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風梅
內容摘要:文言文的基礎為古漢語,其是通過古漢語而寫成的一種書面文章,為我國思想文化之精髓所在,也是我國民族靈魂之重要載體,且也為我國人文教育的良好素材。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開展文言文教學,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強化學生對文言文的有效朗讀,使學生的想象能力能夠在此期間得到豐富,從而使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能夠得到凸顯。
關鍵詞:初中 文言文教學 技巧 初探
在新課改背景下,就如何高質量開展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已經受到不少語文教師所關注。然以現階段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真實情況來說,其中所存在的問題也很多,如學習氛圍營造不夠,學習興趣不足等。對此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教師應善于探究良好的解決對策,來落實對其中問題的解決,從而使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質量能夠得到充分提高。本文以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現狀分析為出發點,著重探討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技巧。
一.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現狀
以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現狀來分析,其中所存在的現狀問題并不在少數,如教學模式單一,課堂氛圍營造不夠,學生興趣匱乏等都是其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上述問題無疑對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成效產生了消極影響。可見,對上述問題的解決至關重要。詳細敘述其中所存在的問題,具體內容體現如下:
其一,教學模式單一。文言文為我國尤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因而部分教師在開展語文文言文教學時,過于小心翼翼,并未對教學模式加以創新,導致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模式十分單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般都以直接灌輸的方式,來促進學生對語文文言文知識的學習,然在此情況下,學生學習語文文言文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且學習主動性也較為不足。
其二,課堂氛圍營造不夠。在進行語文文言文教學時,課堂氛圍營造不夠也為其中所存在的主要現狀問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未能夠針對學生需求,以及實際教學內容等,來活躍課堂氣氛,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文言文學習環境,致使實際學習環境與文言文教學需求二者之間產生脫節現象,這對于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質量的提升也是尤為不利的。
其三,學生興趣不足。文言文為古代人的思想結晶,其文字表達方式與現代人有很大的不同,因而不少學生在閱讀語文文言文時,就會感到十分困難,且在閱讀過程中也時常會遇到阻礙,難以落實對語文文言文的有效閱讀與理解,對此,學生對語文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就會漸漸被消耗掉,因而難以提起在課堂學習中的積極性,而且也會對語文文言文學習存在片面認識,如此則非常不利于學生語文文言文學習水平的進步。
二.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技巧初探
1.創設學習氛圍
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質量的提升是尤為有利的,通過營造良好氛圍,不但易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力,還利于提升學生在文言文課堂的主動性,提高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率。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務必要重視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切實落實好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使初中學生均能夠掌握到諸多語文文言文知識。對此,一方面教師應提前做好準備工作,針對教材中的文言文來分析其特征,而后以其特征為著手點,來有的放矢的開展教學工作,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整個課堂都能夠產生一種古風,這樣學生在學習語文文言文時,才能更好的融入其中,體會古人的心理狀態,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為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教師則應充分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了解學生的興趣點,據調查顯示,初中學生普遍都喜愛聽一些奇聞異事,而教師也正可以利用這一點,來結合語文文言文,為學生講述關于奇聞異事的故事,讓學生在傾聽故事的過程中,也能夠深化自身對文言文的理解,這樣不但易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易于拉近初中學生和文言文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能夠擺脫對文言文學習的固有印象,從而使學生學習主動性得以切實提升。
例如,在學習《陋室銘》這一文言文時,教師就應積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仿若置身于此陋室之中,對此教師可先讓學生去討論陋室銘中所描寫的內容,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主要指的是什么?之后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更好的去理解語文文言文,并且也可針對陋室銘一文,來為學生選擇奇聞異事,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逐漸變濃,從而更好的學習語文文言文相關知識。
2.引導學生體驗
體驗為強化學習成果的一種有效途徑,以體驗的方式來學習語文文言文,不但利于促進學生對語文文言文內容的有效理解與分析,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誦讀水平,使學生能夠在閱讀語文文言文時,注意抑揚頓挫,將語文文言文的語感充分讀出來。所以,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教師務必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體驗,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文言文體驗之中,使學生能夠不斷深化自身的理解,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文學底蘊,以及理解能力等均能夠獲得提升,從而推動學生獲得長遠進步與發展,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鋪墊好扎實基礎。
另外,在學生體驗過程中,教師務必要給予學生自主體驗的空間,不可對學生予以過分干預,雖說指導是必要的,但教師在進行指導時,也務必要掌握指導的“度”,絕不可過分干預,致使學生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揮,且想象水平也未能夠得到體現,所以,這一點應受到初中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
3.強化想象拓展
強化想象拓展,為一種創造性認識的途徑,對于初中語文學科來說,其擁有著十分遼闊的想象拓展空間。所以,對初中語文教師而言,其可充分利用這一點,來強化學生的想象拓展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讓學生能夠將文言文轉變為記敘文,幫助學生把控文言文寫作的感情、主題以及生活環境等方面,使學生能夠以想象的方式,對文言文之中的空白加以添補,使其中情節能夠更為完整與完善。
例如,在學習《木蘭詩》這一文言文時,教師就應強化學生想象拓展能力。針對本文言文,教師可讓學生去想象“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而后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想象,來對該句的情節進行填補,以更富感染力的方式,將此文言文以記敘文的形式表達出來,確保其情節能夠更加豐滿,更易吸引人去閱讀。
4.注重遷移對比
學生對語文文言文的掌握情況,應以學生運用語文文言文的能力為判斷依據,若學生能夠良好的運用語文文言文,那么則代表學生充分理解了語文文言文,而并不是指對其予以淺顯認識,亦或是只停留在通順閱讀的層次上。同時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教師還應重視培養學生遷移對比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善于分析文言文中所包含的問題,而后去解決其中所包含的問題。對此,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對學生開展遷移訓練,針對語文文言文內容來進行遷移,該遷移主要是以思想層面為基礎,并且還需充分幫助學生去探析語文文言文的一般規律,切實提高學生語文文言文閱讀水平,促進學生理解文言文詞義,進而使學生推斷詞義的能力可得到提高,從而使初中學生語文文言文學習水平能夠獲得有效提升。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開展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時,教師應善于采用良好的教學模式,積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激發學生文言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文言文學習主動性,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張瑞莉.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技巧初探[J/OL].學周刊,2019(18):51.2019.07.2
[2]張有富.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技巧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1):97.
[3]張偉豐.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技巧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04):272.
[4]石海霞.談初中語文課程中的文言文教學技巧[J].課程教育研究,2014(35):60.
(作者單位:甘肅省臨潭縣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