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堯明
基礎教育是為人生著色的重要環節,長達 9年的義務教育階段,為學生品格培育、三觀養成做出了巨大貢獻。而高中階段是國民教育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人才培養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由此,我們認為,應該從成人成才的長遠出發,精心設計學程,給學生一個明白的未來。我們從鞏固人生底色,夯實成長基礎;培育興趣愛好,發現個性特長;規劃未來藍圖,找準發展方向三個方面,進行探索實踐,培育學生核心素養,提升自我能力。
鞏固人生底色,夯實成長基礎
我們認為,在高中階段,應該通過各種方式,繼續鞏固義務教育階段養成的人生底色,并著眼未來,讓學生具有獨立自信的品性、服務社會的責任和經邦濟世的情懷。
廣開實踐活動,培育社會責任
生在幸福家庭里的孩子,缺少社會生活的體驗,不懂得人生的勞苦辛酸。學校適時引導,開展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他們或立足于校園,進行垃圾分類、廢品回收;或走出校園撿拾垃圾,凈化景點環境;或走進福利院,服務老人孩子;或走進社區服務站、圖書館等文化場所做義工。他們模擬政協社團,在 2018年 7月冒著酷暑,踏著熱浪,走訪環衛場所、建筑工地等室外工作人員,在充分調研、細致討論的基礎上,提出了《關于建設露天工作者休息點》的模擬提案,被評為全國優秀提案,并被推薦提交到江蘇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通過參與各種活動,社團成員感受到肩負的社會責任,培養了勇于擔當的精神。
用好德育手段,培育家國情懷
八禮四儀不能僅僅是停留在學生會背的層面,而應說,學校要向德育管理要質量,的確,德育活動的豐富多彩更彰顯多元開放、合作和諧、追求卓越的辦學特色,激發廣大師生的愛國激情和民族精神。
培育興趣愛好,發現個性特長
構建特色課堂,為學生提供合適的教育
分層教學,因人施教,讓學生充分發展自己的特長,個性化地成長,這是我校秉持的教學理念。學校經過精心提煉,提出構建“原味·靈動·高效課堂”。“原味”即立足于學科的基本任務,明確各學科課程的定位,體現學科基本特點。我校著力打造了諸如語文和英語的課本劇課程、詩文吟誦課程,理化生學科的探究實驗課程等,學生積極參與興趣盎然。“靈動”要求打造“生本課堂”,注重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和質疑求新,通過思想的感悟,思維的碰撞,激發智慧的火花,強化課堂的生成。“高效”則是強化有效教學的理念,突出分層教學的導向,如奧賽興趣班,為有興趣有能力參加奧賽學習的同學提供了機會,讓一大批學生獲得了省奧賽一等獎;探究興趣班,各展其長,在全國科學金鑰匙比賽、清華大學登峰杯比賽、全國創新語求更高,許多學生因不適應高中學習而很被動。為此,在高一新生報到時,我們就編印了新生報到手冊,對即將進行的高中學習生活給予引導,并要求各學科進行概括性學習指導,強化初高中銜接過渡教育,引導學生樹立目標意識。我們在短期目標確定時,以期中為界,進行目標達成自我考核總結,并引導學生根據情況實時調整,確保目標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讓學生“跳一跳,摘桃子”。同時,為避免學生目標確定的盲目性,我們注意教育目標的層次性和具體性。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分析不同層次學生現有的發展水平,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層次的目標,并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揚長補短。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就都能夠在教師的輔導下輕松愉快地學習,自覺性也就提高了。到高三,讓每一個考生都確定自己心儀的高校,統計張貼在教室,變成觸手可及的目標,不斷激勵自己。
引導自我認知,加強選科指導
高中生正處于向成熟的青年期過渡的時期,在這一時期,生理發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發展卻相對落后。這個階段的孩子看問題易偏激,逆反心理與盲目崇拜。
(蘇州實驗中學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