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克宇
摘要:在立德樹人這一背景下,思想政治課程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課程,而實踐教學環節的開展則是該課程落實的重要途徑,對此,相關教育工作者需要采取有效對策,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使學生的獲得感得到增強。本文針對立德樹人背景下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進行分析,探討了新時代下立德樹人的價值定位,分析了目前該校課程思政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體的教學改革實踐對策,希望能夠為相關教育工作人員起到一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立德樹人;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實踐對策
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是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落實的有效路徑,對此,需要全面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并要完善相關實踐教學措施。對于高校思政課教學體系而言,實踐教學是其中的一項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價值觀,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幫助學生樹立堅定信仰的重要途徑,對于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落實具有著重要意義。高校的主要任務在于立德樹人,因此需要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突出思政課所具有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對自身的認知和認同進行深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做到學以致用,從而提升育人效果。
一、新時代立德樹人的價值定位
立德樹人這一理論在不同時代下的內涵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我國在進入新時代后,立德樹人需要通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有效開展教育工作,并要能夠加強價值引領作用,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有效培養,使其成為新時代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而立德和樹人之間具有著相應的辯證關系,立德主要是對學生的道德進行培養,樹人則是需要對學生能力進行培養,使學生能夠樹立起堅定的理想信念,并具有足夠的責任擔當,成為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從立德樹人的角度進行分析,立德是一個人發展的重要前提,而樹人則是根本,二者結合便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和核心內容。對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需要對時代的發展要求進行明確,并通過具體的實踐教學,有效落實立德樹人這一目標[1]。
二、當前課程思政課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
首先,在課程思政實踐教學過程中,對相關課程的開展缺乏重視。由于部分高校負責人自身的思想認識不夠到位,進而使其沒有深刻認識到課程思政課所具有的重要性,進而使得實踐教學的開展受到影響。具體來說,一些高校在開展課程思政時往往只是將實踐教學的部分內容融入到了課程當中,缺少具體的實施方案。
其次,部分高校的教學觀念沒有得到及時更新,雖然一些高校開展了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工作,但由于受到自身傳統觀念的影響,進而在實際改革過程中表現出了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相關教學工作的開展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實踐教學實施效果不佳
首先,在高校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存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脫節的現象。思政課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的一種重要延伸和拓展,通過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可以更好地發揮出課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但目前課程思政在具體落實過程中,相關理論教學內容和實踐教學設計之間存在脫節現象,進而使得學生無法通過相關理論來指導自身的實踐活動,也無法在具體實踐當中有效應用相關理論知識。
其次,實踐教學的開展不夠規范。雖然部分高校將課程思政納入到了具體的教學計劃當中,但相關實踐教學規范體系并未得到充分構建,因此導致實踐教學的開展不夠統一,相關的實踐目標和要求比較缺乏,進而對實踐教學效果產生了影響。
最后,實踐教學的形式不夠創新?,F如今,一些高校思政課的實踐教學活動往往只局限于相關的社會調查和校內實踐等活動,由于其形式比較單一,進而降低了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無法有效實現實踐教學的預期目標[2]。
三、立德樹人背景下深化課程思政實踐教學的具體對策
(一)切實提高思想認識
想要使高校課程思政教學得到有效落實,首先需要改變學生的思想認識和觀念,從而將思政政治教育在教學的整體過程中進行貫穿。高校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對此,高校需要深刻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有效結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從而全面開展育人工作。對此,相關高校負責人和教師需要對黨和國家的政策和相關精神指示進行領會,并要努力把握時代的發展形勢,明確時代的全新變化,對課程思政提供更高的要求,有效促進高校課程思政的創新發展。
(二)增強實踐教學實施效果
首先,在高校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工作時,需要對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等進行明確,并要注意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有效銜接,根據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有效推廣課程思政,具體來說,不僅要充分結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還需要確保實踐教學和不同專業的充分結合,并要使實踐教學和社會現實之間進行有效結合,從而為實踐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具體的理論指導和價值引導。其次,需要對實踐教學體系進行規范,一方面需要做到加強組織領導,完善相關的實踐教學大綱。另一方面需要有效建設實踐教學課程,根據高校課程思政的相關要求和實際情況,合理編寫實踐教學大綱,對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具體的考核方式等進行明確。最后,需要將實踐教學載體進行優化,不僅要堅持校內課堂教學,同時還需要對社會課堂加大重視,同時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積極拓展網絡課堂,最后對學生的心靈課堂進行發掘。
(三)健全保障考核機制
首先,高校需要確保具有充足的師資力量和經費投入。高校需要結合自身的師資情況,合理建立課程思政教學師資隊伍,給予課程思政教學在職級晉升、評級優先以及課題立項等方面的傾斜,并要設立專門的課程思政實踐教學經費,有效實現專款專用。其次,需要對高校課程思政實踐教學考評機制進行完善,明確學生期末考試成績在具體評定中的占比,同時還要對學生的實踐教學成績進行合理考評,以此使學生的實踐分值得到有效體現。最后,高校需要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工作,相關教師需要不斷提升綜合素質,將自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進行充分發揮,以此來打造出高素質的專業化教師隊伍,從而更好地完成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3]。
結束語:
綜上所述,課程思政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課程,需要有效開展實踐教學,使課程思政的相關理論知識和具體實踐活動相結合,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理想信念,并有效培養學生的責任擔當,促進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文道群,蘆智龍.立德樹人背景下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創新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6):12-13,23.
[2]姜有,滑懷田.大思政背景下的“井巷工程”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內蒙古教育:基教版,2018,000 (008):P.18-20.
[3]張俊雅.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立德樹人的有效性評價[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1(2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