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偉
【摘要】在教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高中政治課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師為了能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活躍學生探究的思維,在政治課堂教學中運用了各種新的教學模式。“誘思探究法”就是其中的一種,這種教學法的主導思想是“變教為誘,變學為思”,強調教師的啟發誘導,轉變處于被動學習狀態的學生為主動學習,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基于此,本文就簡單分析了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誘思探究法”的合理應用,以期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誘思探究法 ?高中政治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48-0012-02
在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下,很多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認識存在一定的偏差,對思想政治課的興趣較低。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需要構建高效的政治課堂教學以提升教學的有效性、針對性,而這就必須將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為重要的教學前提,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學習活動,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及能力、教學內容,采取合適的方式來啟發與誘導學生,讓學生可以主動、自覺地投身到學習中去,以此來提高學習的效率。因而在現階段的高中政治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則需要教師能夠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加強教學改革,綜合利用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和手段,以不斷優化創新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加強教學改革,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一、誘思探究教學法的實踐意義
(一)促進學生認知目標的實現
在任何課程的教學中,知識的學習與運用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動搖的。這是因為無論是培育學生的品德還是提高認知能力,都需要在知識的學習與運用過程中去獲得,如果沒有了知識的學習與運用,就會讓品德與能力成為無源之水。而誘思探究教學法,就是使學生在獨立探究、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去有效掌握所學的知識,并將其可以運用到實際問題中去,從而實現政治課堂的認知目標。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借助該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增強高中政治課堂的趣味性和引導性,使得更多的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當中,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構建高效的政治課堂。事實上,在高中政治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如果教師只是單純的灌輸、干枯的說教,是無法保證學生認知目標的實現的,學生的能力與品德發展也就無從說起。因而在高中政治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能夠清晰地認識到教學目標,以及在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困境,加強誘思探究教學方法的使用能夠創建高效的政治課堂,同時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使得高中政治的教學任務能夠有效實現。
(二)促進能力目標的實現
在高中政治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還需要教師能夠結合相應的教學活動,以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成績。而能力目標指的是學生可以順利完成某一項活動的能力。能力與知識不同,知識隨著時間流逝可能會慢慢遺忘,但能力不會。在現代教育理念中,對能力的培養是比較重視的,對高中學生來說,培養和發展他們的實踐、創新能力,會影響他們今后的學習與生活,實踐、創新能力是學生全面發展的核心[1]。在誘思探究教學法的運用過程中,就可以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去獨立思考、獨立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產生各種新奇的想法,教師只用進行恰當的點撥誘導即可,這樣就能幫助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提高他們的各方面能力。加強誘思探究教學方式的使用,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過程,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也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當中,且能夠在與教師互動交流的環節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促進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的實現
教書育人,高中政治教學活動,除了加強基礎知識的傳授之外,還需要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以增強學生對生活的感悟,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和個人品質,讓學生能夠更加適應未來的社會。因而在高中政治具體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則需要教師能夠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借助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加強對學生情感的培養,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樹立良好的道德意識。品德是個體所具備的個性品質總和。在人的一生中,品德等情感、態度、價值觀因素會對個人成功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人的全面發展,不僅包括掌握豐富的知識經驗,也包括擁有高尚的品德。在誘思探究教學中,就強調對學生政治、道德、科學品質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培養,而不只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而通過使用誘思探究的教學方式,結合具體的教學活動,不斷豐富其教學內容,結合具體的素材,讓學生能夠加強思考和探究,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過程,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加強實踐教學,以此保障相應的教學活動能夠高效穩定的開展,同時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建高效的政治課堂。
二、高中政治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作為高中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加強高中政治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時事熱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由于高中政治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對學生思維邏輯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因而在具體教學活動中,則需要教師能夠不斷創新教學的方式方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克服其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對學生的思維引導和啟發,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而在高中政治教學活動中主要存在功能缺失、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等一系列的問題,從而增加了高中政治教學活動開展的難度,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為了提升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效率,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需要教師能夠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將相應的教學內容有效地展現到學生的眼前。而通過多樣化的學習內容,能幫助學生進一步加強政治知識的學習和應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而在現階段的高中政治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教師仍舊沿用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三、誘思探究教學法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實踐
