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文平
摘? 要: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基地,就要從行業人才需求出發進行人才培養。但是,目前也存在一種現象,高校每年都輸出大量的人才,而各個行業依然存在人才缺乏的問題。高校學生的就業存在專業不對口的問題,學生的專業不能得到有效應用。為了保持當前高校畢業生的高就業率,同時提高學生的就業水平,在高校公共英語教學中就需要發揮就業導向作用,實施教學改革,這是促進學生就業的重要途徑。該論文著重于就業導向下的高校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策略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就業導向? 高校? 公共英語? 教學改革?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1(a)-0179-03
On the Reform Strategies of College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under the Employment Orientation
LV Wenping
(Public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Department,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Hebei Province, 053000 China)
Abstract: As a talent training ba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start from the needs of industry talents for talent training. However, there is also a phenomenon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port a large number of talents every year, and there is still a shortage of talents in various industries.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the problem of unmatched majors, and students' majors cannot be effectively used.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current high employment rate of college graduates and improve the employment level of students, it is necessary to play an employment-oriented role in college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and implement teaching reforms. Thi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student employment.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employment-oriented reform strategies for college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 Employment orient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Effective strategies
現在的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正在向應用型方向發展,當前各個領域對人才的要求都很高,應用型人才奇缺,即便每年都有很多的畢業生進入到社會中,但是依然需要著力于實踐能力的培養,這樣就會提高成本,這也是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不符合行業需求的一種表現,一方面人才難以就業,另一方面行業缺乏人才,要解決這種矛盾,就需要實施教學改革。高校公共英語教學中,就需要對高校當前的就業特點有明確認識,發揮就業的導向作用并展開教學,實施必要的教學改革,切實地幫助學生解決就業問題。
1? 當代大學生就業所存在的特點
1.1 主動關系和被動關系發生了改變
高校不斷擴招,大學生數量逐年增多,大學畢業生已經不再是精英群體,而是大眾化,在人才培養中也不再采用精英化的模式,而是應用普通的培養方式,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卻沒有與學生的就業掛鉤,這樣就會導致大學生缺乏主動就業意識,在學習中脫離了就業,當進入到社會中的時候就會感覺被動,不具有自主選擇權,導致就業困難。高校大學生就業率低已經成為備受關注的社會現象。
1.2 存在地域性
多數大學生希望高校畢業之后到經濟發達的地區發展,讓自己將來有更多的見識,發展空間得以擴展。但是多數的大學生都這樣想,就會導致經濟發達地區的人才濟濟,高端人才都聚集在這里,而崗位有限,對于沒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畢業生而言,就業難度必然會增加。雖然大學生的競爭意識非常強,就業問題依然無法解決,與此同時,經濟發展相對之后的地區則面臨人才匱乏的局面,這就導致大學生就業存在地域性矛盾,人才就業結構缺乏合理性。
2? 大學生就業現狀
2.1 由于個人因素導致的就業困難
高校的大學生認為學歷會影響就業,如果學歷比較高,就業就相對容易一些,在大學生群體中,超過90%的學生是這樣認為的,學歷越高,就越是會存在就業優勢,不僅在薪酬方面體現出優越性,而且有更多的提拔空間。一些大學生對自己的薪酬有很高的要求,初次就業就將薪酬定位在3 000元,甚至一些大學生希望月薪達到5 000元,存在這種想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學生在校期間已經完全脫離了社會,沒有了解市場的行情。如果當地的最低月薪標準僅為1 100元,如果提出3 000元的月薪,就業難度就會增加,同時大學生也不愿意在這個地區就業。既然高校的大學生在就業方面不占有優勢,可以選擇創業,但是創業不是適合每個人,多數的大學生在綜合素質上無法滿足創業需求。大學生要選擇創業之道,不僅要具備組織能力,也要具有團隊精神,遇到突發事件能夠應變。由于個人素質不符合就業要求,必然會影響就業。
2.2 由于地域環境因素導致的就業困難
環境因素對學生就業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家庭環境方面,加之大學生對個人發展以及工作的穩定都有較高的要求,對于工作地點有明確選擇,對薪資待遇有較高的要求,就會導致就業難度加大。當前的大學生更為重視職業發展,同時對工作地點也非常關注。高校學生由于接觸社會比較少,對各個地區的薪資待遇不能全面了解,因此在要求上會存在虛高的問題,由此可見,他們對職業不抱有理性的態度。對于多數學生而言,對工作地點是剛性要求,如果地域環境不能滿足自己的要求,就不愿意在這個地方就業。
3? 以就業為導向進行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的有效策略
3.1 公共英語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公共英語教學中,將與學生專業相關的職業內容作為案例引入到課堂上,針對企業單位的人員素質標準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指導學生注重自我形象的塑造,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接受鍛煉,還可以檢驗自己的職業能力。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就可以從職業的角度出發不斷地檢驗自己,對自己的特長有所認識,同時完善自己的不足,為自己補充“能量”,增強自信心,由此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還能夠樹立團結協作意識,這些都是就業中所需要的。比如,對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進行公共英語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設社會實踐活動環境,學生扮演銷售員的角色參與到課堂“義務服務”環境中,學生從中可以認識到,作為銷售人員不僅要具備很強的表達能力,還要能夠與人進行有效的溝通,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銷售水平。采用這種教學模式,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培養,以在將來更好地就業。
3.2 公共英語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職業指導
公共英語教學中,教師使用各種媒體展開教學,將職業教育融入其中,諸如學校的報刊內容、校園網上有關就業的內容等都可以引入課堂中,用英語表達。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引入就業案例,對學生進行引導式教育,讓學生對自己的未來的職業有所認知。課堂上,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小組,針對于專業相關的職業展開討論,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讓該校畢業并崗位上有突出貢獻的人士到課堂上聽課,利用10 min時間與學生針對職業方面的問題進行英語交流,甚至可以為學生創造接觸企業環境的機會,了解成功人士的創業之路。
3.3 公共英語教學中要與崗位需求相契合
公共英語教學中,針對就業方面的信息展開討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就業討論競賽,讓學生用英語表達,各抒己見,對于當地各個行業的人才需求信息都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說明自己選擇的就業方式。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而且還可以針對就業問題交流經驗,以提高學生的就業率。
4? 結語
通過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確,高校公共英語教學中,要發揮就業的導向相作用,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轉變就業觀念。在具體的教學中,還需要了解學生的就業特點,將職場內容引入課堂上,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積累就業經驗。
參考文獻
[1] 任玲玲.應用型本科院校公共英語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研究[J].科教文匯,2019(3):170-171,184.
[2] 姜寧.需求分析理論視域下以就業為導向的大學英語教學研究[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8,183(6):155-156.
[3] 孫文博.獨立學院大學生就業服務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7.
[4] 馬琴.大學英語個性化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7.
[5] 李小雙.需求導向下中職公共英語校本教材的開發與研究—— 以江華縣職業中專學校汽修專業為例[J].華夏教師,2018,110(26):44-45.
[6] 李偉剛.以“社會+個體”雙需求為導向的應用技術型大學公共英語課程改革初探——以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為例[J].教師,2019(1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