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鳴
摘 要:隨著課改的不斷實施,人們越來越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激發培養,“樂高機器人”的出現,不僅帶領大家進入了一個無限想象和創造的空間,還有效地將大家探究新鮮事物的好奇心調動了起來。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要想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就可以將“樂高機器人”運用到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借助“樂高機器人”寓教于樂的特點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強化他們的數學學科素養。
關鍵詞:樂高機器人;數學思維;探究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通過將樂高機器人融入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和創造力,又可以促使每一名學生從中獲得專業知識,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還能使學生輕松地理解課堂教學內容,幫助其形成自身獨特的想法。
一、巧用樂高機器人游戲,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思維
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要想借助樂高機器人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點燃小學生的熱情必不可少。因為小學生只有樂于參與其中,才能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在此基礎上為他們營造動手實踐活動,為培養其數學思維奠定扎實的基礎。詳細地說,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為小學生創造趣味十足的游戲學習體驗,鼓勵他們在繽紛的游戲世界中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當然,小學數學教師在為學生營造趣味游戲時,值得注意的是:“游戲的難度切勿超出他們的理解范圍,但是也切勿太簡單,以至于喪失了有效提升小學生數學思維的途徑”。
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認識圖形(一)》這部分知識時,基于班級學生在剛入學前對圖形就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系統地學習這些圖形知識還是第一次接觸。對此,為了促使學生可以初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并可以建立長方體和正方體等圖形的空間觀念,筆者引導班級學生將自己課桌面前的樂高機器人打散,并將這些圖形進行分類。當然,筆者為了強化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印象,便將他們按照“學習能力”“性格”“性別”等方面分成了幾個不同的學習小組,在此基礎上引導各組學生在將其打散分類后,利用里面的正方形圖形搭建一個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正方形房子,隨著筆者任務的布置,各組學生迅速開始在組內探究學習,在巡視各組學生探究學習過程中,筆者發現各組學生的進展都非常快,其中D組的成員是最先搭建成功正方形房子的一組,但房子在搭建成功后,該組學生在組內經過集體探究后,感覺只用正方形作為搭建房子的工具,搭建出來的房子安全系數不高。此時,其他組學生也有這種想法,在聽完各組學生的想法后,筆者讓各組學生派出一名學生作為本組代表將本組搭建過程中的創意和想法進行闡述。通過這樣的教學,不僅有效提高了班級學生的數學思維,還促使課堂教學氛圍活躍,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
二、創設樂高機器人問題情境,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思維
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時,要想有效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可選取部分與樂高機器人相關的知識,為小學生創設問題情境,促使他們可以在問題情境中發散思維。簡言之,問題情境主要是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通過選取與小學生實際學習相符的問題,引導其有目的、有意識地思考,活躍其思維。當然,小學數學教師在為小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時,應注重問題情境的內容要與小學生的實際相符,因為,研究調查發現,小學階段的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他們大腦的思維要比他們在自己所不熟悉的環境中要活躍得多。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要想借助樂高機器人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就可以將問題情境融入教學中,借此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這課時,為了促使學生在學習完這節課知識后,知道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可以辨認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在教學開始前,筆者先是讓班級學生將自己面前的樂高積木圖片拼裝成自己喜歡的機器人,如:房子、小狗、橋等,在他們拼裝完成后,筆者向班級學生提出了幾個問題:(1)引導學生將自己拼裝的玩具,放在自己的正前方;(2)引導學生將玩具放在自己的左側;(3)將玩具放在自己右側,分別觀察并說出擺放不同位置玩具的形狀。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又可以將問題情境與之融合。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通過將樂高機器人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既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思維,還可以促使其在寓教于樂中玩耍。當然,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應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只有不斷地更新教學理念,才可以在教學中不斷創新,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
參考文獻:
[1]徐瑾.發展小學生數學空間思維的路徑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8(14):151-152.
[2]陳奧婷.小學生數學思維障礙突破路徑研究:基于TRIZ理論的分析[J].現代交際,2019(8):198,197.
[3]林楓.基于TRIZ理論的小學生數學思維障礙突破路徑選擇[J].小學教學參考,2016(8):52-5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