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莉
摘 要:小學數學是培養小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學習科目,是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基礎科目,但是在現實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制約了小學生的全面發展,也阻礙了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步伐。小學數學老師要研究如何改進這些問題,從而打造高效課堂,助力小學生的發展,為今后數學知識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存在問題;教學現狀;改進策略
小學數學是培養小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學習科目,是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基礎科目,是小學生升入初中、高中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礎,雖然素質教育已推行許久,但是在現實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教學現狀并不似新課改要求的那般盡如人意,其不僅制約了小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阻礙了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步伐。本文在分析小學數學教學現狀的基礎上,研究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從而打造高效課堂,助力小學生的發展,為今后數學知識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小學數學知識在整個學生的生涯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在現實的小學數學教學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總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具體來說存在以下問題亟待解決。
1.學生的自主性差
小學數學教師上課時,雖然已竭盡全力,但是學生要么是無精打采,要么就是心不在焉,課堂教學似乎永遠都只針對幾個人,提問時回答的學生寥寥無幾,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教師的上課積極性也被大大削弱,面對教師的提問、課后的作業大多數學生都潦草應付,要么依賴教師,要么就是復制其他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比較差,很難自主完成學習任務。
2.成績依然是評價學生的主要方式
雖然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評價學生時不能只依靠分數,但是在現實中,數學教師依舊將學生的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很多教師還將分數排名,以此為依據將學生分為各種等級,出現了“尖子生”“中等生”和“后進生”的叫法,這樣的分法和叫法很容易挫傷小學生的自尊心,也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此類評價方式就相當于為所有的學生都貼上了各式各樣的標簽,容易讓學生和教師形成刻板印象,以至于每個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都被“標簽化”,若是某一個“尖子生”考試失利,那么他可能因為失去這一個標簽而自責或自卑很久,覺得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也可能在今后學習數學時因此前的打擊而一蹶不振,這樣既不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又不利于小學生健康心理的塑造。
3.教學重難點不突出
現階段小學數學知識的教學大都依靠多媒體,PPT教學模式在減輕教師教學負擔的同時,卻給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很多小學數學教師覺得將PPT課件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即可,不注重對于知識學生是否已經理解和接受,導致很多學生跟不上教師對知識講解的步伐;很多小學數學教學課件雖然會標注每節課的重難點知識,但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很有限,不會抄筆記,不知道教師哪里講的是重點,哪里是非重點,致使很多學生產生混亂,不知道哪些知識是重點;另外,因為教師采用的是多媒體教學,很多學生就覺得只要看老師的課件即可,而忽略了數學課本,課后也不會去主動復習教材,脫離課本的現象比較嚴重,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很有限。
4.盲目補習
隨著課外輔導機構的盛行,很多小學生的家長盲目跟風,聽說誰家孩子在輔導班上課,也不考慮自家孩子的實際,便盲目為孩子選擇數學補習班,但市場上的輔導機構質量參差不齊,教師素質有高有低,雖然教育局嚴格規定校外輔導機構嚴禁超前補課,但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很多機構都存在超前上課的現象,將孩子們今后要學的知識提前教授給孩子們,這樣在正式開學后的數學課堂,面臨已經“學習過”的數學知識,很多小學生容易產生自滿心理,覺得自己已經學習過了,沒必要再聽老師講了,注意力也就容易轉移和分散了;再者,很多小學生因為聽了輔導班老師的課,很容易產生比較心理,在心理上容易將自己現在的數學老師與輔導班的數學老師進行對比,一旦在對比中發現自己學校的數學老師某一方面講得沒有那個老師好時,便容易產生厭煩和自我保護的心理,進而不喜歡數學老師,對知識的理解就更難了。
二、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
現實中小學數學教學中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還是家庭教育以及教師自身的影響。
1.家庭教育方式的長期影響
很多小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在家不是小皇帝就是小公主,家中唯他獨尊,很多事情都是家人替他們大包大攬,很少讓他們自己動手,這種不放手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都比較差,對孩子身心發展都造成了不良影響,在學習中自然就比較缺乏自主性,課堂中也總想著依賴數學老師和其他學生,自己不去解決遇到的數學問題。另外,很多父母易產生攀比的心理,總要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強,從而盲目地給孩子補習,加重了孩子的學習負擔。
2.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
雖然素質教育推行已久,但是在數學教學現狀中,很多數學教師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植根于心,影響深遠,在評價學生時依然依靠比較傳統的評價方式,將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這種傳統的教育觀念容易讓學生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
