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梅
【摘要】新課標背景下,相關教育部門和初中學校對于物理教學日愈重視起來,實驗是物理的基礎教學部分,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初中物理教師需與時俱進創新教學思想,結合學生學習能力特點實行多元有效實驗教學策略。進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物理綜合成績提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物理? 實驗教學? 培養? 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46-0057-02
初中物理是義務教育階段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教師一定要積極轉換教育理念方法,并開展對應有效的教學方法。本文中的核心素養,即指初中生在物理學科學習過程中漸漸形成的適合當代社會發展需求的核心價值及能力。其中包括學生對于物理概念的理解、實驗的探究以及實際運用和創新等方面,那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對學生的核心素養概念進行分析和了解,并且依據學生學習能力制定出多元化教學策略方法,以全面提升學生物理學習成績及核心素養。
一、物理實驗教學意義作用
(一)物理演示實驗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物理教學當中,實驗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實驗一方面可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好奇心理;另一方面也能夠培養學生形成良好觀察力及思維創新能力,對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點具有事半功倍的效用。讓學生能夠對物理建模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進而充分的感受到物理實驗的魅力,并且突出體現學生的物理實驗主體地位。教師要緊密聯系學生日常生活、教材內容,設計開展對應多元化實驗活動,才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更好地培養學生物理核心素養。
(二)物理實驗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觀察總結力提升
物理知識偏復雜抽象,學生在學習中會產生一定的畏難情緒。那么為了學生能夠擁有更好的理解力,教師就可以運用實驗的方法給學生帶去直觀的感受,直接的體驗也讓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能夠從實驗當中得到提升。譬如,當教師講解到“兩種透鏡對光的不同作用”知識點時,學生對于發散、會聚知識點不容易理解。這時,教師就通過物理實驗的方法將平行光通過凸透鏡和凹透鏡兩種儀器來顯示,讓學生對兩種現象進行不同的觀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也能夠對兩種實驗現象進行對比分析,進而去理解會聚和發散這兩個物理概念。
(三)物理實驗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物理模型能力
初中物理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學生物理模型建構能力教學引導。如果學生能夠有一定的建模能力,那么對于未來物理學科的學習也將奠定良好的基礎,就是可以在上課之前給學生做一些演示性實驗,讓學生在腦海里留下一個直觀的印象,并且在實驗的基礎上給學生建立起思維大綱,經過學生思維的創新創造才能夠產生物理模型,也讓學生在思維創新方面的核心素養得到明顯的提升。
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意義作用
在初中物理教學當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可以通過實驗的形式來強化,讓學生能夠運用科學的知識體系進行學習和生活,對于自然界能夠有一定的理解認識,并且強化學生的物理學習實踐。強化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更好地去探索與思考。教師通過一系列實驗教學互動,不僅幫助學生良好的理解掌握對應知識點,并且能在生活中不斷地去摸索,增強科學認識、培養科學精神,直至形成完善的物理自主學習探究能力,讓學生樹立起科學發展的觀念,不斷地增強學生的學科探索能力,也讓學生對于物理學科產生更多的學習動力[1]。
三、初中物理實驗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策略活動
(一)物理實驗需緊密結合日常生活,才能引發學生學習參與興趣
初中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學習基礎,但是往往會對自己喜歡的事物產生更多的熱情和興趣。那么在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物理教師要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將教材內容和學生日常生活有效結合起來,才能喚醒學生物理探究興趣,更好地促進其物理成績及核心素養提高。在物理實驗當中教師要減少理論知識的講解,要讓學生在實驗當中自己去摸索,從而極大改善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其學習注意力,更好地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關于“比熱容”的相關知識時,就可以將日常生活中常接觸的保溫效果好的實物拿來為學生進行演示,使學生了解認知到不同物質其吸熱能力亦是不同的,并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分析吸熱能力。在學習光的相關知識時,教師還可以運用生活中由于光污染造成交通事故的現象,讓學生對光有更透徹的理解。通過這樣的生活性實驗,學生對物理產生了更多的熱情,另外教師也可以創造機會讓學生去操作和摸索,增強學生的物理實驗實踐能力,充分地提升物理實驗實踐的學科素養。
(二)初中物理實驗拓展,促進學生物理邏輯思維能力
教師在給學生組織物理實驗活動時,要按照課本的內容提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具有延展性、拓展性,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創新。教師要嘗試著去打破常規性的教學方法,結合當代初中生心性特點和學習能力差異,幫助其養成問題探究和物理邏輯思維能力。在簡單的問題上設置一些復雜的環節,使學生對物理知識增強探索性和思考性,這樣學生的各項核心素養才能夠得到提升。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關于“密度”的知識時,首先設立出一個對應問題,進而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實驗設計,即怎樣利用量筒以及部分水估測出粉筆密度,學生也能夠依據個人對于知識點理解,對物體密度和物體質量的關系體系等等來展開實驗,學生可能會在實驗中犯錯,但是教師要給予一定的引導和指導,讓學生能夠知錯就改,不斷去改良自己的實驗設計,才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和創新,同時利用小組合作交流形式提升學生協作探究能力[2]。
