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同賀
摘要:當前,社會當中各類災害與事故的頻繁發生,對于消防隊伍的救援能力提出更高挑戰,同時,消防人員在救援過程面臨的環境也更加復雜。因此,只有消防人員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技能素質和專業素質才能高效參與救援工作,上述素質的形成需要消防人員日常參與救援訓練。下文簡要梳理消防隊救援訓練現狀,進而提出新時期消防救援訓練策略的運用。
關鍵詞:新時期;消防隊伍;滅火;救援訓練
引言:國家消防局從2018年變為應急管理消防救援局,消防部隊的改制,使得消防人員的身份發生變化。社會當中發生的各類災害和事故對于救援人員專業能力也有全新的要求。為了提高消防人員的心理承受力、身體素質以及專業素養,需要定期為其組織救援訓練活動,提高其火災發生時的滅火能力,讓消防人員救援能力也能得到不斷提高,順利將救援任務完成。
一、消防隊伍滅火救援訓練現狀
當前,消防隊員在滅火救援的訓練階段可能面臨如下問題:第一,救援裝備多樣,技術性強,救援人員對于裝備使用方法、維護保養措施等了解不夠全面;第二,救援實戰場景單一,難以讓消防員產生更為深刻地體驗;第三,對于消防人員的心理評估不足,使其承壓能力難以滿足救援需求[1]。
二、新時期消防隊伍滅火救援訓練工作策略
1.理論講解,讓消防人員明確自身職責
在最新版本《消防法》當中,對于消防隊伍生命挽救權力、消防救災職責有明確要求。立足于“全災種”和“大應急”的救援背景之下,消防人員既要參加滅火救援相關工作,還需要展開必要的社會救助與應急救援工作。因此,消防隊工作范圍更廣。為了提高消防人員滅火救援作戰能力,就需要從理論培訓出發,更新其救援觀念,明確新時期消防隊接警要求,對于消防資源進行高效利用。與此同時,還需要通過理論講解,讓消防人員明確自身職責,既要保護群眾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也需要控制火災風險,不斷參與救援訓練,提升自身作戰能力,日常工作當中積極參與各類救援和救助活動。和以往消防隊員工作范疇相互對比,在全新時期,消防人員的作戰壓力更大,因此要求每個消防人員都能根據救援工作實際需求,積極參與救援訓練活動,讓消防隊的指揮作戰能力、消防資源配置能力、消防人員專業素養都能有所提升。
2.制定方案,側重于人員救援能力培養
新時期,為了讓實戰訓練效果得以呈現,需要將傳統訓練模式加以轉變,制定完善的訓練方案。通過實戰,讓消防人員掌握火災當中存在的各類風險,由此對其訓練方式加以創新。在訓練模式上,應該將集體訓練作為主要內容,旨在提升消防隊整體協同作戰能力。在救援訓練工作開展階段,可以組織訓練人員在駐地周圍搭建訓練營,或者選擇廢舊建筑作為實戰訓練場所。
與此同時,在同一場所訓練結束以后,還需要按照火災發生情況和救援需求,對于訓練場景進行更改,通過動態變化的場景,培養消防人員的靈敏素質,掌握更多和火災現場相似的救援環境,應用貼近真實的場景,增添訓練的真實感,讓訓練效果有所提升。在方案當中,還需要突出考核標準,根據人員實戰訓練情況,保證考核標準的選擇更加合理,對于救援訓練環節可能遇到的風險進行提前預判,將其作為重點考核內容。為了對救援人員的作戰能力進行有效評價,還可以將其在火災現場臨場發揮、戰術應用、任務執行等表現作為考核子項目,調動消防員參與滅火救援實戰訓練的積極性[2]。
除此之外,在救援訓練環節,還可以制定救援指揮信息化管理體系,配合傳統救援訓練的現場指揮模式,將遠程指揮訓練形式融入其中。例如:救援人員可以利用通信指揮車,全面預判火災現場各類信息,對于風險情況深度分析,讓現場救援指導工作能夠有序開展,增強救援訓練實效。
3.崗位配置,強化消防員裝備使用培訓
在滅火訓練工作開展過程,不同人員的崗位各有不同,在崗位配置方面,需要對消防員的優點和長處有所了解,保證崗位配置合理。消防資源或者裝備調配,應該根據消防車輛、救援裝備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劃分。展開戰術訓練環節,應該分析救援任務對于車輛數量的需求,完成滅火設備的配置,匹配救援人員,保證人員數量充足。訓練期間,為了提高消防員對裝備使用的熟悉程度,對于車輛性能的掌握程度,可以通過裝備培訓工作,強化救援人員的專業技能,防止人員由于救援裝備的使用存在問題,浪費資源,降低救援訓練質量。
針對滅火期間使用的消防設備,需要組織消防員定期展開模擬訓練、實戰演練,配合裝備使用理論講座,提高消防人員對裝備的熟悉度。在理論講解階段,可以重點為其介紹裝備功能、維護保養操作、使用環節注意事項、應急情況處理措施;在實戰演練環節,重點突出上述操作的應用,不斷提高消防隊滅火救援能力,展現救援設備的使用價值,讓救援工作能夠高質量開展。
4.健全制度,強化消防人員心理建設工作
在救援訓練環節,消防人員始終應該以安全第一的思想參與訓練過程,制定完善的安全制度,并且制定完善的安全員管理組織,分析訓練環節的安全影響因素,讓人員形成高度的安全意識。通過深度培訓,讓消防人員不但具有較強的安全意識,而且在“避險”和“處險”時的實戰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為了提高消防人員的心理承壓能力,還可以對其展開建檔管理,對于其參與訓練過程心理承受力信息進行記錄,時刻追蹤,動態化管理,強化人員心理建設。可以通過心理訓練的方式完成,重點訓練消防員耐力、穩定性和適應性,參與救援訓練以后,還可對其展開心理輔導。例如:可以將體能訓練、心理訓練相互融合,輔助消防員克服內心恐懼,對其身體素質提高也有幫助。還可以模擬特殊救援環境,展開專項訓練,像高空訓練、煙霧和高溫環境訓練等。因為消防救援環節,消防人員所處的火災環境各不相同,有建筑火災,有電力火災,也有地下火災,因此救援任務極其艱巨,且環境惡劣。專項訓練的運用有助于消防員克服復雜環境對其心理產生的影響,進而順利參與救援活動。除此之外,還需要對消防人員訓練以后的情緒特點進行分析,針對其存在的心理問題,及時采取心理教育、干預、疏導等措施,通過講座的形式講解典型案例,讓消防人員掌握更多和心理應急有關的知識[3]。
結束語:總之,針對救援訓練過程裝備的技術性強,消防人員實戰經驗不足和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等問題,需要消防隊從理論講解、人員管理、技術培訓、實踐演練多個方面組織救援訓練,制定訓練方案,根據人員能力為其匹配救援崗位,強化心理建設,讓消防人員面臨復雜的救援行動時,能夠保持良好的狀態,以優秀的身體素質和專業的技術素養,完成救援任務,能夠根據現場火情,制定有效的救援方案,使救援工作能夠高效進行。
參考文獻:
[1]帖經煒.提高消防隊伍滅火救援作戰能力的對策[J].消防界(電子版),2021,7(16):85+87.
[2]谷岳華.新時期消防隊伍滅火救援訓練探討[J].消防界(電子版),2021,7(14):70-71.
[3]許安春.提高消防隊伍滅火救援作戰能力對策研究[J].科技視界,2021(21):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