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
摘? 要:在“互聯網+”時代到來之后,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須要相應地進行創新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滿足教育需求、社會發展需求。因此,該文針對“互聯網+”視域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該文首先從教育思維、教育話語體系、教育角色、教育方法這4個層面入手闡述了“互聯網+”視域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訴求,然后又進一步提出了基于“互聯網+”強化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工作、基于“互聯網+”開展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建設工作、基于“互聯網+”探索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機制這3點基于“互聯網+”開展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體策略,點出了基于“互聯網+”開展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點所在。
關鍵詞:互聯網+? 思想政治教育? 高職院校? 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7(b)-0010-03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
CHEN? Xia
(Hubei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Province, 430074 China)
Abstract: After the arrival of the "Internet +" er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ust be innovated and developed accordingly.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educ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ed issu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 This paper from the education thought, education discourse system, the role of education, education method and so on four aspects of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nternet +" horiz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demands, and then further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Internet +" strengthening the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based on the "Internet +" to carry out the vocationa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Internet +" explo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uide mechanism based on "Internet +" three specific strateg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key points of carrying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based on "Internet +".
Key Words: Internet +;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ducational research
“互聯網+”簡單來說,指的就是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其他社會生活領域融合起來,通過兩者之間的深度融合來推動技術進步,促進生產變革,提高創新能力的一種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互聯網+”對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這一點對于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也不例外。在“互聯網+”時代到來之后,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須要相應地進行創新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滿足教育需求、社會發展需求。鑒于此,該文就針對“互聯網+”視域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
1? “互聯網+”視域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訴求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環境出現了諸多改變,也正是因此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相應地出現了很多新訴求,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1 教育思維層面
基于“互聯網+”開展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質上就是要實現互聯網創新成果與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深度融合。而要達到這一點,對于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最為關鍵的就是要具有大數據思維和開放性思維,只有具備了大數據思維和開放性思維,才能夠真正滿足互聯網發展規律的內在要求,才能夠真正做到互聯網創新成果在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科學運用。這是因為:大數據是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開放性則是互聯網的重要特點,在基于“互聯網+”對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分析和實踐時,大數據能夠為學生思想行為的考察和分析提供一種更為客觀的量化方式,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更為詳實可靠的依據。因此,在“互聯網+”視域下開展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積累的、習慣性沿用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維,已經不契合當今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點、無法滿足當今工作的新需求,教育工作者必須要轉變傳統教育思維,將傳統的經驗思維與“互聯網+”帶來的大數據思維有機結合起來,將傳統經驗思維中的定性評價、定性研究與大數據思維中的定量評價、定量研究有機結合起來。
1.2 教育話語體系層面
傳統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具有一些普遍性的特點,如語境比較嚴肅、話語比較規范、語詞的運用比較固定等。近些年,雖然隨著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推進上述情況有所改善,但是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體系建設仍然較為滯后,明顯缺乏新鮮話語和鮮活內容,以至于無法調動學生的興趣,甚至因此讓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產生了消極抵觸情緒,無法和學生進行充分、有效的溝通。實際上,在“互聯網+”時代,很多簡明詼諧、生動有趣的網絡流行語,廣受學生歡迎,如果能夠將學生喜聞樂見的網絡流行語合理、恰當地運用于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之中,轉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風格必然會極大地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因此,在基于“互聯網+”開展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和實踐時,轉變話語風格,創新教育話語體系是另外一個重要訴求。
1.3 教育角色層面
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體,學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客體。在以往開展的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作為教育主體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動中往往處于主導地位,而作為教育客體的學生則處于被主導的地位,教育主體相較于教育客體而言,也往往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源和信息。但是,在“互聯網+”時代,學生能夠借助互聯網獲取大量的資源和信息,學生在基于自己所獲取的資源和信息進行思考和分析的過程,既豐富了知識,也增強了自身的主體意識。這就使得傳統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體和教育客體之間的知識差距、資源信息獲取差距明顯縮小,相應的,兩者在教育活動中的角色也出現了一定的變化,教育主體在教育活動中的角色只有更側重于引導和服務上,才能夠更好地契合“互聯網+”視域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1.4 教育方法層面
