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經濟和科技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之下,以及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和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觀念逐漸在高中政治的教學中凸顯出來,已經成為政治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政治教學課堂是對于高中時期的學生開展立德樹人教育的主要途徑,因此要加強教學內容的完整性、科學性、完善性和發展性,以此來培育學生們的正確學習觀念、正確的價值觀念以及積極樂觀的情感觀念,能夠讓學生的思想道德能力和文化素質都能夠得到提高。文章就高中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政治教學與立德樹人理念融合的具體實踐策略進行淺談。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立德樹人理念;融合實踐
隨著教育革新工作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我們國家對于高中時期的政治教學也一直都在進行著完善和修改。但是在高中政治的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很難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為了能夠盡快地適應素質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以及教學觀念的轉變,以及有效地規避注重學科教育輕視德育的相關問題,老師應該把“立德樹人”作為政治學科教學過程中的基礎性的目標和方向,從學生的現實學習情況為突破口。高中政治是學生一定要去學習的科目,政治科目的內容和品德塑造是緊密連接的。在日常的教學中老師只是把重點放在對政治知識的記憶和背誦上,卻完全無視了政治科目對學生個人品質方面的教育價值,這極大地脫離了政治科目的基本性教育目標和要求。政治教學和立德樹人應該緊密的融合。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變換自己的教學觀點,把立德樹人當作政治課的重要目標,舍棄傳統教學方法,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持續發展立德樹人的教育內容,去真正地落實立德樹人教育。
一、 高中政治課堂中普遍存在問題
(一)過于注重政治學科內容而缺乏對德育的重視
在高中階段,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向就是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考上理想的學校。高中時期基礎課程的學習是非常繁瑣的,這也就增大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壓力。然而一些老師只是把重點放在給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和傳授,而無視了對學生進行立德樹人的教育。為了學生能夠提升學習成績,老師一般都會把學生的課程布置得非常緊密,雖然會安排一些政治教學課堂,但是老師并不知道如何去在政治教學中融入立德樹人的教育,大部分時間都是讓學生去自習。與此同時,學校的規則和制度不夠全面和完善。在學生犯下一些錯誤的時候,老師只是去一味地批評而沒有開展科學的德育教育,沒有讓學生認識到德育的必要性。
(二)教學內容單調,過于書面化
在高中學科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對于政治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高。在老師的錯誤引導之下學生們也沒有認識到政治學科的學習重要性。這樣的教學內容也就使得高中政治教學和立德樹人理念無法高度融合。而且高中時期的政治學科內容知識點很多的一部分都是關于時事熱點新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有很大的壓力,而且對于政治學科也會隨之出現討厭的心理,這樣的教學模式對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沒有幫助,甚至有些學生會覺得政治課程沒有實用性。很多的學生在學習政治課的過程中都是為了在考試的時候取得好的成績,認為只要分數優秀才是真理。由此可以知道,這種教學形式和單一性的課堂內容對于發展學生的個人品質形成了一定的阻礙。
二、 高中政治教學和立德樹人理念整合的具體途徑
(一)摒棄老師傳統的教育觀念
老師必須要認識到政治教學與立德樹人相整合的必要性。所以,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舍棄自己老舊的教育理念,去明確和設定正確的學習任務和目標,讓立德樹人教育真正融入政治教學中。提升教師的能力與轉變教師的傳統教育理念是相互聯系的。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也針對老師的教學能力又提出了新的規定,教育部門朝著新的趨勢和方向開展教學工作,老師應當順應發展的趨勢和潮流,向著目標前進和努力。所以,老師應該特別注重和關心每天發生的一些熱點新聞,延伸自身的知識儲備并且擴展自己的知識面,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使用簡單的、趣味的教學方法給學生設計課堂。而且在課堂中,老師需要保證自己的話語和行動的規范化,課程中開展立德樹人任務老師就應該嚴格要求自己,老師通過用自己的行動和話語給學生做表率,來加入品質教育的相關內容,讓學生們受到影響和做出改變。
(二)深刻地分析和發展教材中的品質教學內容
政治課本內容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依據,是教學課堂中規劃和設計教學模式的重要前提,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深刻地分析和發展政治教材中的內容,不能脫離開課本,但是也不要太過于局限于課本當中,要依照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學的時間、教學的具體內容來對課堂的形式和方法逐步完善和調整。老師要想將政治教學和立德樹人的目標相結合,就應該對于政治教材的內容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和發展,還要對課本內容適當地進行規整、完善等,這樣不光可以發展課本里面一些和品質教育教學有關的部分,老師又能夠在不脫離課本的前提條件下逐步去更改和創造。
(三)使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體會立德樹人的本質
