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5G時代的到來、網絡覆蓋面越來越大、消費觀念的改變、智能手機使用量提高的背景下,企業的營銷方式應該做出怎樣的調整,以應對企業面臨環境的改變。鑒于此,筆者使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實地參與式觀察法,解析了新時代背景下企業營銷方式進行轉型的原因,進而分析了企業營銷方式轉型的機制,最后嘗試性建構了轉型需要注意的問題。以期推動在新時代背景下企業更好地對營銷方式進行有效的轉型,促使企業營銷方式的與時俱進與切實可行。
關鍵詞:新時代? 營銷方式? 企業? 營銷
中圖分類號:G64?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1(a)-0100-03
Explor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 Marketing Mode in the Context of New Era
LIU Yan
(Hubei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Province, 430074?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advent of 5G era, increasing network coverage, changing consumption concepts and increasing smartphone usage, how should enterprises adjust their marketing methods to cope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facing them? In view of this, the author USE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logical analysis and field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 marketing mo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and then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 marketing mode, and finally tries to construct the issue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transform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nterprise in the new era background of marketing better effective transformation, promote enterprise marketing methods with The Times and practical.
Key Words: New era; Marketing methods; Enterprise; Marketing
名利雙收是中國的一個成語,出自《官場現形記》的第七回,意思是說,既贏得了名聲,又獲得了利益,一舉兩得。但是,不難發現,是得先擁有了名聲,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與名譽度,方可獲得利益。以此類推,在“酒好也怕巷子深”的語境下,企業要先獲得好名聲,那營銷是不可或缺的。企業的營銷方式,可以說,從最初的4P理論,即Price—— 價格、Promotion—— 促銷、Product—— 產品、Place—— 渠道,到現在的6P等。那么在新時代的背景下,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發生了新的改變,何以應對?對此,文章以企業營銷方式轉型為切入點進行了探尋。
1? 外部環境改變:新時代語境下企業進行營銷方式轉型的緣由
人是環境的產物,而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亦離不開環境因素的影響。基于PEST理論,企業外部的環境,如生產力水平、人們消費觀念、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發生了變化,企業的營銷方式也得隨之而采取相應的應對機制。
1.1 5G時代的到來
伴隨著華為助推5G時代的到來,人們所使用的通信設備的網速、信息的接收與反饋速度等均會被影響。不言而喻,在這個眼球經濟時代,信息的反應與捕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企業的營銷方式。營銷時采用何種營銷渠道,才能讓5G這一媒介技術更好地發揮其作用,這是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1.2 網絡覆蓋面的擴大
在中國科學扶貧與精準扶貧、全民小康社會建設、實現中國夢的推動下,中國的網絡覆蓋面可以說是越來越大。在中國的農村、邊遠山區等,中國電信、長城寬帶、廣電等也是可以覆蓋到的。換言之,營銷對象也會隨著網絡覆蓋面的擴大而得到重新審視。
1.3 消費觀念的改變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福利政策的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的優化等,在人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中,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以提升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需求可能會有所提升,企業在其產品的質量等方面不得不考究這些變量因素。
