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二學
摘 要:以學為本是近年來指導中小學教育活動的一個重要思想,其強調了教學活動要從傳統模式跳出來,以學為本重新構建教學活動。立足小學數學,針對以學為本的內涵展開分析,然后探討目前實施以學為本所存在的問題,最后對以學為本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提出具體的措施建議,希望可以給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帶來一定的參考啟發。
關鍵詞:以學為本;小學數學;內涵;問題;措施建議
數學課程是小學教育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對于培養學生的基礎數學理論知識和對應核心素養都具有積極作用。在教育改革的宏觀趨勢下,數學教師應該著眼于全新的教育理念,將其滲透到教學活動之中,推動數學教學的創新發展。以學為本,就是當前環境下的重要教育理念,和傳統教學存在很大的差異,教師需要對該理念展開分析,并且將其融入教學實踐當中。
一、以學為本的內涵解讀
以學為本這一教育理念,對目前的教學活動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在教學實踐中,需要對其內涵形成有效把握,這樣才能對其進行有效實施。而以學為本,其內涵包含了多個不同的方面,這在教學實施中需要清楚認識。
第一,以學生學情為本。從教學實際來講,一個班級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效果并不一樣,有的學生學習效果較好,對數學知識掌握牢固,同時也能實現靈活運用。而有的學生學習效果較差,對數學知識掌握不牢固,實踐應用也存在問題。學生學情不同,教學形式需要體現出差異。數學教學的實施,需要以學生的實際學情為根本,構建差異化的數學課堂。
第二,以學生學習為本。課程改革要求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發揮學生的學習作用。這一思想的重點就在于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切實展開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局限于教師的單方面講解之中。對于教師來講,也需要認識到這一點,積極改變教學方式,構建以學生學習為主的教學模式。
第三,以學生發展為本。教育活動并不僅是向學生傳遞知識,還需要關注到學生的成長發展,提高學生的素質和技能。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將核心素養融入,對學生的數學素養進行培育,從而推動學生的發展進步。
二、小學數學實施以學為本存在的問題
以學為本具有豐富的內涵,能夠給教育教學帶來積極的作用。但是從目前部分教師的教學實踐來講,對以學為本的踐行卻存在問題,并未充分發揮其教學作用。首先,對以學為本的認識片面。以學為本包含了多個層次的內涵,這在教學實踐中都需要體現出來。不過,部分教師對以學為本的認識,僅僅局限于學生學習這個方面,忽視了學生學情和學生發展,這就導致教學效果難以達到理想水平。其次,教學創新不足。以學為本的實施,教師需要在教學內容或者教學方法上實現創新構建,打造不同以往的教學模式。但是目前部分教師對教學活動的創新不足,導致對以學為本的滲透程度較淺,這樣并不足以推動數學教學的發展。最后,忽略教學評價。教學評價不僅可以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可以由此反思教學活動本身的問題,在以學為本思想下,更需要做好這環節的工作。然而,當前部分教師對評價工作的落實不足,導致教學活動存在一些問題,并未被及時發現和糾正。
三、小學數學滲透以學為本的措施
(一)立足學生學情分層設計教學內容
以學為本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可以先從學生學情這個角度切入,立足學生學情,分層設計教學內容,對學生實施層次化教學,讓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接受不同的學習內容,這樣可以使教學活動與學生學情之間保持對應,從而讓教學活動的效果更加。比如在教學小數除法的知識時,除法其實學生之前已經學過,但是由于小數和整數存在差別,導致計算會有一些不同。因此,在課堂上,可以立足學生對整數除法的掌握情況,分別設計難度不同的小數除法練習題目,然后將這些題目打印出來,分發給學生。給學習水平低的學生,發簡單一點的練習題;給學習水平高的學生,發難一點的練習題,這樣可以對學生實現針對性的鍛煉,讓學生接受符合自身能力水平的學習內容。
(二)基于學生自學創新課堂的教學方法
除了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設計之外,還需要關注到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這就需要教師基于學生自學,創新構建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模式。首先,問題清單導學。這種教學模式就是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一系列導學問題,在課堂上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其次,微課教學。微課是近些年的一個熱門教學素材,以視頻為載體將課本知識集中起來,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展示微課、引導學生觀看,實現自主學習。比如,教學多邊形面積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設計微課,將多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展示出來,讓學生觀看微課進行自學,形成直觀的認識。
(三)注重教學評價持續優化數學教學
在實施以學為本這一教育理念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關注到評價活動的開展。對于學生的評價,要從兩個方面切入。第一,評價學生的知識掌握和應用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設計一些練習題目或者是生活案例,讓學生對相關的數學知識進行運用實踐,從而達到考查學生的效果。第二,評價學生的數學核心水平。這就需要構建起綜合性的實踐活動,聯系其他學科構建綜合活動,讓學生在其中展開實踐,體現自身的數學素養水平。通過評價,教師要正視學生存在的不足,并由此對教學活動予以調整,確保教學效果更好。
總之,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滲透以學為本思想,能夠提升教學活動的實效性。數學教師要清楚認識到目前以學為本思想教學實踐中的不足,然后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與教學評價做好優化改進,讓以學為本思想可以全面融入小學數學課程中。
參考文獻:
[1]耿雅蘭.小學數學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策略研究[J].攀枝花學院學綜合版,2016(A01):95-96.
[2]張芃.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體現以學生為本[J].小說月刊,2016(1):289.
[3]秦朝秀.以生為本,建構高效課堂: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建構策略淺析[J].新課程(小學),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