(三)初中物理實驗增強學生觀察力,提升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
對于物理概念的理解是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當中的重要內容,讓學生理解物理相關概念,并且在實驗中觀察到自己所學到的物理知識,自己去體悟物理的概念本質。課堂實驗上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真正感悟到物理概念的內涵,并且能夠通過生活上的一些物理現象去解釋這些概念。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關于摩擦力的相關知識時,概念理解可能存在難度,這個時候就可以積極借助相關的物理實驗活動來輔助教學。類如可以鼓勵學生利用按壓有毛的牙刷部分,同時使牙刷在向前運動著。就可以得出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呈現的是相反的趨勢,通過學生的一邊實驗一邊思考才能夠對物理概念有更加深入的理解[3]。
(四)物理實驗可以提升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物理實驗作為物理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教學途徑,教師一定要摒棄以往單一枯燥的教學形式,將初中生學習能力特點充分結合到實驗教學過程中。既可以引發學生實驗參與熱情,又能在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觀察力和創新思維力,進一步提升其問題自主探究的能力。譬如,當講解到《電與磁》教學知識點時,物理教師就可以利用對應的實驗來開展教學活動。課堂開始,物理教師先為學生講解了電流磁場相關知識。隨后又利用了磁體磁場以及通電導體的磁場實驗,生動立體的演示了通電導線旁小磁針偏轉狀況,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這些重點知識點。與此同時,物理教師還鼓勵學生獨立進行物理實驗活動。引導其實驗中結合教師講解知識點依次展開實驗步驟,對于其中重要環節鼓勵實驗小組的成員之間進行充分的配合,并開展交流討論。初中物理教師通過積極互動實驗引導形式,不僅喚醒學生參與物理實驗興趣,加強師生、學生之間交流頻率,更全面促進學生問題探究能力和物理核心素養提高,滿足了新時期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需要[4]。
(五)引導學生多開展分組物理實驗并歸納重點知識
素質教育大環境下,物理教師要多引導學生開展分組物理實驗。通過積極鼓勵學生開展分組物理實驗,并歸納重點知識,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參與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物理實驗能力,有助于學生物理成績及核心素養提升,并體現出物理實驗室的實用實效。譬如,教師為學生詳細講述課堂知識點后,將班級學生依照學習差異和個性特點科學分為幾個實驗小組,以進行稍后的物理實驗。學生在進行物理實驗的過程中,教師會不時巡視以及時發現學生在實驗中出現的錯誤,以及解答學生提出的實驗疑問等。在學生實驗結束后,教師根據不同學生實驗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和代表性現象等綜合整理出一定的鞏固范圍。鼓勵學生認真理解其中知識點,再完成相對應的物理習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大力支持各個實驗小組間開展積極討論交流,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識點。與此同時,教師還引導學生將這節課的實驗記錄、重點知識點以及討論內容等綜合整理在課堂筆記上,以作之后的參考借鑒。物理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多開展分組物理實驗并歸納重點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加強了師生、學生間的互動溝通頻率,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物理思維能力及實驗水平,也更好的體現出物理實驗室管理應用實效[5]。
(六)教師幫助學生堅實物理知識理解掌握度,促進學生提問能力培養實效
物理學科較其他學科知識偏復雜抽象,教師一定要通過多元有效方式,激發初中生課堂學習興趣和參與度,進而提高學生問題探究意識和物理課堂教學成效。
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內把學生進行分組,在講解完課堂教學任務后,給予學生一定的理解消化時間。隨后,教師讓學生在小組范圍內,開展交流談論活動,促進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和參與程度。課堂尾聲,教師還鼓勵學生以所在小組為學習單位,認真整理出本節課的重點知識筆記,并在問題提出和解題方案方面重點標注。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初中物理教師要不斷創新教育理念方法,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實驗,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使實驗教學不僅有趣,而且更有意義。教師的引導、講解和提問應貫穿到整個物理實驗過程中去,使學生在實驗中通過觀察、發現以獲取實驗結果。實驗的分組研究,能夠讓學生提出更多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又能進一步夯實課本中的知識點,培養學生的物理邏輯思維能力和嚴謹的科學實驗精神。學生要不斷培養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的觀察能力,真正做到體驗生活、體驗物理,將物理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提升學生自我核心素養。
結束語
綜上所述,筆者主要論述了初中物理實驗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意義作用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策略活動。初中物理教師有效結合學生學習能力特點,實行對應有效策略方法,以全面促進學生物理成績及核心素養,更好的踐行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林君祥.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實驗復習課教學[J].物理教師,2019(7):47-49.
[2]韓志強.讓科學探究真正發生——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實驗設計初探[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8(11):13-14.
[3]高振偉.基于“核心素養”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1):78-79.
[4]姜文君.淺談初中物理實驗處理方法的研究[J].中小學教育,2019(11):58.
[5]郭亞男.家庭物理實驗在初中物理學習中的應用[J].教育科學,2017(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