在當前教學中,老師的教學形式不夠多樣化和靈敏化,這樣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不能在政治教學課堂中去真正地得到實現,因此老師應該使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把立德樹人的理念加入課程中,去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高中時期的學生時間比較緊張,可能沒有充足的時間去關注熱點事件、每天的新聞,所以理解政治知識可能會存在著困難,為了能夠精準地解決這個問題,老師就可以在開展相應的政治內容之前讓學生了解國家大事和時代背景。老師可以在學生課余或者上課的前幾分鐘的時間里,去放映一些新聞視頻來讓學生了解和熟悉國家的新聞和熱點,也可以讓學生自由發表自己針對某一個新聞的態度和認識。學生討論的過程中,能夠提升自己的大局意識和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
例如,在開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探索》這個部分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的任務和目標是讓學生們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含義,理解基本特征以及宏觀調控的運用。為了能夠讓學生們認識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并且能夠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并且通過學習來感悟社會主義進行科學的宏觀調控。為了能夠整合立德樹人的教學觀念,讓學生提升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老師就可以變化教學手段和方式,老師可以用信息技術手段來給學生們放映一個春天的故事來引出改革開放的故事。讓學生們去了解社會主義市場化建設的大背景和一些時事熱點新聞。通過這個方式的學習,學生既能夠了解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背景下一些熱點事件也能夠去掌握課本中的知識。然后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的大局觀念和國家觀念也就能夠形成。
(四)整合實際的生活
在新課程標準教育理念發展過程中,立德樹人作為其重要的組成要素,不僅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個人素質和規范學生的個人言行、個人行為,而且還可以加深學生的政治理解能力。這也是高中時期學生必須要具有的素質和品德。老師只有在政治教學中加入現實的生活,學生才能夠在政治學習的時候把理論知識轉變成自己的個人素養和道德素質。
例如,教師在講述“文化創新的途徑”這個部分的過程中,老師就可以使用一些視頻來播放電視中的廣告片段,這個廣告主要是簡單去講解父母細心地、認真地傳授給孩子怎么使用餐具、怎么學會獨立用餐、怎么去自己換衣服等最基礎的個人能力和習慣,當父母老了以后,開始記憶力減退的時候,孩子也可以像小時候父母教自己一樣關心和照顧父母。在觀看這個公益廣告的時候很多同學都深受感動。為了能夠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和傳承優秀的孝道文化。老師就可以去讓學生自由地討論和結組交談怎么樣去理解我們國家延續幾千年的傳統優秀文化。一些同學在這個過程中認識到了自己的責任,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改進了自己的話語和行為、有的同學在學習文化的過程中去鍛煉和提升了自己。因此,這樣利用靠近現實生活的教學方法,不光讓學生們熟悉并且掌握了政治教材中的知識,而且能夠鍛煉并且塑造學生的思想素質,提高學生的孝道意識,傳承優秀的中國文化。
(五)組織和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是學習知識和鍛煉立德樹人理念的一種措施,也是對政治課堂教學內容的拓展和延展,這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也能夠利用社會活動去塑造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記憶,提升了學生自身的義務意識和責任感,同時還幫助發展學生的政治觀念和個人道德素質,通過整合品質塑人的理念,老師需要舍棄傳統落后的教學方法,把學習的活動遷移到社會活動中。老師要依照現實中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為突破點去指引和組織學生積極地參與、去積極地體驗,讓政治學科工作更發揮出它的意義和優勢。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去分組來探索、調查和訪問,通過親身的體驗能夠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水平、鍛煉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社會實踐能力。在活動開展中,對于學生個人品質的提升和升華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例如,在開展“走進文化生活”這個章節的教學環節中,老師可以鼓勵和引導學生去獨自完成探尋和調查,根據調查的結果去探尋我們國家隨著現代文化產業的發展和大眾傳媒的發展下文化的發展趨勢和變化是什么?通過這種方式的教學,學生對大眾文化和社會主義文化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也能夠讓學生提升文化的認同感和繼承責任心。這樣也就能夠在政治教學中培育學生的愛國主義品質。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政治教學課堂中,老師在講解基本的課本知識的時候,還要注重對于學生個人品質和行為言語的規范,在課堂里面加入“立德樹人”的內容,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價值判斷、思想意識和大局觀念。因此,這就需要老師去進行探索來把“立德樹人”這個任務和政治課堂進行整合和聯系。老師需要深層次地分析教材中的內容,運用靈活的、多樣化的方法去落實和踐行教育工作。與此同時,還要注重在現在生活中去開展教育,增多社會實踐性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識,只有這樣才可以將政治教學和立德樹人高度的融合。
參考文獻:
[1]金春敏.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情境構建措施[J].名師在線,2020(27):35-36.
[2]錢潔.高中政治教學中有效滲透時事的策略探究[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0(9):9-10.
作者簡介:
闞小圣,江蘇省無錫市,江蘇省懷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