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珍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巧妙利用插圖是極其不錯的一種方法。首先,課文的插圖可以形象地展現課文內容,也就可以更好地開拓學生思維;其次,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強學生興趣,從而能夠提升課堂學習的樂趣和效率,也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感悟課文所要表達的意義。針對小學語文教學巧用插圖進行相關實踐分析,并由此總結出一些方法。
關鍵詞:課文插圖;分析;方法
語文課本中的插圖是教材內容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教學資源。尤其是在小學時期的語文教材中更是會配有較多的插圖,這樣的教材是非常適合小學生這個年齡段的,畢竟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還沒有達到很高的水平,這樣的課本既可以直觀地展現給小學生所要表達的內容,也可以使小學生學會圖文結合理解內容,而且也給小學語文課堂增添了色彩。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探究一下教材插圖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所具有的價值和巧用方法。
一、巧妙利用插圖融入課文情境
小學語文課文中的插圖也是不盡相同的,有的是墨筆勾勒圖,有的是水彩點染圖,還有一些是拍攝的實景圖,這些圖穿插在課文中,有的是用來介紹刻畫人物,有的是展現文中描繪的風景,體現文中創設的美好意境。小學語文教材一般大多數會是一些詩歌或者散文等,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還比較弱,生活閱歷也不夠豐富,這樣他們讀起文章來就會變得刻板,沒有美感,哪怕是老師講解得再怎么細致,學生也無法融入其中體味文章,也理解不了課文的內涵。小學時期借助圖片是更容易理解課文的,教師就可以借助插圖講解課文,使學生融入情景,增加學習興趣。
如《水鄉歌》這篇課文,教師能夠清楚地懂得作者想要展現給我們的就是一幅風光秀麗的水鄉景象和贊頌生活的幸福美好,而學生卻不容易讀懂作者想要表達的,教師通過利用課文中穿插的一幅水鄉風景圖,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文章,融入詩歌的意境中。教師可以在講解課文之前帶領學生先觀察插圖,可以對學生提出一些小問題:“同學們,通過插圖能夠知道什么是水鄉嗎?水鄉都有什么呢?大家喜歡水鄉嗎?”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作者心目中的水鄉是什么樣子的吧。再讓學生積極發言闡述自己腦海中的水鄉是什么樣子的,由此在學生腦海中勾勒出一幅水鄉風景圖,再閱讀文章時,就能理解文章內容、句意,感受作者思想,更好地讀懂課文。
二、巧妙利用插圖細讀中心段落
小學語文的課文插圖雖是與課文內容相符的,卻也不能凸顯出全部的課文內容,一般這些插圖都會著重描繪課文的中心段落。因此,在整體講解課文的時候,可以巧妙利用插圖著重講解中心段落,帶領學生感悟文章中心思想。
例如:《歡樂的潑水節》這篇課文講述的就是生活在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是如何歡度潑水節的,文章能夠緊扣中心“歡樂”展開描述。小學生卻很難讀懂,因此可以通過插圖表現出他們在過潑水節的時候是如此的快樂和幸福,教師可以在帶領學生分析插圖的時候,讓學生明白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閱讀課文的時候就可以找出文章的中心段落,明白作者在講述故事的同時也滲透出了對民族風俗習慣的一種尊重。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潑水節帶給人們的歡樂,教師可以在學習第二自然段時巧妙利用課文中的插圖引出小問題:“有哪些同學參加過潑水節啊?大家知道他們為什么要對著別人潑水嗎?圖中有幾個人在對著別人潑水呢?他們都是怎么潑的呀?同學們覺得他們玩得開心嗎?”在詳細分析了插圖后,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課文段落,結合圖畫體會文章內容,可以使學生對文字想要表達的意思解讀得更到位。一篇課文的插圖更能表現出課文的中心內容,讓學生明白了課文的中心內容更能幫助學生重點細讀課文段落,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巧妙利用插圖開拓豐富想象
課文中的插圖并不是單純的一幅圖畫,而是更加生動形象具體地把文字內容呈現出來,把抽象的文字具體化,通過有限的、靜止的圖畫折射出作者所寫文章的內容,使學生通過圖畫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幅畫面。
如語文課本上的一篇歷史傳說故事《木蘭從軍》,這篇課文主要講述的就是女兒身的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英雄事跡。當教師在講到第三自然段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閱讀課文,然后再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并提問學生:“這意氣風發的將士是誰呢?大家知道她要去什么地方嗎?她為什么要去這個地方呢?”引導學生充分感受文中所寫的花木蘭那躍馬橫槍的豪氣和英勇善戰的機智。雖然只是一幅簡單的插圖,卻能在教師的講解下與課文結合,融入課文內容,讓學生通過眼前呈現的展開想象,從而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在文中穿插圖畫不僅是為了增添書本的色彩,也是想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字,再開拓自己的想象空間,還是為了讓學生的想象不會狹小。這種巧妙利用插圖的方法更能豐富課堂色彩,增添課堂樂趣,也能更好地滲透學生的心靈。
在新課改的標準下,小學語文教師更應該高度重視對書本上資源的充分利用和結合,全方面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課本上的插圖也是一種輔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重要課程資源,并不單純是為了點綴文字,它的作用和價值也是不容忽視的。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學會巧妙結合插圖開展課堂教學,做到不浪費課程資源,利用好課本上的知識內容,更好地帶給學生每一節課,豐富課文內容,增添課堂樂趣,提升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方堅榮,龐欣.語文教科書助讀系統的使用原則及策略[J].文學教育(中),2012(6).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