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聰


【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發展的當下,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是學校教育教學的首要目標。廣州市教育改革措施中也對初中英語學科教育考察作了調整,增加學生的英語語篇的學習與應用能力的考查。在這兩大改革背景之下的閱讀教學也要適時調整,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在基于核心素養的育人理念之下,加強對閱讀文本的解讀與教學,幫助學生知識、品質和情感的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英語;初中;閱讀教學
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是新課改的最新要求,也是當前素質教育的主旋律。與此同時,廣州教育教學改革新政指出,2021年開始中考實行新的學生評價辦法、新的考試制度和新的招生錄取機制。其中,對英語學科的教學增強了對閱讀和語篇理解的考查,教學要突出對學生正確價值引領的滲透。
為此,初中英語教學活動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圍繞語篇開展語言技能、語篇知識、語言知識及文化知識的教學。其中,語言技能重點培養學生基于原文依據的邏輯推理能力素養,如,理解、概括等能力,以及基于理解與個人知識與經驗的分析、判斷、推理、想象、評價以及創造等思維;語篇知識重點讓學生掌握語篇主題、類型、結構、主旨、寫作目的、寫作態度、詞匯語義及語法銜接等內容;語言知識側重幫助學生掌握語音、詞匯、語法、語用等知識;文化知識則注重引導學生對語篇文化知識和文化價值的學習研究,結合已有認知進行分析、評價和創造。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語言、文化、思維的融合訓練,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通過學習獲得的品格和關鍵能力,《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含學生在學習中必須掌握的學習能力、思想品質以及語言應用能力等核心能力。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為思想品質,主要指學生在學習和生活當中的思辨能力,主要有判斷、分析、理性以及分析表達,采取英語思維進行多元思維活動。第二為文化品格,主要是了解各國文化,比較不同國家之間的異同,充分尊重不同國家之間存在的差異。第三個為語言應用能力,指學生在使用語言方面的能力,主要有語感、語言意識、語言交際策略和語言技能等內容。對英語課程核心素養進行全面分析之后發現其對學生后續發展需求較多,為學生之后進行英語閱讀活動奠定一定的基礎,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品格修養、人文精神和社會情懷。
二、初中階段英語閱讀文本解讀的重要性
《初中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當中對初中英語教學方式及具體的學習策略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教學要著眼于全體學生,著眼于學生的終身發展,發展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讓學生掌握高效的學習策略,提高其學習能力以及增長其英語知識。初中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重點是要培養學生的綜合閱讀和語篇理解能力。但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閱讀課往往會被誤解成翻譯課,甚至只進行詞組、單詞以及語法方面的教學,而忽略了對文章結構與內涵的梳理,閱讀課教學效果甚微。反思多年一線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策略,在準確、深入解讀教材文本的基礎上,以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開展閱讀課教學。
三、多維度解讀文本,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五個維度進行文本解讀,幫助學生發展和提升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
四、理念與策略并行的閱讀教學思考
(一)深入剖析語言中的文化信息,培養學生文化品格
在英語學科教學中發展文化品格素養,要求學生在掌握文化知識、理解文化內涵的基礎上,開展跨文化溝通,對中華優秀文化進行傳播。初中英語閱讀教材設置了許多介紹英語國家風俗和習慣的課文,這些課文是培養學生文化品格的重要素材。在教學實踐時,教師要從文本中的單詞、詞匯、短語和句子入手,對文本信息進行深入剖析,引領學生體悟文本內涵,發展學生的文化品格。例如,教師在進行閱讀材料當中短語以及單詞的教學時,要重視挖掘深藏在詞匯背后的文化意義,進行中西文化差異對比來提升學生對文化差異的理解能力。對閱讀內容講述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在閱讀教學中設計拓展環節,穿插講解文化背景知識。如七年級下冊Unit 8的閱讀材料介紹了與職業相關的內容,教師針對這些內容精心設計拓展環節,講解課外的一些職業信息,或者國外一些有趣的職業內容,通過拓展環節讓學生了解每一個職業的工作內容,從而發展學生的文化品格。
(二)重視文本解讀,培養學生的思維素養
初中英語學科中的思維品質素養,要求學生通過學習獲得良好的分析與判斷能力。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學生的多元思維品質進行培養。教師可以語篇作為主要載體,對文本進行深度解讀,設計階梯式文本學習,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獲得思維品質的發展。同時,還要引領學生對閱讀篇目的題目、作者傳遞的信息、文本的特點以及文體進行分析,以此為教學基點,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找出每個段落的關鍵句和中心思想,從而做到融會貫通,厘清文本基本脈絡,領會文本蘊含的豐富內涵。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對文本開展探究式和發散式學習,鍛煉開放性思維品質。
例如,在八年級上冊Unit 5 Education exchange一課的教學時,教師以教學內容為依托,引領學生閱讀文本,對如下問題進行探究:What do they talk about? What should we do when we are in other countries? 問題設置的動機是幫助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學會自主思考,在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上都能獲得發展與提高。
(三)采取多樣化閱讀策略,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素養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感和語言應用意識,教師可帶領學生采用聽讀說結合、泛讀與精讀結合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詞匯、語法等基礎知識積累,增強語言語感,發展英語應用能力。在閱讀教學策略中,先讓學生掌握默讀、精讀和泛讀等基礎性的閱讀方法,然后再加強聽讀結合、聽說結合、讀說結合以及讀寫結合等閱讀方法的深層應用。教師在指導閱讀時要循序漸進,先讓學生跟讀錄音,在跟讀的過程中發現并糾正語音語調問題,接著大聲朗讀增強語感,再使用讀說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流利朗讀的基礎上對閱讀材料進行解釋和復述,以此發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文本解讀是英語閱讀教學的起始階段,如何引導學生開展文本解讀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首先要對文本進行多視角、多維度的解讀,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去閱讀文本、認識文本、理解文本,深入挖掘文本的人文內涵,通過學習獲得知識、品質和情感等核心素養的發展,從而實現英語閱讀教學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傅建榮.關于學科核心素養目標的高中英語閱讀文本解讀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31):68.
[2]徐雪梅.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案例分析[D].延邊大學,2019.
[3]龍美如,解冰.基于核心素養的英語閱讀文本解讀與活動設計[J].基礎外語教育,2018,20(04):69-77+111.
[4]尹進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5):84-85.
[5]張靜.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綜合視野的實踐探究[J].英語教師,2018,18(09):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