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華
摘 要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生活質量提升以及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現實背景下,林業作為我國重要的自然資源,人們對其關注的重點不僅在于其帶來的經濟效益,而是向社會生態效益轉變,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加強對林業發展的日常管理。其中林木采伐管理是林業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改進現階段我國林木采伐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基于此,分析林木采伐管理的重要意義,對其存在的不足進行深入探析,進而提出有效的改進措施,加快推動我國林木采伐管理優化發展,以實現林木資源效益的最大化。
關鍵詞 林業;采伐管理;問題;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0.063
林木采伐管理是林業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在發揮林木資源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其社會生態效益的最大化成為當前需要思考的重大課題。林木采伐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為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然而,在我國林木采伐管理的實際過程中,仍然存在林木亂采亂伐、日常監管不到位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林木采伐管理作用的發展,對當地的林木資源造成嚴重破壞,甚至對當地的林業生態環境帶來不可彌補的破壞,都不利于我國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加強林木采伐管理并對其存在的問題加以改正,已成為當前我國林業資源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
1 林木采伐管理的重要意義
1.1 有助于推動我國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形成與發展
加強林木采伐管理,順應當前我國建設生態文明的發展潮流,有助于推動我國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形成與發展。在全球工業化社會進程加快以及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生活收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人們對生活環境、生活質量以及生活水平的要求發生重大變化。在追求社會經濟增長的同時有效保護生態環境,進一步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環境和良好生態環境的需求,已成為當前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林木作為我國重要的森林資源,其采伐管理勢必關系到社會生態環境安全的公共利益,同時也影響著人們所關心的生態環境建設。因此,通過加強對林木的采伐管理,實現林木采伐有法可依的良好局面能夠推動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促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事業的良好發展[1]。
1.2 有助于維護我國生態事業安全發展
實施對林木采伐的有效管理,能夠在促進林木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同時維護我國的生態安全。森林資源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更有助于我國生態環境的安全發展。林木采伐作為林業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環節,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調節作用下,對于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生態等方面發揮重要功能。然而面對林木資源發展的特殊性,如果僅僅為了短期的經濟利益而導致林木大量采伐,勢必會影響整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為了實現我國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同時為了維護我國的生態安全,加強林木采伐的日常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1.3 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國林業資源管理水平與質量
通過加強林木采伐管理,有利于提升我國森林林業資源管理水平與管理質量,建立科學、有序、合理的林木采伐管理體系,推動林業資源的有效利用。隨著近年來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地區加大對城市綠色家園的建設,森林作為綠色家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加強對森林林木采伐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動綠色城市的建設與發展。與此同時,林木采伐管理作為森林林業資源管理的主要內容,借助林木采伐管理手段的提升,能夠推動管理體系合理有序建設,進而促進林業資源有效利用的同時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增長。除此之外,各地區根據當地的林木生長情況、地理位置等具體信息,通過科學合理的林木采伐管理措施,能夠促進當地林木采伐工作的統籌安排和有序進行[2]。
2 當前林木采伐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2.1 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及具體落實亟待加強
