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苑
摘 要:物理學研究物質的基本原理和規律,初中物理不僅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習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還能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科學素養。初中物理中有部分概念和定律較為抽象,學生學習時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導致部分學生在面對物理時存有一定的畏難心理。在初中物理的教學方法中,探究式教學效果較好,是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但在目前的探究式教學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對策
物理是一門基礎學科,幫助人類用科學的眼光看待世界。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通過對初中物理的學習,能夠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識,形成基礎的科學素養。初中物理新課標的改革,要求物理教師用新的角色定位和新的教學方法開展課堂活動。“探究式教學”要求教師將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教師成為教學過程的引導者,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并獲得新知。這種教學方式自2001年首次提出以來,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其優越性和有效性已不言而喻,但部分一線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仍遇到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一、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一堂教學效果良好的課堂離不開明確的教學目標。部分教師在課堂上使用探究式教學方法時,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往往將課程設計成為探究而探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有一些教師在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下,仍然使用講臺上宣講的方式授課,設計探究式教學只是為了順應課程改革的潮流,導致課堂效果較差,教學質量偏低。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目標不是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即可,而是要通過教師教授基礎物理知識,讓學生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能夠用科學的眼光看待日常生活中的物理變化。例如,教師在“日食”這課的教學過程中,可通過中國古代“天狗吃太陽”的傳說進行導入,通過變換三個天體位置的實驗引導學生理解日食現象中所蘊含的物理原理。教師在教學物理知識的同時,進一步啟發學生學會利用科學的思維思考實際生活中的自然現象,避免受迷信思想的影響,進而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二、教學過程不夠有效
探究式教學不能有效實施,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是教師方面。由于探究式教學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教學的具體過程不能被完全預測,因此探究式課堂教學大大提高了教師備課的難度。教師在做課堂設計時,應當盡可能地預測學生的課堂反應,提前備好應對策略,并將這些融入課件中。這樣既可以保證探究式教學的開放度,又可以保證教師對課堂的控制能力。第二方面是學生方面。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把自己定位為教學的“觀察者”,坐在課堂看教師進行探究實驗,而不是作為教學的“參與者”,真正參與到課堂探究中。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將“教師主動教”變為“學生主動學”。例如,通過分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大膽地打破課堂的單一形式,可以把課桌擺為O形或者U形,讓相鄰學生結組進行探究。教師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進行觀察,及時地解決學生遇到的難點問題,變“教師做,學生看”為“學生做,教師看”,學生在解決學習難點的同時可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此外,分組探究的形式充分利用了學生的好勝心理,促使學生主動進行探究學習。其次,要大膽進行探究器材的創新。由于器材限制,很多課程無法順利地進行探究,教師要進行探究器材的創新。例如,在講授“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一課時,最簡便的探究式教學方式就是學生通過觸摸自己咽喉的位置,感受聲帶的震動,來理解聲音傳播的相關知識。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利用紙杯和長繩制作簡易小電話,學生站在教室的兩邊使用電話進行聲音的傳導。探究式教學中的器材制作環節,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全方位的思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學生自己制作教學器材的過程中,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三、教學評價不夠科學
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過程存在一定的隨機性和開放性,最終探究出的結果可能與教材結果不同。教師不應以簡單的“對”與“不對”進行評價,如果輕易否定學生的探究成果,可能會導致學生不愿再進行下一步探究,甚至不愿進一步學習物理。教師可建議學生重復實驗程序,將實驗過程中的數據記錄清楚,還可在課后查找相關資料,來獲得有效信息。例如,在學習“測量物質的密度”一課時,教師配出不同濃度的鹽水,要求學生測算鹽水的密度。因實驗和測算的過程涉及較多數據,學生往往會出現錯誤。這時,教師應當積極鼓勵和引導,讓學生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來糾正自己的錯誤,進一步提高探究式教學的教學效果,幫助學生牢記相關物理知識,同時培養學生尊重實驗結果、尊重科學規律、勇于自我發現錯誤的品質。
四、結語
物理是一門理論和實踐兼顧的學科,學習物理需要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學好初中物理,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得高分沖優秀,還有利于學生個人素質的全面提升。初中物理教師要依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提高自身探究式教學的水平,積極探索出適合本校學生的教學模式,變“要求學生學”變成“學生愿意學”,幫助學生培養物理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樊勤倫.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科學咨詢,2018(4):114.
[2]王殿清.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8(12):106.
注:課題:基于學科素養的初中物理教學設計實踐研究,課題批號[2019]PLG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