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燦芳
【摘要】本文主要以高校財務管理改革與創新的思考解析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高校財務管理實際情況,首先分析高校財務管理面臨困境,包含財務外資金管理不夠全面、尚未對財務分析足夠關注;其次從健全預算外資金管理機制、強化對財務分析重視、形成財務風險決策體系、注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幾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高校財務管理改革與創新措施;最后闡述高校財務管理改革與創新關鍵點,進而提高高校財務管理改革與創新效率,推動財務管理工作進展,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高校? 財務管理? 改革創新? 相關思考
高校教育發展期間,財務管理機制是一個重點話題,對高校多種機制與政策的執行起到較大作用,和高校發展息息相關。因為強化高校財務管理機制至關必要,新時期下即便各所高校已經對財務管理進行改革與創新,然而依舊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所以筆者對財務管理改革和創新加以深層次的思考研究,具體建議如下。
一、高校財務管理面臨困境
(一)財務外資金管理不夠全面。現階段我國諸多高校財務管理機制在院校發展中得以完善,給多項事務進行提供條件支撐。然而財務管理機制存在些許問題,相關問題的處理是至關重要的,主要是財務管理預算外資金法管理手段缺少實效性,導致財務管理章程呈現漏洞,工作者在工作期間由于財務管理漏洞與不完整產生管理無章可依的結果,工作秩序缺失,無法結合財務管理嚴格實施工作,最終無法保證每一項工作的進展都建立在完整章程與秩序基礎之上,影響到財務管理有效性。并且由于管理不到位,促使高校管理中素質不高的工作者出現漏洞,將公共利益放在自身利益獲取地位之下,繼而生成腐敗現象。因此預算外資金管理不落實成為財務管理典型問題,所以要引起相關人員高度關注。
(二)尚未對財務分析足夠關注。針對高校發展來講,重點工作便是對學生的教育教學進行管理,財務內容涉及量比較少,特別是擁有較多學生的院校,不只是管理著學生學習,還管理著教師工作與院校運轉。針對院校運轉,和日常管理工作緊密相關,集中體現在財務工作中。針對大學院校,其管理層面如同企業,財務管理是核心項目,大多數院校傾向于教學工作,忽視財務工作,引出運營故障問題。除此之外針對部分大學院校而言,在組織形式層面和企業進行比較顯著不同便是企業直接化盈利,高校不能直接盈利,更易造成高校運營故障,也就是說高校更加需要基于財務分析層面加大力度。然而一些高校沒有意識到財務分析重要性,財務虧空現象十分常見,阻礙高校發展腳步。另外高校發展中,要優化產學研方案,配合財務管理過程,使得資本運作足夠科學。誠然高校因為財務分析的重視程度不夠引出以上問題,無形中產生預算意識偏差,長時間之后影響到財務管理質量,延長院校發展腳步,包含生源質量與教學效果和學生就業效果等,最終制約到高校良好聲譽的塑造。
二、高校財務管理改革與創新措施
(一)健全預算外資金管理機制。財務預算針對每一個單位而言都是比較重要的,科學性與可預見的預算工作便于節約高校管理成本,增強院校財務管理成效,使得高校長遠發展。針對高校財務預算,包含日常預算和重大預算項目,合并起來形成總預算,直接影響到高校下一年度計劃分配,還影響到資金額度的調整。針對高校發展還是不穩定的,每一個和高校發展相關的異動都會阻礙高校進展腳步,選取優勝劣汰制度會造成年度經營好的高校優勢被隱藏,在此期間是一個累積效應,長時間之后會出現問題積重難返,所以高校財務管理中,要強調預算外資金管理重要性,此項工作和壞賬預備相似,良好的改善方式便是健全管理機制,遵照透明性與科學性員職責,公開院校資金情況,得到大眾監督,保障資金被切合實際的利用。
(二)強化對財務分析的重視。站在財務分析角度上,其是財務管理的核心點,因為部分高校缺少對財務分析的重視程度,造成財務管理相關問題產生。所以要強化對財務分析的重視,明確財務分析方式,接下來查清財務管理問題,特別是監督和督查操作。不論是企業內的財務問題或者機構中的財務問題,均是比較關鍵的,高校工作涉及面積相對廣泛,財務問題便是基礎問題,分類別管理財務項目,確定財務管理責任,全面對財務分析工作進行落實與完成。