當前我國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建設亟待完善,相關管理制度落實情況需加強改善。林木資源作為重要的自然資源,其在帶來一定經濟效益的同時能夠帶來較大的社會生態效益。然而在林木資源的實際采伐過程中,相關的工程程序是否按照采伐證的相關要求進行采伐,對于林木的采伐有沒有按照規定數量進行,以及相應的林木有無更新等諸多情況,都需要進行有效落實。在當前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建設中,雖然對于上述情況制定了相應的政策和規章制度,但缺乏對林木采伐區域的監管制度建設與完善。與此同時,鑒于林木采伐區域的廣泛以及相關工作監管任務的艱巨,部分地區的監管隊伍建設和工作人員配備不夠,不能滿足現實的采伐監管工作需求,使得林木采伐管理出現落實不到位的情況,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林木采伐管理工作,甚至會對林木采伐區的資源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2.2 林木采伐管理基礎設施有待完善
部分地區的林木采伐管理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在相關設施配備上存在欠缺,影響林木采伐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我國林業資源發展相對較為集中,且林木采伐管理涉及的范圍相對較廣,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林木采伐管理的相關基礎設施數量較多,且需要政府一定的財政支出與支持。但在我國部分地區,受地方財政投入以及相關制度保障等客觀因素的影響,林木采伐管理的基礎設施配備不能夠達到相關要求,林木采伐管理工作難以有效開展,因而林木采伐管理水平也急需提高。除此之外,受各地區對林木采伐管理重視程度的影響,在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上也很難達到統一,勢必會對林木采伐管理工作帶來難度,使得相關管理工作缺乏基礎保障。
2.3 林木采伐管理效率有待提升
在林木采伐管理中,相關管理程序傳統煩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采伐管理工作效率。在我國《森林法》中,明確規定除了農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個人所有的零星林木,林木采伐都需要申請采伐許可證,并對如何獲取林木采伐許可證相關事項進行規定。與此同時,在進行林木采伐時必須按照采伐許可證規定的采伐面積、林木種類、數量以及采伐期限嚴格實施。盡管我國對于林木采伐許可證的獲取以及相應事項有明確規定,但在實際林木采伐管理過程中,相關人員缺乏系統化管理和培訓,林木采伐許可證在發放時未采用統一格式,甚至出現采伐許可證不規范填寫等問題。除此之外,林木采伐許可證的申請以及日常管理受傳統管理理念的影響,在申請落實的過程中常會出現申請時間過長、流程煩瑣等現象,需要進一步加強相關部門機構改革,以有效提升林木采伐管理的工作效率[3]。
3 加強林木采伐管理的改進措施
3.1 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加強日常監管落實
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對森林資源的發展觀念也發生重大變化。尤其是近年來進行的林權體制改革,通過將林權確權到戶的方式,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的人與森林之間的關系。與此同時,伴隨近年來國家退耕還林政策的有效落實、對森林資源保護重視程度的加深以及生活燃料的變化,對林木資源造成破壞的不再是人們的亂砍亂伐,而是受到城鎮化加快的影響。對此,我國相關部門根據現有的林木發展情況以及社會經濟形勢,要加強對森林林木采伐管理制度的改革與完善,不斷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趨勢。除此之外,在信息化發展時代背景下,在對林木采伐管理工作的監管和落實方面,可以加大對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使用,以充分發揮林木采伐管理作用。
3.2 加強隊伍建設和資金投入,提供物質基礎和保障
林木采伐管理作為林業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工作內容相對來說比較煩瑣。對此,國家相關部門要對林木采伐管理相應的崗位設置、部門職能進一步明確細化,并根據相應的職責配備充足的管理隊伍。與此同時,針對當前我國部分地區林木采伐管理基礎設施不完善的情況,要加強政府財政投入和相應基礎設施的完善,如林木采伐管理人員必備的日常攝像設備及器材,并加強對這些基礎設施的日常維護,為林木采伐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物質保障。除此之外,對于地方財政相對緊張的地區,可以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對該地區現有的林木采伐管理手段進行更新,如采用線上線下管理相結合的模式,在提高林木采伐管理效率的同時有效減少線下工作人員的負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采伐管理工作帶來的財政壓力。
3.3 簡化林木采伐管理環節,有效提升管理工作效率
隨著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為進一步有效提升林木采伐管理效率,提升林木采伐管理工作質量和水平,需要加強對相關管理環節的簡化升級。相關政府部門作為林木采伐管理的主體,其目的不僅僅在于完成日常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充分發揮其政府職能為林業經營者提供優質服務,如林權審核、林木采伐許可證申請等。在此基礎上,根據近年來我國林權制度改革,可以將原來的伐前設計、伐中檢查、伐后驗證的管理模式轉變為以自我管理為主、林業管理部門為輔的管理模式,真正發揮林業管理部門的服務職能,在通過相應采伐管理環節簡化后,最大程度減少林權經營者的時間成本,以有效提升林木采伐管理水平的同時,促進林業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4 結語
林木采伐管理作為我國林業管理的重要內容,面對當前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要多措并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其發展現狀,以保障我國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黃慶安,梁有斌.林木采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綠色科技,2017(8):167-168.
[2] 徒建芳.林木采伐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種子科技,2020(5):106-107.
[3] 宋連連,宋俊蓮.林木采伐管理現狀問題及對策[J].低碳世界,2020(5):205,208.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