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煜
平時經常聽到老師在抱怨“差生、差班”的存在,既影響了自己的心情,又影響了教育的效果。其實,套用政治學的一句話:存在即是合理的,我們應該用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教育的挑戰。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這些孩子不是畸形兒,他們是人類的無限多樣化的花園里最脆弱、最嬌嫩的花朵。”因此,對教育缺失的學生我們更應關心他們、愛護他們。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基礎和前提。只有熱愛問題學生,老師才能走進他們封閉的心靈天地,做好轉化他們的工作。
班主任工作無定法,有時一些善意的“欺騙”,明人做一些“暗事”,或許會好過簡單的說教。特別是對待教育缺失的孩子,這種曲線救國的方式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6年暑假,我新接手了一個高三的班級,在外人眼里我就是接了一個所謂的別人不要的“差班”。既來之,則安之。我以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挑戰,首先花了幾天的時間通過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了全面的了解。俗話說:擒賊先擒王,各個擊破,以點帶面。我把目標鎖定小W同學,他就像是我們班的沙丁魚一樣,沒有它,魚群便沒有了活力和生命力;但有了它,魚群也就開始了不安的躁動。原來他是一個典型的問題學生,高一進校成績不錯,擔任過班長的職務,有一定的號召力,但由于自身要求不嚴,交友不善,再加上父母離異,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使他缺乏家庭的約束。到了高三之后他逐漸缺乏學習動力,開始厭學,并且公然與老師對抗,影響很壞。這讓我想起《禮記》里的一句話:“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在教育這類“活寶”時,一定要讓他相信你、親近你、愿意和你做朋友,才能對癥下藥。在缺愛環境下長大的“活寶”,特別渴望獲得別人的認同,一定不能流露出鄙夷的神情,甚至一點點不屑和瞧不起都不可以,因為這些學生看似張狂的外表下,藏著一顆敏感和脆弱的心。針對小W的特點,我開始編織一套迷人的網,去收羅他的心。
其一,針對他上課不專心、愛講話的毛病,利用一次逮住他上課打瞌睡的機會,將他“發配”到前排角落,看似是一種懲罰,其實是將他放在老師的眼皮底下,能夠督促他學習;看似是一種孤立,其實是為他構造了一個屬于他自己的學習空間。
其二,知道他籃球比較出色,利用他高一、高二積累起來的威信,讓他做班級的籃球隊隊長,組織同學參加籃球比賽。學習和打球一樣,需要的是冷靜和執著,團結和協作,以及最后一刻的穩定和堅持。通過這次歷練,他重新找回了在班級的存在感,解除了對我的敵視,并對我十分信任。
其三,小W的數學一直是他的優勢,但是我從來不當面表揚他,總是把他數學上的小錯誤放大,同時和數學老師保持高度的一致,對他嚴格要求,讓他時刻保持清醒的認識,對待他的英語科目,則換了一種方式,由于之前英語缺失得太多,讓他沒有學習英語的信心,以至于不敢去面對英語,從而惡性循環,成績越來越差。我選擇主動出擊,推薦他擔任英語副課代表,專門負責到英語辦公室拿作業,看似是一個“苦差事”,在外人眼里就是一個勞力,是正式課代表的一個副手,而我的用意就是讓他去主動面對英語老師,改變害怕英語老師、害怕英語課的現狀,同時“近水樓臺先得月”,得到英語老師更多的輔導。
其四,精心編織家庭網。由于父親常年在外,孩子平時由爺爺奶奶負責飲食起居。上學期結束前,由于奶奶的幾句嘮叨,小W一氣之下選擇離家出走,這件在他人看來是極為嚴重的離家出走事件卻給了我做“暗事”的大好機會。在離家出走的一周內,我充分“利用”孩子的單純,展開感情攻勢,通過手機和他保持聯系,同時叫孩子的親戚每人發一句關心他的話,并且將爺爺奶奶因為他而寢食難安的狀況告訴他,因為我知道,小W是一個很有孝心的孩子,打心底里知道爺爺奶奶的不容易,他感恩于奶奶起早摸黑準備早晚飯,也感恩于爺爺的早接晚送,所以他自己也后悔自己的一時沖動,這次又看到這么一大家子為了他的事情跑前跑后,終于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意識到家人對他的關愛,同時也認識到自己行為的不當。回來后,小W主動找到我,想讓我陪他去參加他的家庭會議,我知道,這時的他需要勇氣,需要來自我的支持,更想讓我見證他的承諾。那天,他出奇的成熟,認真聆聽著家人的教誨,從他的眼里,我看到了他對家人的愧疚,特別是對爺爺奶奶的深深歉意。從那以后,小W像變了個人似的,早晨自己騎車準時到校,上課認真聽講,主動探究問題,學習成績穩步上升,不僅他在改變,同時也帶動了周圍的一群男生,我暗自高興,他已經完全被粘在我這張“網”上。
最后,在高考中他取得了理想的成績,考取了一所本科院校,在前一階段的征兵過程中,他經過層層選拔,光榮地成為一位大學生新兵,在部隊這座大熔爐里更好地錘煉自己。明人不說“暗話”,作為班主任,我們捧著一顆真誠的心,一定會收獲學生的認可。同時明人也做“暗事”,來一點迂回曲折,或許會花費許多時間和精力,但能事半功倍,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