,對初中歷史教學做出深入分析研究,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學習掌握基本歷史知識,以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初中歷史;課堂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持續推進與不斷深化,人們對初中歷史教學有了更加明確且嚴格的標準,對學科核心素養的教育培養予以高度關注和重視。因此,基于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教師應重視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提升學習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綜合發展,使其學科核心素養獲得不斷提升。
一、培養時空觀念學科核心素養
時空觀念屬于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之一,即位于特定時間與空間下,對事物進行分析和觀察的意識以及觀念。即學習歷史期間,學生需要基于時間與空間要素,對歷史現象與實踐等進行緊密聯系的能力。對于此素養,可以幫助學生對學習的歷史知識內容,基于特定框架進行有效組織,對歷史知識做出系統化學習,使學生記憶更加深刻。課堂教學階段,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對時間、任務等進行緊密聯系,構建歷史知識網絡,或是通過運用時間軸,基于時間順序,對事件作出順序羅列,培養學生良好的歷史時空觀念。時間軸屬于歷史學習的重要工具,學生通過記憶,畫出相應的時間軸,對歷史事件等內容以時間先后順序做出羅列。如1900年至1920年時間范圍內,《辛丑條約》、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與“中華民國”成立以及五四運動等,1920年至1930年時間范圍內,中共一大召開、南京國民政府成立與南昌起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以及井岡山會師等。利用時間軸,學生可以對歷史事件出現的先后順序以及時間做出清晰準確的記憶,幫助學生有效建立時空觀念,使學生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為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奠定重要基礎。
二、培養史料實證學科核心素養
史料能夠幫助學生良好地對歷史知識進行理解,屬于歷史課堂教學十分重要的輔助教學方法,同時,史料資料的豐富多樣真實,可以使學生更加感興趣,使學習效率得以有效增強。因此,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階段,教師需對史料實證的關鍵作用加以充分關注,通過選擇適宜的史料,引導學生通過進一步的分析和思考,對歷史知識內容做出更為深入的學習理解,培養學生通過實證精神驗證歷史事件的優秀習慣。比如,關于“甲午中日戰爭和瓜分中國狂潮”部分知識,為使學生認識了解“落后就要挨打”,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同樣培養其對歷史事件的分析思考能力,課堂教學期間,教師可通過史料實證的方式或通過聞一多先生的部分詩句,引發學生做出分析思考,讓學生能夠進入相應的環境中,使學生對知識傳遞出的真正含義做出充分理解。而后,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關于“旅順大屠殺”的部分資料視頻,使學生對此做出直觀分析,對歷史知識內容做出更為全面透徹的認識理解。由此可知,課堂教學期間,通過不同方式補充并呈現史料,可使知識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引導學生對資料做出仔細分析思考,對知識做出更加深入的學習理解,切實提升學科核心素養[1]。
三、培養歷史理解和解釋學科核心素養
歷史理解和歷史解釋屬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對兩者進行結合論述,主要是由于歷史解釋基于歷史理解,即唯有學生對歷史事件與任務等做出理解,方可做出客觀理性的真實評價。因此,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應重視對歷史理解和歷史素養進行重點培養。比如,關于“貞觀之治”部分知識,為使學生可以客觀評價歷史人物李世民,教學期間,教師可播放“貞觀之治”有關視頻,使學生可以對李世民有相應的了解。而后,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教材知識內容做出分析與學習,從“玄武門政變”至“貞觀之治”,引導學生從各階段做出相應的評價。如此,學生通過評價強化歷史解釋能力,為學科核心素養的教育培養奠定基礎[2]。
四、培養歷史價值觀學科核心素養
學生通過歷史學習形成積極正確價值觀,這也對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因此,教師應對學生予以信任,通過適宜的教學活動,為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切實有效提高提供可靠保障。比如,關于“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部分知識,課堂教學期間,教師同樣可播放有關視頻,拉近學生同歷史事件之間的距離,而后,教師鼓勵引導學生做出積極主動思考:艱難時期,為何紅軍戰士并未放棄?是怎樣的精神使其能夠堅持?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積極主動思考與探究,對長征精神作出更加透徹的理解,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科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初中歷史教學階段,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教學的重要內容。開展教學期間,教師應重視對教學方法做出優化創新,培養學生良好的時空觀念、史料實證與歷史理解和解釋以及歷史價值觀的學科核心素養,通過對學生歷史知識內容的教授以及學科核心素養的教育培養,促使學生能夠全面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盧慧敏.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中學歷史教學探微:以“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7(4):123-125.
[2]郭井生.關注學業評價,細化學業質量水平: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中學歷史教學初探(下)[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9):72-75.
作者簡介:丁小乖(1981.7—),男,漢族,籍貫:甘肅通渭,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歷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