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英
摘 要:教師和學生是高中教學課堂中的主體,分別扮演課堂不同的重要角色。課堂效率的高低,取決于教師和學生的“雙主”地位的落實情況。學生需要充分發(fā)揮主動性,教師利用分層導學導讀提綱,學生進入自主學習檢測,進而讓學生了解本堂課學什么,怎么用,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提高課堂的教學和學習效率。以閱讀課的分層導學模式來探討“雙主”地位落實的可行性。
關鍵詞:分層導學;閱讀課教學;“雙主”地位;課堂效率
眾所周知,閱讀在高考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閱讀課就成為英語教學中最重要的課型。可以說閱讀貫穿英語學習的始末。高考對于學生的語言能力考查最終都需要在語篇中體現,因此,讓學生在一節(jié)短短的閱讀課堂上掌握好語言的應用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課堂效率的提高也恰恰是當前教學存在的一個瓶頸。因此,這就迫切需要一線教師不斷地嘗試新的教學思路與方法,針對近幾年學校提出的分層導學的教學理念,談談我個人對英語閱讀課分層導學教學中落實課堂“雙主”地位的感受和看法。
分層導學是一種針對班級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的有針對性、層層遞進的教學模式,老師通過因材施教,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一堂課中有不同程度的收獲,包括基礎知識的過關檢測和重難點知識的分層運用。在英語閱讀課中,學生會受到詞匯障礙、難點句型等的影響,這種教學模式可以起到層層深入、由淺入深的效果,使得“雙主”在課堂上充分地動起來,提高課堂效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導讀提綱指引下的學生自主學習
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了解本節(jié)課即將學習的重難點,它可以使學生的預習具有目的性和層次性。導讀提綱的題目設置可以從leading in開始,讓學生了解課文閱讀外的文化世界,更好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也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對本堂課抱著一種期待的心理。再進入文章正題,有關文章問題可以層層遞進。例如Martys story這篇文章的導讀提綱可設置如下:例1.What spirits and characteristics make the disabled successful?例2.Would you like to learn Martys story?例3.What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例4. Do you think disabled people can live a happy life as normal people now?這樣在預習之后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合作學習與探究由淺入深地解決問題,也給學生一個提示:自己究竟懂得了多少。然后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由淺入深地探討問題,在導學提綱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落實學生主動學習的主體地位。
二、基礎知識的檢測與過關
其主要針對的是一些簡單又重要的基礎知識,一般是詞匯及詞組,目的在于掃清學生的閱讀障礙。在閱讀的過程中掌握單元重點詞匯。比如這堂課列出了disability,ambition,suitable,beneficial,absence,annoy,encourage等詞匯及詞性變化。這樣由淺入深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懂得的東西通過檢測加深理解、運用和鞏固,也能消除學生對課文的畏難情緒,使學生能夠在預習的基礎上了解基礎知識,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深入探討學習的主動性。
三、重難點知識的精講:這一部分是課堂的主體
學生通過對導讀提綱和基礎知識檢測的學習,已經能夠比較好地認知文章的主題。這時候教師首先應當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使用正確的閱讀技巧,層層進入文章正題。可以引導學生討論:How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disabilities do you know?讓學生了解殘疾的種類與類型,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其次,讓學生快速閱讀,歸納出各段的中心大意,以便對全文有宏觀的了解。最后,教師科學合理地設置與文章細節(jié)相關的問題,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對文章進行細節(jié)閱讀,這一環(huán)節(jié)應充分體現教師指引下學生的自主學習,是英語閱讀課堂“雙主”地位最好的體現。通過以教師為主體的引導,學生在接受引導的同時能夠理解知識,達到了解決課堂難點的目的。
四、重難點知識的分層與運用
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即對知識的識記、理解和運用能力,教師可以對課文內容進行延伸,學生以小組討論展現模式進行探究學習,這樣一來,學生的主體地位就顯現出來了。比如這篇課文可以讓學生討論Do you think disabled people can live a happy life as normal people now?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必然會形成不同的觀點,加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與交流。再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展示討論的結果,讓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最后老師再進行總結。這樣的一堂課,既發(fā)揮了教師的主體作用,也給足了學生自主學習、各抒己見的機會,真正做到了英語閱讀分層導學課堂中“雙主”地位的落實。
五、分層作業(yè)的布置與批改
分層導學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因材施教。因此一節(jié)課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掌握情況,對作業(yè)應提出不同的要求。可以從難度、題量進行區(qū)別布置,這就是針對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對象的一個檢測。
英語閱讀課分層導學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雙主”地位十分重要,重在學生主動預習,重在學生主動參與,重在教師的引導總結,這樣的方式對于閱讀教學來說很適用,而且能夠大大減輕學生的課堂聽課壓力和老師在上課過程中的講課、引導壓力,也充分發(fā)揮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動性,在以教師作為主要引導力量的指引下,在長期的學習合作中堅持下去,學生能夠在英語學習的道路上循序漸進,把握好語言學習技巧,掌握好語言基礎知識技能,調動對語言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李蓉,楊光軍.學案導學在高中英語閱讀中的應用分析[J].校園英語(中旬),2016(3):134.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