在“互聯網+”視域下進行互聯網與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時,教育思維、教育話語體系、教育角色等層面均出現了新的訴求,那么相應的,教育方法也要對應地有所改變,因此,教育方面層面同樣也出現了新的訴求。例如:“翻轉課堂”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的應用,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將以往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簡單灌輸轉變為真正的良性互動。所以,“互聯網+”視域下,教育方法的創新與改變也是必然的。
2? “互聯網+”視域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策略
2.1 基于“互聯網+”強化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工作
教育工作者,作為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的教育主體,承擔著引導和服務的職責。他們只有真正了解互聯網,并具備應用互聯網技術的能力,才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在教育活動中的價值、才能夠做好互聯網創新成果與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深度融合、才能夠真正借助互聯網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因此,要基于“互聯網+”開展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中最為基礎、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要做好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工作,不斷提升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互聯網技術應用能力和教育創新能力。落實到具體實踐層面,一方面是要通過思想政治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夯實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專業理論基礎;另一方面就是要注意通過現代網絡信息知識、技術以及教學工具的學習等,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工具的應用能力,使得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不斷得以發展和優化。
2.2 基于“互聯網+”開展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建設工作
要實現互聯網與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深度融合,必須要有相應的教育資源做保障。因此,要在“互聯網+”視域下開展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須要基于“互聯網+”開展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建設工作。落實到具體實踐層面,一方面要注意整合各類優秀的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線上資源。“互聯網+”的大數據特點和開放性特點決定了其具有數據快速采集、海量存儲等優勢,這些優勢為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整合配置提供了便利。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這些便利,收集和整合大量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和資源;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智慧終端的使用來更好地滿足學生學習需求。例如:各種個性化的教育APP、網站等,這些也是基于“互聯網+”有效開展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重要資源。只有從以上兩個方面入手,雙管齊下,才能夠為互聯網和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深度融合提供切實保障。
2.3 基于“互聯網+”探索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機制
基于“互聯網+”探索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機制,也是確保互聯網與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關鍵所在。而基于“互聯網+”構建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導機制的關鍵則在于網絡輿論引導工作的落實。所以,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就要注意做好網絡輿論引導工作。例如:加強學校的網絡社團建設,發揮各種學生網絡社團組織的作用,引導高職學生形成文明上網、文明用網的習慣;再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站建設工作,借助主題網站引導網絡輿論,帶領學生唱響以社會主義和諧價值觀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
3? “互聯網+”視域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要點
互聯網與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基于“互聯網+”對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的創新與優化,而不是對傳統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全取代。所以,因為“互聯網+”就完全否定傳統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而是應在結合高職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當前的社會發展形勢,利用互聯網創新成果,例如:利用新的互聯網技術手段和新的互聯網教育工具,促進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轉型。所以,在具體教育實踐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切忌從一個極端走入另外一個極端,汰劣留良,切實把握“互聯網+”視域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要點和實施關鍵,真正實現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的深度融合、傳統教育優勢與現代網絡技術優勢的深度融合、互聯網與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參考文獻
[1] 楊珍.解構與重構:“互聯網+”時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創新探索[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9,35(12):22-24.
[2] 高尚.“互聯網+”時代技術對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以馬克思主義藝術生產理論為視角[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9(36):48-49.
[3] 李睿峰,王芳通.推進“互聯網+教育”建設,促進“教”“學”全面發展——以隆德縣中學“互聯網+教育”智慧校園建設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20(4):246-247.
[4] 劉曉雪.“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課堂構建的發展趨勢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2):22-23.
[5] 韓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
[6] 許力雙.中國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D].吉林大學,2016.
[7] 閆峰.“互聯網+”視域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雜文月刊:學術版,2016(7):189.
[8] 鄧閔心.“互聯網+”視域下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對策創新研究——以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絲路視野,2018(18):32.
[9] 陳秋平,王華寶,丁玲玲.“互聯網+”視域下高職高專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新探[J].兒童發展研究,2017(3):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