(三)形成財務風險決策體系。新形勢下高校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期間,要形成完整的風險決策體系,財務管理要滿足時代發展傾向,不可以墨守成規,更新新時期財務管理理念。把籌集資金和國家下撥資金進行分別,確保這些資金被科學利用。針對高校中教師出差,要圍繞出差情況加以財務研究,確保院校財務開支正常。院校的建設項目,重點審核資金,合理進行財務決策,貫徹穩妥與慎重思想,控制院校中貸款規模延伸,使得高校更加健康經營。
(四)注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高校財務籌集途徑多樣化的發展傾向,在實際的財務管理工作中,要注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實現對國有資產實效性管理。高校要組建專業小組,給予院校最近幾年財務變化細致研究,接下來結合院校財務管理問題,針對性改善,小組中各個成員及時發揮自身監督職責,便于財務管理有效性進展。還要妥善處理財務內部控制重復建設的現狀,以免出現資金浪費,為高校持續化建設奠定基礎。
三、高校財務管理改革與創新關鍵點
新會計準則已經廣泛的存在于各所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中,在財務管理改革與創新中,要注重幾點:
(一)更新資產負債管理形式。其一,管理高校內資產。高校財務制度針對資產使用范圍要具備確切的規定,高校資產是國有擁有的,通過高校代表得到資產收益權。憑借貨幣計算的方式,確保國有資產完整的基礎上,使得資產科學配置,增強資產利用率,形成資產補償方案。每所高校都需對資產管理形式創新,關注內部資產管理,使得資產管控質量提升;其二,管理負債情況。新會計標準主張事業機構負債情況通過貨幣加以劑量,所以負債要憑借資產與勞務進行償還,高校管理好財務風險,對財務項目進行核算,還要顧及隱形的負債項目。并且把負債管理相關標準介紹給財務工作者,使得財務工作者樹立財務風險認知,提高財務風險管理質量。以此為基礎,高校管理好單位內部負債規模,確定隱形債務規模,加強工作者對負債關注程度。
(二)更新成本績效管理。其一,成本績效管理。以往的高校資金收入情況下,財務工作者僅僅關注核算支出,可此種方式無法確切凸顯高校運營成本的獲取。新會計準則理念下,事業機構會計核算要結合費用核算,支出僅僅是預算支出的體現,體現本年度預算管理現金變化情況。立足于權責發生制進行費用核算,支出只不過是預算支出的表現,體現年度預算先進流出狀態。新會計標準中對成本核算與成本配置已經明確規定,所以高校要樹立成本管理思想,組織教職工參與成本控制培訓工作,使得教職工注重成本管理。財務單位確定費用之間關聯,一般而言和高校職能履行工作互相對應的費用會發展為成本,即對象化費用轉為成本。
其二,績效管理。圍繞新會計準則權責發生制加以核算統計,規范收入核算與費用核算,高校要明確全員績效評價理念,接下來細致整理院校多項成本運行,強化內部資產折舊費用管理以及無形攤銷核算費用。合理評估院校內部教學活動對應成本,還要對公共資源使用情況進行評價。落實預算管理,調整預算支出,通過政府單位監督高校績效考核監督,創造全新的績效考核環節與考核工具,完成全面預算工作。
其三,優化結余管理。處于新會計標準理念環境中,把預算結余充當預算會計的主要項目,高校把控院校內結余資金,所謂的預算結余,也就是院校在年度預算過程中,使用預算收入扣減預算支出剩余的資金,還包含當年滾存下來的資金。與此同時結轉資金往往是預算尚未全面實施,下個年度還要結合以往用途對資金使用。資金節約是在特有的項目執行期間,給予已經完成的項目進行預算最近合適,由于項目管理方案被整合,所以不需繼續進行資金支付。在預算方案的編制中,高校要把結轉資金和大預算計劃結合起來,以免產生資金監控不到位的情況,結算資金規模增加,可能會引出資金浪費現象,所以財政單位要強化資金運用控制,更新資金管理方案。高校創設預算管理制度,賦予預算編制一定科學性與規范性,高校內主管單位人員與財務單位人員重點考察項目特殊化,整理財務資金,盡可能的保障資金使用與項目運作互相連接。高校中一些財務工作者預算調節意識不強,所以財務人員應科學規避由于預算實施不到位引出資金被違規使用等一系列問題。