(一)以誘引思,激發學習興趣
在誘思探究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原本的“教”變為“誘”,而學生則要從原本的“學”變為“思”,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使其可以產生探求新知的迫切欲望。對此,政治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特點、教學內容設計合適的教學問題,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有效培養他們的探究欲望與創新能力[2]。而教學設計的環節中,還需要教師能夠充分考慮到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綜合學生的學習能力,通過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等多種不同的教學方式,加強對學生的思維引導。這就需要教師能夠綜合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需要,通過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增強高中政治課堂的引導性和啟發性。
例如,高中政治人教版《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一課中,要求學生具有創新精神,用創新精神去看待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提高其分析問題的能力。對此,筆者就設計了這樣一道題目:在某地的一個蘋果種植大戶眼看今年蘋果即將大豐收,然而在豐收前卻遇到了惡劣天氣,蘋果的外表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損傷,蘋果種植戶為了可以減少損失,就去找廣告商促銷,結果在廣告打出去不久后,蘋果不僅沒有滯銷,還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如果你是廣告的設計者,要怎樣去設計這一廣告呢?學生的興趣一下就被激發了出來,思維被激活,本來平時上課不怎么參與的學生也會積極思考與同學進行討論。可見,學生愿意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積極思考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師選擇了合適的誘思點,即教師的“誘”契合了學生的“思”,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思考不僅對知識的理解加深了,更鍛煉了他們的探究和創新能力。
(二)以情激情,創設和諧教學氛圍
在誘思探究教學法的實踐過程中,教師要重視情感誘導,在政治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的情感因素。高效的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是必不可少的,這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被教師尊重,從而激勵學生發揮學習積極性,相較于干枯的說教,這樣更有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因而在高中政治教學活動中,則需要教師能夠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具體的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通過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建高效的政治課堂[3]。
例如,高中政治人教版《市場配置資源》一課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我國部分地區“水荒”、“電荒”等圖片與視頻,通過這些來導入新課的同時,使學生產生共鳴,思考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同時可以啟發學生樹立節能環保的綠色發展理念。另外,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合理運用得體的肢體語言、動情的話語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激發學生在政治課堂中的求知欲,提高政治課堂的教學實效性。
(三)改變傳統,擴大學生探究空間
在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意識相對薄弱,很多時候都是教師講什么,他們就記什么,并沒有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這樣也會使學習成為學生的負擔。因此,在現代教育理念下,教師要對傳統的教學形式進行改變,引導學生確立主體意識,發揮主體作用,提高教學的效率。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從座位的排列方式、教學形式上進行優化,就以學生課堂討論形式為例,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分組討論、集體討論和自主式討論,給予學生充足的探究空間,使其可以發揮出自身的主體作用。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和學困生組成“互助小組”,這樣不僅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也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相互競爭的意識,從而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而在誘思探究教學法的實際應用過程中,教師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促使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思考,充分理解所學的知識。教師的角色就是引導學生、幫助學生,為學生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授之以漁,讓學生可以掌握探究學習的方法,能夠在今后的學習中運用掌握的探究方法來獲取知識,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
例如,在《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這一章節教學中,教師可以聯系日常生活中的哲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帶領學生加強思考和探究,讓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到哲學智慧與人類實踐活動之間的關系。而在帶領學生探索哲學來源的過程中,以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哲學的含義,哲學的基本問題,讓學生能夠正確理解“真正的哲學”。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相應的視頻和圖片,加強對學生的思維啟發和引導,最好讓學生能夠聯系日常生活中的所感所悟,加強思考和探究,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全面認識馬克思主義,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師的角色需要有所轉變,從課堂教學的掌控者、主導者轉變為學生探究學習的誘導者、引導者以及幫助者,讓學生可以成為課堂的主人,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提高他們的學科核心素養,從而促進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改生.論高中政治誘思探究教學法的課堂應用[J]. 課程教育研究,2019(19):90.
[2]盛玉花.誘思探究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4(22).
[3]朱元慶.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實踐中的過程設計[J].中國校外教育,2017(S1):471-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