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學榮
摘要:后進生在每個學校都存在,是老師們心中的刺。他們的存在給班級管理和教學工作帶來不少困難,解決的最好辦法就是轉化他們,挖掘他們的潛能,展現他們的才能,讓他們走上學習知識的大道。
關鍵詞:后進生;轉化;方法與策略
一、對后進生的體會
我扎根農村基層教育近30年,與農村孩子們朝夕相處共同成長,快樂與困惑并存。如果問我最困惑的是什么?那就是每年都要面對一批“后進生”。《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得到相應的發展。但由于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生對知識的領悟和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個別學生對數學學習感到困難,即“后進生”。如何轉變“后進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讓他們脫困樂學,是我們數學教師永恒的追求。
作為老師我們要在人格上平等地看待每個學生,尊重每個學生。可是后進生確實給老師的工作帶來很大的麻煩。比如,成績差拖班上的后腿,他們的當堂達標、課后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導致老師的工作任務不能完全落實下去。習慣養成差影響班級的學習風氣,影響其他同學學習,新知識已經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了,上課往往拿出小玩具小人書漫畫書。“后進生”沒有好的學習方法,沒有學習目標和動力,注意力根本不在學習上,經常鬧出事情來要老師處理。不僅增大了老師的工作量,還直接影響老師的工作業績。這樣的學生在班里好比“害群之馬”,班上有幾個這樣的學生老師的就“頭疼”了。
二、后進生的形成原因
農村后進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
1.受農村觀念家庭文化思想觀念的影響,祖祖輩輩不讀書同樣要吃飯。認為讀不讀一樣,混滿畢業就了事。
2.留守孩子越來越多,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孩子與爺爺輩在一起生活,爺爺輩的文化普遍較低,他們只能從飲食給孩子負責,在輔導孩子功課方面就很困難了。隔代教育容易對孩子溺愛,孩子需要什么大人就給什么,直接導致孩子的嬌生慣養。
3.有的后進生可能一、二年級成績并不差,因為缺少監督管理,再加上懶散思想,極易被些玩具游戲吸引。隨著知識的深入,由于功課落下的越來越多,最后淪為后進生;有的則是剛開始就沒上路,學生本身也想學好但是沒得到好的學習方法指導,一直在渾渾噩噩中度過每一天。
三、轉化方法與策略
后進生我們一味的做思想工作,單獨輔導,請家長交流是不夠的。我們應該想“辦法”轉化“后進生”,將他們轉化成“中等生“”甚至“優生”才能真正解決老師學生的困難。如何才能轉化后進生呢?我覺得應從幾方面入手:
1.樹立信心。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信心,沒有信心什么也做不成,特別是未成年的孩子,更需要鼓勵表揚。部分學生智力并不差只是沒走上學習的路子,一看到數學他們就反感害怕,在他們腦袋里直接反應出一個“難”字。其它他們根本沒看題目沒認真思考沒靜心思考過。這就需要給學生樹立信心,可以給學生講些勵志的故事,讓學生明白和他一樣差的學生,甚至比他還差的學生經過努力都能取得更好的成績,成為優生,從而給學生從心里上樹立一面旗幟。再從簡單的題目入手開始一天做一題循序漸進,每一題讓他們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以后逐步加量加難度,這樣好比給學生開啟了一扇門。
2.做數學實驗。對“后進生”難理解的題可以讓他們做情景模擬實驗,或者和同學老師一起做情景模擬實驗。如果是計算題可以用實物做推算、驗算、證實。有些應該實踐的題目不能直接實踐,可以做模擬實驗。例如:在做跑道上相遇問題時可以讓同學在操場上實地實驗,老師再提出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引導他們一步一步的解決問題。
數學本來就是從實踐中來得學科,我們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還是要回歸實踐中去。數學如果脫離了實踐,那學來得數學也沒有用。學習數學不只是為了取得高分,獲得好成績來獲取老師家長的表揚,而是用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由興趣到學習習慣的培養,引導培養學生自己主動思考、自己積極探索,學會把難的問題轉化為幾個簡單的問題,將不會做的問題轉換為學過的會做的問題,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3.適時表揚。表揚夸獎是激勵學生的最好方法,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積極性的好方法。“后進生”更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肯定。也許老師的一句表揚會讓學生高興幾天,幾天都認真學習。從而激發學生的潛力,持之以恒,必會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及時監督。經常關注學生的變化,當他們想放棄自己時,應及時采取方法使之走上正軌。許多學生對學習只有三分鐘熱度,一旦過了三分熱度又被生活中的玩具、游戲等吸引放棄了學習,從而使原來的努力半途而廢。一個習慣的養成至少需要二十一天,小學生年紀小自控力差更容易被新鮮刺激的東西吸引,所以更需要鞏固,定期檢查。如果說表揚是老師對學生的認可,那么檢測得高分就是學生對自己的認可。確實也是如此,每次檢測得好成績也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興趣與動力,所以檢測試卷要有針對性,老師可以精心安排。
四、結論
對不同的學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時期用不同的方法。沒有固定不變的方法與步驟,我們老師要盡全力挖掘出他們的潛能,“讓每個生命得到喚醒,讓每個生命精彩絕倫。”只要我們懷著一顆熱心、耐心、恒心,相信今天的“丑小鴨”可能就是明天的“白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