3.數學教師自身素養的限制
很多數學教師自身的知識素養和學科素養都需要提高,他們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應多一些責任心,多一些創新的動力,很多教師因循守舊不去創新教學方式,僅依靠多媒體教學,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很多教師不去研究學生的特點,一味地將學生作為自己知識灌輸的機器,不但達不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反而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很多數學教師不跟著時代發展,充實自己,導致自身知識儲備跟不上時代發展,很容易讓學生對教師所授數學科目失去繼續學習的興趣。
三、改進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現狀應該引起每一個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者的深思,我們應該在分析和重視這些問題及原因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和發現能夠改進小學數學課堂現狀的策略,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今后數學知識的學習奠定堅實可靠的基礎。
1.做學生的朋友
一名合格的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全面了解并掌握班級中所有小學生的特點,包括他們的性格特點和學習特點,建立學生的信息庫,要將學生所有的信息都牢記于心,見到一個學生就能夠很清楚地提取學生的信息和特點,從而拉近與小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讓學生覺得這個數學教師是可信賴的,從而可以向自己的老師吐露心聲,聽取學生對自己上課的意見和建議,取其精華,不斷改進,讓學生在喜歡和老師交朋友的同時,也喜歡上對數學知識的學習。
2.改進評價方式
對小學生采用適當的、正確的評價方式可以激發他們自主學習數學知識的動力,讓他們可以肆意地在數學知識的海洋里徜徉,因此數學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將應試教育觀念拋諸腦后,樹立新的更適合學生發展的素質教育的觀念,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不斷踐行素質教育的理念,改進對學生的評價方式,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和特別的存在,每一個學生都有優缺點,教師應該改變以往以成績和分數為標準的評價方式,取消排名,徹底撕掉那些不合理的貼在小學生身上的“標簽”,更新評價方式,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學生,采用多方面多標準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以不斷改變學生形成的刻板印象,讓小學生喜歡數學知識的學習。比如可以對小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采用成長記錄袋的方式進行動態的評價,這種評價方式有以下幾個優點:一可以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教師、同學和家長均可以參與到學生的評價過程中;二可以實現評價內容的豐富化,評價的內容不再是結果評價,更多注重的是過程性評價,對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可以進行評價;三可以實現評價標準的多元化,評價學生的標準不再是分數和排名了,而應該是多元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以及學習過程等。
3.提高自身素養
“使學生對教師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師的德和才。”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一語中的,道出了德才兼備的教師對學生而言才是最值得尊重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素養,不斷學習新知識,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根據小學數學的科目特點和小學生自身的發展規律,不斷調整和創新教學方法,不要一味地依賴多媒體教學,而是應該根據知識特點,探尋更加適合小學生學習的新的教學方法,比如生活化教學,在數學課堂中引入更多的生活元素,引導小學生在發現身邊數學問題的同時,學會解決這些數學問題,以不斷培養他們自覺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生活化的教學可以讓小學生更加貼近生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時,更加熱愛生活。在對數學知識的講解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特征,注重他們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此外,教師還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提高自身素質,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更加負責地引導每一個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小學數學教師不僅要掌握必要的學科知識,還應該成為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博學家,讓學生在尊敬的同時,產生崇拜的心理,這樣才不至于被“比下去”。
4.家校合作
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就學生在校表現情況及時向家長反饋,并根據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給予家長有針對性的校外輔導建議,讓家長在選擇輔導機構時可以有章可循;也可以根據每一個孩子的特點分享給家長一些家庭教育的措施,讓家長在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基礎上,能夠與數學教師精誠合作,共同助力孩子數學知識的學習。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現狀雖存在諸多問題,背后的原因也復雜多樣,但是只要通過教師、學生及家長的共同努力,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的提高便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周丹.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創新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3).
[2]王春妮.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J].內蒙古教育,2019(18).
[3]解碧軍.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淺見[J].學周刊,2020(4).