其四,完善資金管理體系。新會計準則中典型內容便是權責發生制的引進,事業單位應該編制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接下來把多個表合并為報表,在此期間要求機構內部的財務要素被重新定義,加大單位資金收入與資金支出管控。強調高校內部成本核算,資產定義過程中,思考到院校服務潛力,負債定義過程中凸顯教學義務。所以財務工作者要思考單位內部資金計量屬性以及應用要點,定義費用與科學調整資源變動,明確恰當計量標準,體現資金運營規范性。高校以往總是憑借事業單位會計管理方式與會計規定,在以往會計準則前提下構建全新會計模式,還主張資金支出含義,控制成本支出。部分單位不會及時編制月度財務報表,對應資產負債編制內容缺少完整性,人員沒有樹立負債管控思維,所以財務工作者在資產負債表處理上不會完全按照標準進行,導致現金流量表編制不及時。另外部分高校內進行政府采購與資產分配,開通銀行賬戶管理,相關財務活動針對資金運營均產生較大價值。高校是培養人才的場所,也是相對獨立的會計實施主體,所以高校要提升資金運營與現金流調整能力,在發展過程中提供滿足高校運行的財務控制措施,便于高校發展方針和財務工作互相連接。
其五,整合人員培訓結構。我國經濟穩定提升狀態下,政府給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帶來全新挑戰,所以要求高校增強內部財務管理工作者能力水平,使得單位財務模式有效轉變。高校內財務工作者能力針對財務管理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在部分高校中,財務工作者年齡老化以及知識結構不夠完全,或者部分院校財務工作者學習能力不佳,主動性不強等,要求財務工作者及時轉變自身角色,強化財務新機制學習。人事單位給財務工作者設置培訓計劃,要求高校積極進行財務工作轉型,明確培訓計劃,財務單位不只是核算單位,還是資金監督的主體。處于網絡環境中,各所高校要加大力度進行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培訓工作者信息化操作能力,使得工作者財務管理水平提升。還要注重高校教學與財務互相融合,培養財務專業化人員,保證財務工作者全面掌握會計管理技能,做好財務工作者規劃與決策等項目,充分體現財務工作者職能。
結束語:綜上所述,高校教育教學管理中,財務管理是比較重要的內容,針對多項機制與政策的執行起到較大作用,和高校發展息息相關。所以高校管理者要全面思考財務管理工作,按照具體情況思考財務工作需要改進的地方,構建完整的財務管理體系,如健全預算外資金管理機制、強化對財務分析重視、形成財務風險決策體系、注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等策略,圍繞新會計準則強化財務管理工作效率,最大化提高財務管理質量,促使高校更好更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雪冬.管理會計視角下高校財務管理改革路徑分析[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9,035(006):35-37.
[2]張楠,李霞.基于政府會計制度背景下的高校財務管理改革[J].消費導刊,2018,000(020):204-205.
[3]杜景順,李瑩,石勇, et al.預算撥款制度改革對地方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研究[J].會計之友,2018,000(012):153-157.
[4]班翠紅.管理會計視角下高校財務管理轉型初探[J].科技資訊,2019.
[5]武萍.知識經濟時代的高校財務管理模式創新分析[J].國市場,2018,000(024):174-175.
[6]陳習杰.基于管理會計視角下的高校財務管理改革的思考?[J].中國市場,2019,000(010):173-174.
[7]董曉云.新環境下高校財務管理改革的創新思考[J].科技資訊,2019,017(007):83-84.
[8]徐娜.管理會計黃金時代背景下高校財務管理改革探究?[J].納稅,2018,12(34):69-70.
[9]田斌.我國高校財務管理改革與創新的思考[J].今古傳奇:文化評論,2018,000(008):0067-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