1.4 智能手機的持有量提高
可以說用機不離身來形容當前人們與手機的關系也不過分。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企業在對車身廣告、墻體廣告、街頭發傳單、路標廣告、明星帶貨等營銷渠道、營銷媒介的選擇時,是否應該考慮到,在新時代,人們對信息的獲得,從手機上獲得的信息量是否多與其他的媒介,故而,對自媒體、流量明星、網紅、直播等因素不能不納入考究因素里。
2? 機制建構:新時代背景下企業營銷方式轉型的路徑
企業進行營銷方式轉型,這可能會涉及到企業長遠發展、大局的戰略以及具體行動的戰術,基于SWOT理念下在考量企業自身的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之后,可以因地制宜地從以下角度來嘗試性建構營銷方式轉型的途徑。
2.1 線上為主,線下為輔
5G推動智能時代的到來,人們對智能手機的依賴,電子商務的B2B、B2C、C2C等模式的滲透,眼球經濟的影響等,企業在進行營銷方式的轉型時,將重點從線下轉移到線上,以線上為主、線下為輔,將是一種趨勢,對某個產品或者服務進行了解,通過智能手機或者電腦等來獲得相應的信息,進而進行決策是否對這個產品或者服務進行消費。但是,并不是說放棄線下的推廣,如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所說,實體店是不會消失的,不管電商如何有優勢。明星帶貨、網紅直播促銷、自媒體的助推、網絡營銷等成為企業營銷方式的主流,而類似盒馬生鮮體驗館、實體咖啡館等,還是有一定的輔助價值。
2.2 處于C位的依舊是產品質量
人們之所以消費一個產品或者服務,是出于對其效用—— 消費時的滿足感,在人們追求美好生活、講究生活品質等因素的影響下,任何營銷做得再好,最后歸口的落腳點還是產品的質量,并且在大數據時代,任憑企業的產品或者服務吹得天花亂墜,如若沒有產品的真實效用作為其核心競爭力,那也是一個失敗的營銷,并且會給企業的知名度與名譽度帶來一定的影響。
2.3 大數據下更加重視CRM
微信、QQ、抖音、微博、頭條等社交軟件的助推下,大數據時代語境下,企業進行營銷方式選擇時,勢必會更加注重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即客戶關系管理。用營銷里的一句話來解釋,你得罪了一個顧客,有可能會得罪跟這個顧客相關的250人。客戶是上帝、有效滿足客戶的真實需求等理念將會得到更好的踐履。
2.4 競爭激烈側重更好的績效管理
商人的本質是逐利性,而企業的生存之所依還是盈利性。故而,企業在進行營銷時,投入的營銷費用,在投入產出比、回收期等考量指標要求下,面臨的競爭形勢也不容易忽視,不言而喻,將會更加注重績效管理。績效也就是performance—— 表演、表現,成績、業績及效果、效益、效率之意。營銷方式轉型會考量績效管理,設置績效目標、實施績效管理、考核績效,績效結果的反饋與應用將會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經濟人”人性假設視角下被作用一種助推營銷的工具。
3? 反思探討:新時代語境下企業營銷方式轉型需要注意的問題
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營銷方式,換言之,企業進行營銷方式的轉型,不得不考量的是其內外所面臨的問題。
3.1 PEST——外部環境
在新時代,企業所面臨的政治、經濟、社會、技術等環境均得根據自己企業所處的區域、時段等,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企業是得去適應這個大的外部環境,進而來進行切實可行的營銷方式的轉型。
3.2 SWOT—— 內部環境
企業進行營銷方式的轉型,其不容小覷的是必須得整合自己企業的力量,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得明晰化,方可采取具體行動,畢竟中國的中小企業平均壽命是2.5年,集團企業是7~8年。
3.3 TQCC與SMART—— 操作方略
TQCC即Time——時間、Quality——質量、Cost——成本、Contract—— 合同,文章認為在新時代在企業進行營銷方式轉型,追求以合同為圣經,花最少的錢在最短的時間內追求最好的營銷質量。同時,進行營銷方式轉型的績效管理應該納入SMART—— 聰明法則理念,即目標明確、可量化、可實現,注意相關性與任務完成時間限制。
參考文獻
[1] 劉燕.油價下調對汽車銷售行業的影響分析[J].現代營銷,2015(1):79-80.
[2] 佚名.信息安全小百科“互聯網+”[J].保密科學技術,2015(7):65-66.
[3] 康雙勇.信息安全小百科[J].保密科學技術,2019(2):67.
[4] 從雁萍.“互聯網+”時代“英語流利說”APP的營銷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20.
[5] 崔彬彬.新媒體環境下騰訊視頻營銷策略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9.
[6] 胡鈞浪,呂姿蓉,牛興馳.創建與轉型:天津遠艦傳媒公司創業案例[C]//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五個現代化天津”建設——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十三屆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下).2017:244-248.
[7] 劉士林.文化產業語境下的民俗文化創新[C]//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中山大學中文系,《文藝研究》編輯部.“美學與文化生態建設”國際論壇論文集.2010: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