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慧
【摘? 要】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采用形成性評價能夠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系統性評價,在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的同時,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問題進行改善,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以提升。為促進形成性評價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有效實施,本文就針對形成性評價對高職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作用進行探究,希望能為高職英語教學的發展提供充分有效的支持。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高職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作用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對高職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提高學生英語知識水平的同時,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的未來學習及發展奠定良好基礎。通過深入分析形成性評價對高職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作用,有利于提高相關人員對這一方面的認識,發揮形成性評價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實現培養高職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1.創建自由情境,引導學生參與評價
在進行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需要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活躍、平等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在自由參與英語學習活動的過程中認識自我、了解自我。通過創設自由情境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促使學生進行主動評價,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以充分展現,且能夠增加學生的實踐體驗機會。對于自由情境的創設,必須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尊重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鼓勵學生進行發言,并發現自身學習過程存在的問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不斷發展。例如在進行“How to Read”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在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之后,針對“The main meaning about the article”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促使學生能夠進行自我調整,并在閱讀學習中進行討論交流、理解感悟,使學生能夠對英語學習的學習方法進行討論,鼓勵學生表達自身的觀點,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以不斷提升。
2.了解學情導向,促進學生進行總結反思
在進行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把握好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差異,將多樣化評價應用到英語學習評價中,將學生的學習個性及學習過程反饋出來,便于對學生進行合理指導,促進學生形成自身的知識體系,使學生能夠形成自身的認知策略。為掌握學情導向,實現多樣化評價,可以為學生建立學習檔案,對課堂課后表現、新學期基礎評測、師生評價、自我評價、平時檢測、作業樣本等等進行詳細記錄,借助檔案材料將學生的學習個性及學習過程反映出來。同時,教師需要加大對學生學習檔案的關注度,根據學情對不同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建立個性化的知識體系,形成符合自身情況的認知策略。指導學生針對教學要求,圍繞Group work、rwork等方式進行合作學習,并在學習過程對自身進行重新審視和評價,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促進學生進行總結反思。例如在進行“Bargaining”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在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合作交流學習之后,讓學生對合作交流學習情況進行評價。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合作學習中,提高學生學習過程的理解感悟。
3.進行多元化評價,完善學生綜合表達的過程
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對學生英語綜合表達能力的培養,而多元化評價在培養學生英語表達能力上有著較好的積極作用,可以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進行綜合評價,并作出科學合理的指導,促進學生英語表達能力的發展。對學生綜合表達能力進行評價,需要突出學生的個性化和自悟性,引導學生采用對話交流、朗誦表演、主題演講等方式,營造出學生能夠樂于表達、善于表達、勇于表達的課堂氛圍。重視對學生獨立學習方式的評價和引導,結合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進行綜合評價。為發揮多元化評價的效果,需要將學生互評、學生自評及教師點評結合起來,整個評價過程要盡量采用excellen、very good、ryhard、equate等鼓勵性和緩和性的評價語言,減少對right or wrong等定性評價的使用。總之,在采用多元化評價方法的時候,需要保證評價語言的合理性,既要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要肯定學生的學習表現和成長,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為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提供有利基礎。
4.結語
綜上所述,將形成性評價應用到高職英語教學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和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英語學習,促進高職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在應用形成性評價的時候,需要為學生提供自主評價的機會,發揮學生的調節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能夠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自我調節,逐漸形成適合自身的學習思維方法,并利用多元化評價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改善,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得以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婷.形成性評價對高職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作用[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11):66-68.
[2]陳桂榕.形成性評價對高職生公共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影響的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9.
[3]張立峰.新建本科院校學生英語課程形成性評價對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35(5):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